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诊治分析

2016-01-31宗明浦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出血诊治

宗明浦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普外科,辽宁 本溪 117200)



36例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诊治分析

宗明浦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普外科,辽宁 本溪 117200)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再出血原因及术后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腹部手术后再出血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胃癌4例,胰头癌4例,贲门癌4例,急性阑尾炎12例,肝功能不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12例。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8例成功止血,28例无任何好转行再次手术;1例死亡病例,其余35例患者全部治愈后出院。结论 术前准备充足,术中操作认真,术后一旦发现出血情况,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判断与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关键词】腹部手术;出血;患者;诊治

在外科手术中,腹部手术是实施率较高的,而对于腹部手术的并发症来说,术后再出血是相对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但是,近几年随着各大医院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医师的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并发症的出现次数也呈下降趋势;造成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很多,一旦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往往会有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发生,病情严重的则会造成死亡[1],为从根本上降低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笔者对我院近几年诊治的36例患者做出简要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病例资料库中找出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过的腹部手术后再出血患者资料36例,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6~58岁;36例患者中,4例患者由于胃癌侵犯肝脏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肝脏创面渗血;4例由于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术后网膜残端渗血;4例由于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出血;1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再出血,这12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中,有4例是阑尾系膜残端渗血,4例由于术后并发肠梗阻出现降结肠狭窄,经主治医师商定再次行降结肠切除手术,手术时误致脾下极梗死,因而导致再出血,并出现感染情况,4例术前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稍微延长,术后出现两次腹腔出血,因而再行手术,后查凝血Ⅷ因子缺乏,经诊断为血友病;12例肝功能不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例,手术前以相应的保肝治疗,虽然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但是术后依旧出现再出血的情况。

2 结 果

术后再出血时间:除了4例血友病患者外,32例患者都是在3 d内出现的再出血情况,血友病患者术后均有2次腹腔出血情况出现,2次腹腔出血时间分别是在手术后的第2天和手术后的11 d左右。主要表现:腹腔引流管中在短时间里会出现大量的血性液,无引流管的病例患者,均经腹穿证实有不凝血,也有部分病例出现口干舌燥、胸口烦闷、血压降低、心率较快等一系列的症状。治疗结果:36例腹部手术后再出血的患者,起初全部经输血、补液、生长抑素、禁食以及各种止血药物加以治疗,经过以上保守治疗后,有8例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成功止血,2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无任何好转,经主治医师商量决定给予再次手术;血友病的患者出现两次出血再手术,经专家确诊后给予Ⅷ因子治疗;1例死亡病例,此病例为胰头癌患者,其由于后期合并肺部感染导致死亡,其余35例患者全部治愈后出院。

3 讨 论

由于导致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在治疗时也应当根据原因差异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从根本上降低术后出血率,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诊断及处理上,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3.1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有效防止术后出血最主要的前提就在于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足以充分,对于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充分了解,严格避免由于对手术指征的疏忽造成的术后出血情况发生,本组36例患者中的12例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再出血情况虽然经保守治疗得到控制,但是究其出血原因[2],就是患者的一般状况与肝功没有恢复到理想状态而导致的;4例血友病患者,由于之前没有出现过出血情况,在进行手术之前并未重视轻度延长的APTT;由此可见,术前的常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腹部疾病大部分是感染、严重损伤以及恶性肿瘤,大的手术打击会导致机体出现各种过度的应激反应,因而出现血液凝固系统的改变,所以,腹部手术之后,病情严重的患者的凝血系统被启动[3],机体处于高凝与高黏稠度的易栓状态,此时也会合并术后血小板与凝血因子被消耗及机体存在出血倾向;因此,术前很有必要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可准确发现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并给予相应且有效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出血的危险因素,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对术后出血可起到至关重要的预防作用。

3.2 术中认真进行手术操作,仔细做好手术每一步。在对术前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手术中更是要仔细操作,如果说术前的准备充分是防止术后出血的前提,那么术中的仔细操作则是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手段,通常腹腔出血的原因与术中手术操作的关系大致有四种,其一,术中动作过于粗鲁,往往会造成副损伤,加上在手术完成前进行最后检测的时候,术者不能及时的注意到术野外的受损正常组织[4],因而,在术后研究出血原因时就无法及时考虑到此原因,本组病例中,4例胰头癌患者在手术中分离网膜操作过于粗鲁,导致网膜残端渗血;其二,引流管留置欠恰当,如果引流管留置不恰当,不仅医师不能正确判断腹腔内的情况,还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通常在手术中,遇到腹腔内创面与吻合口较多的时候,要仔细摆放引流管的位置,并认真核对引流管的数量;本组病例中,4例由于术后并发肠梗阻出现降结肠狭窄,引流管未留置脾下极而导致不能有效引流,因而导致再出血,并出现感染[5];其三,在手术中,对于部分手术部分的处理并不妥当,本组的4例贲门癌患者就是由于医师对吻合器的错误信赖,在手术中没有在吻合口外包埋数针,因而导致术后吻合口出血;其四,手术止血操作不够彻底,往往在进行部分小手术时,术者通常会认为创面给予适当的压迫则可达到止血效果,即便有少量的渗血,也会经过凝固而自行达到止血效果,因而在止血操作中不够严格,才会造成术后继续出血的情况,以上4例阑尾系膜残端渗血患者,恰恰就是由于在术中止血不够彻底,才造成的术后系膜残端渗血。

3.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术后要对患者的血压、脉率以及血红蛋白等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腹腔是否有出血情况可通过化验进行帮助分析,根据血像变化,并结合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可以推测出血原因是否与DIC和血液病有关;此外,还要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与引流量,鲜红色大多数是动脉出血,而积血与静脉出血则为暗红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在观察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知晓是否出现腹腔出血,而且可以推测是否出现活动性腹腔出血,有无活动性腹腔出血既决定着腹腔出血的处理方法,又对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术后腹腔出血的一种方法,但是血管造影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比较低,血管造影对动脉出血的判断与血管造影对静脉出血的判断相比,前者优于后者,往往术后腹腔出血大多数继发于静脉出血,所以,当发现腹腔出血时,不要急于进行血管造影,应当要准确判断出血严重程度与再手术的时机;在未确定是否腹腔出血时,或者是已经确定腹腔出血,但对其出血严重程度并不明确之前,切忌再次进行手术探查,此时应当及时进行保守治疗,并尽快检查并确定出血原因,特别是在未确定是否为肝功能障碍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原因造成的腹腔内广泛渗血时,切不可盲目的进行手术。

4 总 结

腹部手术后再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是腹部手术后相对较严重的并发症,任何手术都有可能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其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我们外科医师的不断研究,降低其发生率,只要在术前准备充足,术中操作认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出血情况,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判断与治疗,便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参考文献

[1] 农跃.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J].当代医学,2015,19(6): 96-97.

[2] 陈伟雄,阮嘉后.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634-635.

[3] 李志高.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28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35(9):4793-4794.

[4] 黄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红外线防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6):124-125.

[5] 朱晓全,章来长,叶高峰.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2024.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06-02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出血诊治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简析如何使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小反刍兽疫病的诊治措施
浅谈损伤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