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6-01-31富欣宏
富欣宏
(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南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3)
优质护理服务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富欣宏
(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南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3)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 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2 d、3 d之后的神经功能实际缺损评分以及改善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2 d、3 d之后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之后,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损伤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现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实际临床效果,急救溶栓的护理措施具有较为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和资料基础之上,还能够逐渐改善其运动功能,从而保证其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不断提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脑部出现不足的血液循环、供血不足的新乡,从而导致其诱发较为严重的障碍。患者脑部组织长期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很容易导致组织内部出现缺血性坏死等症状[1]。患者在临床医学中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相对较高,并且很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后遗症,对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必然会产生影响。现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65例、女性患者有3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79岁,平均年龄为63.81岁,患者发病到治疗共经历了1~2 h,思维意识由清醒转变为昏迷。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都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以及MRSSS评分等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2 d、3 d之后的神经功能实际缺损评分以及改善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护理管理工作人员要能够做好科内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动员工作,尽可能营造出一种较为优质的护理工作氛围[2]。组织所有的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加以学习,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活动方案以及具体措施加以学习,与护理工作人员签署相关的承诺协议书。
医院还要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行为规范进行学习,树立优良的医风医德,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不断对护理理念加以坚定和完善,从根本上增强护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突出患者的中心地位。在做好基础性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实施主动护理服务,尽可能实现无缝隙服务,并通过套餐的形式把基础性的护理工作内容落实到所有的患者身上,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要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水平。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其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是要做好患者便秘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患者长期卧床,其肠道蠕动相对较慢,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减退,需要引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多饮水,并给予其较多的蜂蜜水,结合患者的病情表现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灌肠[3]。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若不能接受有效的预防,在20 h之后就可能出现压疮,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批复护理,尽可能保持其床铺的清洁、干燥以及平整性。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床头翻身盘来定期对其翻身,必要状况下还可以使用气垫床或者气圈。对于不能翻身的患者,可以在其身体受压部位放置水囊,每日使用温水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擦洗,从而保证其皮肤的清洁性[4]。
1.3 评价方法:患者在治疗之后的2 d、3 d内使用MESSS对其神经功能的实际损伤程度加以评定,得分为0~15分的患者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患者为重型。
1.4 统计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和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2 d、3 d之后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之后,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损伤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现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实施需要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从根本上转变自我护理理念,并引导护理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学习以及综合能力提升过程中。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服务,还要强化护理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做好基础性的护理工作,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人本服务意识[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实际临床效果,急救溶栓的护理措施具有较为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和资料基础之上,还能够逐渐改善其运动功能,从而保证其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爽慧.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临床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50.
[2] 陈粹,王延芬.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14):156.
[3] 唐甜.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21):179.
[4] 李蕊.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6):61-63.
[5] 朱慧敏.大面积脑梗死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728.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