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2016-10-17高彦
高彦
"【摘要】 目的 关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方法 8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2例。对照组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比索洛尔(β受体阻滞剂)。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左室心房指数(LV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为85.7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观察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2例, 低血压发生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 对照组心动过缓6例, 低血压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 (10/42),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两组LA、LVMI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LA、LVMI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较小。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心律失常;门冬氨酸钾镁;比索洛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14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功能紊乱或起搏点异常所导致[1, 2]。临床研究发现, 心律失常既可单独发作也可合并心血管病发作, 如伴冠心病发作、伴高血压发作等。心律失常发病突然, 致死率较高。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便会猝死。本院在对心律失常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决定采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 女20例;年龄22~62岁, 平均年龄(42.54±6.49)岁。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8例、交界性心律失常患者12例,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8例;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42.48±6.84)岁。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7例、交界性心律失常患者13例,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治疗方式 对照组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门冬氨酸钾镁片3次/d, 2片/次。
1. 2. 2 观察组治疗方式 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比索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3]:门冬氨酸钾镁片3次/d, 2片/次。比索洛尔1次/d,
2.5 mg/次。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LA、LV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4]。LVMI={[0.8×1.04×(LVIDd+IVST+LVPWT)3]+0.6}/体表面积。LVIDd为舒张末期内径、IVST为室间隔厚度、LVPWT为左室后壁厚度。观察两组心律失常患者, 将其治疗后的疗效分为3个等级标准[5]: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发生率下降≥90%。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发生率下降60%~90%。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发生率下降≤6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12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显效24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5.7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观察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2例, 低血压发生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 对照组心动过缓6例, 低血压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 (10/42),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两组LA、LVMI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速、窦性心律过缓等[6]。其中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心率过快或过慢。部分患者心率快慢呈周期性变化;窦性心律过速是指患者心率超过同龄正常心率范围;窦性心律过缓主要是指患者心率低于同龄正常心率范围。心律失常发病较急, 发病时心率过快, 从而影响心脏射血功能, 严重者直接猝死。对于该病, 本院决定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门冬氨酸钾镁可调节人体内盐类、糖类、酸碱平衡。临床上主要用该药治疗低钾、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分析实验数据表明该药对于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并不可观。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可选择性的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的药物[7]。临床上常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艾司洛尔属于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属于中长效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相比于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其兼具有脂溶性与β肾上腺素受体选择性, 可轻易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患者, 而且它可以阻滞β肾上腺素受体, 降低患者心脏电位上升速度, 阻滞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的心动过速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LVMI、LA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比索洛尔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 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较小。
参考文献
[1] 朱文根, 赖玮, 洪葵, 等. β受体阻滞剂在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8):666-669.
[2] 朱成宝. 重视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8):13-14.
[3] 胡英, 徐蓉. 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11):114-116.
[4] 焦斌. 心律失常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21):90-91.
[5] 隋小芳, 卜宏魁. β受体阻滞剂基因导向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13(2):35-38.
[6] 胡忠天.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体会.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3, 7(1):8-9.
[7] 胡春红, 梁志军.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性心律失常82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18):58-59.
[收稿日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