APP下载

试论歌唱紧张心理的分析与解决

2016-02-04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心理训练歌唱

赵 楠(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1)



试论歌唱紧张心理的分析与解决

赵 楠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1)

【摘要】声乐艺术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产物,一个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方面,还是对演唱的作品理解层面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声乐学习或是在歌唱表演中,由于性格、气质、音色、文化程度和心理调节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声乐技巧和表现上的把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想唱好声乐作品,对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歌唱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平时上课时做好心理训练、演出前做好心理调节、演出时注意力要集中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歌唱;心理分析;觉醒水平;心理训练

一、歌唱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

(一)什么是觉醒水平

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从简单到复杂的行为活动,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部刺激产生的反应。

演唱时的紧张情绪,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情绪失控导致心理状态不正常。心理状态这个词从广义上讲,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水平,而最起码的水平就是觉醒水平。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要在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能量的背景之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依赖于大脑的觉醒水平。当这种心理活动水平遇到紧急时刻则产生应激状态,心理活动规律就可以表现出很大差异。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感官对当前的刺激会进行感知分析,当新的刺激与过去的感知经验不一致的时候,就使主体产生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觉醒水平的增高,对于歌唱者来说觉醒水平过高,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反之觉醒水平低,歌唱者在舞台上就没有兴奋的情绪,歌唱者在舞台上需要有适当的兴奋程度才能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表演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

(二)歌者的觉醒水平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水平

在舞台上演唱或在比赛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对自身内部的刺激而产生心理反应,如果表现为良好地心理反应,技术水平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最后获得演唱的成功;反之,演唱结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许多歌者在演唱时,由于神经过度紧张,不能很好的自我心理调控,就会导致发慌、手脚冰凉、腿发抖、脸色苍白、汗流浃背、气血上浮、声嘶力竭、节奏不稳、跑调等不好的现象。

二、平时上课时要做好心理训练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成绩不佳的话,教师应当找方法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时自尊心的力量比天才的力量还要大。譬如,教师可以叫学生学习别的学生正在学习的作品,如果这个学生不愿意在相比之下低于其他学生,那么他也许把这首作品学得比其他作品快些。

教师永远不能让学生在唱歌时把乐谱举在眼前,首先,一方面这样唱,嗓音听起来是憋住的;其次,这样唱学生会成为一个腼腆害羞的人。教师应该使学生习惯于在众人和艺术家的面前唱,使他不再怯场并且获得相当的勇气,但是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让他成为狂妄无理的人。

(二)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基本功训练

舞台上要想完美的表演,在台下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歌唱者在台下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歌唱方法、咬字、歌曲内涵的正确理解这几个方面的训练。源自意大利的BEL CANTO是一套很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在“纯技巧”的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声乐艺术实践的能力,要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做到声乐理论与声乐艺术实践相结合,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自身的声乐技术和表演能力演绎出来。在舞台表演时,歌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在原来作品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自身再对所要表演的作品进行理解和演绎。

演唱方法的训练主要是在换声区、呼吸、头腔共鸣这三个方面训练。训练头声区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为了训练高位置的头声而把气息提起来,忽略了气息沉下去的感觉,声音的高位置要与气息的方向是上下相反对抗的感觉。

呼吸主要是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头腔共鸣是要求在气息下沉基础上口腔打开、声音要有高位置。做到这三个方面后,才能很好地歌唱,甚至在演唱带有花腔技巧的作品时才能很好地驾御。

无论是唱外国语或是中国语,歌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唱歌一方面要表达好情感,另一方面要把音乐中没有的方面表达出来。为了能够使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把a、e、i、o、u等韵母和b、d、g、j 、zh、z等声母通过正确的咬字来唱好。汉语中的歌词形式与结构也是歌词语言特征的重要结构,因为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歌词是通过形式美去渲染和影响审美主体的,所以歌词形式与结构在歌词语言特征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学生应调节好自身心理素质

如果在上专业课和完成一首作品时,没有唱到令主教老师满意时,不要沮丧要先冷静,耐心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克服难点和不足。在下次课时再唱这个作品给主教老师听,耐心地听取他的意见。而不应该因为在这首作品上遇到困难而放弃,只有在克服某一种程度上的作品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好地进行到下一作品当中,当然,前提是你要完成的作品是适合自己条件和程度的作品。

勇气是学好一切的首要条件,它能为歌唱者完美的演出提供很大的功劳;反过来,腼腆害羞的歌唱这是不幸的,歌唱者由于紧张,而使呼吸困难而唱得气喘吁吁,嗓音抖个不停,而且音准会唱得不准。歌唱者会因为除了在琴房或自己家外就无法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感到痛苦,听众对他也会感到不满意。他所唱的东西将会是面目全非,甚至无法辨认原作。

(四)歌者在舞台上增加自信心克服紧张心理

演唱者要想在舞台上能够很好地把歌曲演唱好,一定要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演出经验,增强自信心,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很多歌唱者在演唱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正常发挥,是否能够从容自如地演唱,是否能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等全然没有把握,这些顾虑,正说明了歌唱者没有成功的信心。其实信心和技术对于演唱者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时候就能完美地发挥;反之,信心越小,心理就越紧张,演唱时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演唱前和演唱时要建立获胜的信心,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演唱的失败。要对自己有一种“舍我其谁也”的信心,只有信心满满才能削弱紧张情绪,才能沉着冷静地演唱。

三、演出前做好心理调节

演出、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或演唱、比赛前做准备活动时,头脑里可以想象曾经或即将成功的景象,要把自己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如获胜和成功后的愉快感觉、兴奋感觉、放松的心态,等等。

做集中注意力练习,坚守镇静的意念,不断地做几次深呼吸,来回做张嘴练习,目的是在演唱和比赛时能有从容自然的面容和稳定的声音效果。在上台前还要去想象在舞台上与主持人的交流,笑容可掬、仪态大方地向伴奏致意,想象演唱时你那优美的歌声,那歌曲的形象和情感等一些快乐的事情。

演唱或比赛前的一小时,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听与本次表演无关的音乐等,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把注意力和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反复地看要演出的乐谱把每个音符尽量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做些扩胸运动、伸展运动,如果条件允许,到舞台上走一走、站一站、稍微地唱一点开开声,再到台下观众席去走一走。演出临上场前再一次地准备好自己的服装和妆容。

四、演出时思想集中做好与广众交流

(一)思想要集中

思想集中是演唱时候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演唱者不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去演唱,他就不可能演唱得很好。如在演唱时,去观察台下人对自己的反映,或去猜测考官、评委们给自己打多少分,或受外来人走动的干扰,或是紧张身体不停地晃动,等等。这样的演唱是不会获得成功的,反而会越唱越紧张,最后导致忘词跑调,甚至可能中断歌唱。因此,演唱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上台的过程和演唱的时候脚下一定要站稳,不能产生晃动。当然,因为表演和剧情的需要适当的肢体语言和律动是可以的,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身体律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歌唱者气息的稳定控制和情绪更好地发挥。另外,注意力不能指向剧场里、考场里、比赛场里别的事物。如果演唱者的注意力指向评委、唱出场景的布置和一些人员的走动上,那么注意力就不能再指向演唱内容了。这样会导致忘词、记不清旋律等。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摆脱自我,超越自我;把自己置身于演出情境中,把注意集中在情感上,始终坚持叙述、诉说的意念。这样就会抑制种种杂念,排除紧张的心理。

(二)注意与观众的交流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个体。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或是比赛时,最好与一些观众交流,这些观众最好是自己认识的朋友或是表情状态好的观众,千万不要看那些睡觉、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等表情不好的观众,因为看到他们会极大地影响演唱者表演水平和情绪的发挥。

五、结论

在歌唱实践中,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其表现为“怯场”。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失衡”。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必须花一番功夫。歌唱的心理过程,实际上就是歌唱中生理和心理控制器官,使其在复合发生要求和规律的前提下,反应出来的一种复合歌唱要求和生理规律的心理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状态必须要在长时间的课堂训练和演出、比赛实践中总结出来,歌者达到,通过稳定的心理运动状态把自己演唱水平和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打动评委和观众。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赵楠(1981-),女,职称:讲师,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学历:硕士全日制。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心理训练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