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辅助循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16-01-31王子建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

王子建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机械辅助循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王子建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辅助循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对2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机械辅助循环治疗,分析治疗作用。结果 2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运用离心泵,并且实施辅助循环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早期循环功能,患者尿量增加,血气逐渐恢复正常,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用量逐渐下降。7例患者运用全植入式及体外型辅助装置以后恢复比较明显。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机械辅助循环治疗,具有良好的质量效果,应注重早期使用,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或者帮助患者过渡到心脏移植。

【关键词】心力衰竭;机械辅助循环;临床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辅助循环是指心脏因为病变而无法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因而必须要依靠人工机械的方式作为辅助[1],对心室收缩功能进行加强和补充,或者对心脏功能进行暂时替代。辅助循环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肌氧、物质供应以及全身血液供应[2]。同时,降低患者心脏的负荷,减少患者的能力消耗,使患者受损的心肌细胞得以充分休息,为逐渐恢复患者心脏功能提供保障[3]。广义上来说,循环辅助包括药物辅助、生物机械辅助和机械辅助,而当前形势下,将循环辅助作为机械循环辅助[4]。本研究选取本院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机械辅助循环,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11~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3±9.7)岁。对20例患者实施NYHA术前心功能分级,其中,IV级患者14例,III级患者6例。患者实施辅助循环的原因为:1例患者术后顽固性心律失常原因,3例患者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原因,1例患者肥厚性心肌病反复心脏停搏原因,6例患者术后严重低心排原因,9例患者术中不同体内体外循环原因。20例患者的辅助循环方式为:2例患者左心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2例患者双心辅助,4例患者右心辅助,10例患者左心辅助。

1.2 治疗方法

1.2.1 全植入式及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方法:实施气管插管以后,在患者胸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进胸,常规肝素化,并且建立起体外循环,实施循环下于VAD植入术。在患者的左心室的心尖部位打洞,运用间断褥式进行缝合,对左心引流管进行固定,或者在患者右上肺静脉左心房入口处荷包缝合固定,将左心引流管插入,动脉供血管于生主动脉近心端行端侧相互吻合。若为患者行右心室辅助,则在患者右心房处进行右心引流管的插入,则动脉供血管和肺动脉近心端相吻合。体外型管道则通过膈下上腹部腹膜外隧道引到上腹部的皮肤外,分别进行外置式人工心脏血泵的连接,预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泵进行排气,保证全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泵体全部都在患者胸腔内,从右下腹皮肤处将连接导线穿出,进而与电源及控制器进行连接。

3例患者术后由于低心排在重症监护室内紧急实施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插管实施ECMO循环支持,剩余患者由于术中脱离体外循环后或者无法脱离体外循环而发生低心排,为患者行双心离心泵、右心或者左心辅助支持。行双心支持患者,行右房和升主动脉插管,通过膜式氧合器实施氧合;右心支持患者分别于肺动脉及右房(双阶管)干插管;左心支持患者分别于升主动脉插管及左房(右上肺静脉)插管。

1.2.2 抗凝治疗:术后为患者早期运用肝素抗凝治疗,保证ACT维持在140~160 S。全植入式及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术后引流量减少,而后使用潘生丁、阿斯匹林、华法林以及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使患者ACT维持在140~160 S,患者INR 2.0~3.0。1例患者实施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以后,运用体外型心室辅助装置实施治疗,患者ACT处于180 S左右。

2 结 果

2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运用离心泵,所有患者在实施辅助循环治疗以后,患者的早期循环功能均有一定改善,患者尿量有所增加,并且血气正常,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呈现上升趋势,患者的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用量逐渐下降。9例患者脱离辅助循环,患者的辅助时间为3h 至130h,平均辅助时间为(24.5±37.4)h。4例患者不能终止辅助循环,患者死亡原因为出血、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不可逆顽固性心衰等。

7例患者运用全植入式及体外型辅助装置以后,恢复明显。其中,4例患者手术后可以携心室辅助装置进行自由活动。7例患者中,2例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恢复,将辅助装置撤除,并且康复出院;1例患者出院时携带辅助装置,在等待心脏移植时死亡;1例患者451 d辅助以后过渡到心脏移植,但是患者移植术以后15 d死亡,死亡原因为脑栓塞。

所有患者中,伤后感染8次,2例患者发生轻度脑血栓,经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以后,患者症状有所消失。1例患者术后早起血泵内曾经发生纤维条索状物,对患者实施血泵更换,避免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

3 讨 论

在早期,机械辅助装置应用于急性心衰中,特别是在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广泛应用[5]。但是,近些年来,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械辅助装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机械辅助装置可以作为心脏移植过渡的重要桥梁,还可以作为永久植入性心室辅助装置进行运用[6]。能够实施机械辅助装置治疗的患者包括[7]: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并且患者通过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效,该类型患者大多数需要实施双心室辅助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并且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并且患者运用IABP无法纠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衰患者,并且患者病情不能用药物控制;心脏直视术后严重低心排患者,患者运用IABP仍然无法脱离体外循环;终末期心衰患者,在患者等待移植的过程中,病情出现恶化情况,并且患者心衰很难控制,预计患者生存时间少于48 h。

在临床中,辅助循环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本研究2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运用离心泵,所有患者在实施辅助循环治疗以后,患者的早期循环功能均有一定改善,7例患者运用全植入式及体外型辅助装置以后,恢复明显。临床中,辅助循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不仅将心脏做功负荷减轻,对全身血供进行改善,同时,增强心脏自身供血,为受损心肌细胞恢复提供了条件和充足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陶萍,唐逸,唐国传.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4-6.

[2] 阿布都外里·热合曼,艾斯卡尔·沙比提,木拉提·阿布都热合曼.心力衰竭的辅助循环装置治疗的新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5,34(2):208-212.

[3] 范振兴,华琦.心力衰竭的机械辅助循环支持[J].中国医刊,2013,48(5):7-8.

[4] 李呈龙,贾明.心脏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辅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9):11-16.

[5] 宋芳丽.桂枝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学院,2014.

[6] 李国荣,朱晓东.左心辅助装置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4):26-30.

[7] 史珍英,周燕萍,徐卓明,等.辅助循环在婴幼儿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9):1258-1262.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93-02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对比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