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心律失常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2016-01-31王新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王新力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抗心律失常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王新力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中药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将其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常规西药片治疗和综合治疗+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心电图检查显示无差异(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稳心颗粒;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多以西药为主,但其不良反应较大,安全性不高[1]。近些年,随着中医药技术的进步发展,中药抗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渐渐显露很大优势,在有效抗心律失常的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青睐。故本次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4.6±6.5)岁。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入选患者均符合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2],经听诊、B超、X线、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心律失常,均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患者药物过敏史。100例患者心率均≥65次/分,其中室性期前收缩38例,房性期前收缩26例,心房纤颤1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功能性改变心脏病患者48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52例,其中冠心病心律失常者12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14例,高血压性并心律失常者14例,心肌炎并心律失常者12例。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综合治疗及综合临床护理等。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雷西嗪(100~150 g)与美西律(40~80 g)治疗,其中房性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服用美托洛尔(12.5~50.0 mg)治疗,但肺心病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天)治疗,停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西药等。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4周为1个疗程,同时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1.3 疗效评估。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有效:患者的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效:患者的不适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疗效评估:显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75%以上,心动过速、心室率明显减慢或恢复;有效: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70%,心室率、心动过速等有所减慢;无效:心电图检查患者各项无改善,甚至恶化。本文将显效、有效归纳为临床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药物治疗疗效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01,P<0.05)。

2.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经动态心动图检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果无统计学差异(χ2=0.64,P>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死率高,发病率高,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近些年,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尤其是中医药方面,明显的弥补了抗心律失常西药的不良反应方面[3]。本次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中医上将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怔仲范畴,辩证表明由于气虚血瘀、脉络阻滞、阴血亏损所致。故治疗上以滋阴复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同时佐以行气、宁心定悸、安神。稳心颗粒主要成分为党参、琥珀、三七、黄精、甘松,研究表明[4],党参可明显抑制和解聚血小板,防止形成血栓,改善供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甘松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提高心肌的耐氧能力。三七则可有效的活血养血、通络化瘀,增加动脉的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调节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5]。黄精可降脂降压、抗动脉硬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稳心颗粒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可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疗效。同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疗效远优于西药,且疗效稳定,毒性低,不良反应小,远期效果显著,已成为临床抗心律失常的必备药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说明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书光.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32(19):48-49.

[2] 欧文森.稳心颗粒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 73-74.

[3] 孙琳,罗亚锋.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1008-1009.

[4] 李景春,王金萍.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5(7):26-27.

[5] 王学胜,张学平,陈慧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 (11):1159-1160.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03-01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