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016-01-29黄丽翠郑京玉张敬亚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黄丽翠 郑京玉 张敬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一科)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黄丽翠 郑京玉 张敬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一科)

【摘要】目的 探讨保证套管针穿刺成功的条件及延长使用时间的方法。方法 记录入院留置套管针的患者248例,在留置套管期间,所产生的静脉留置针不成功案例的原因。结果 大多是由于穿刺水平不行,封管不当,未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导致的。结论 正确留置静脉留置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并发症的预防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并发症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输血及输液速度快、不易脱落、肢体活动自如,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每日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室收入248例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留置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并发症的预防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248例,男162例,女86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5 d。留置成功212例,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7例,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5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3例,因导管堵塞拔针9例,因液体外渗拔针11例,因静脉炎拔针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

2 护 理

2.1 正确的留置套管针

2.1.1 正确的穿刺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套管针的型号(18 G、20 G、22 G、24 G)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3 M一次性敷贴,25~30 U/mL肝素盐水,可来福接头。

2.1.2 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了便于固定,应尽量避开关节。因下肢静脉较上肢静脉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首选上肢静脉,2岁以下者常规选择头皮静脉[2]。对头皮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手部或足部静脉。选择手、足部留置者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

2.1.3 穿刺置管在穿刺部位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头保护套,旋转、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持针翼,与皮肤呈15°~30°穿刺血管,见针座底部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平行进0.5~1.0 mm,一手固定针芯手柄,另一手拇、示、中指捏住针翼,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缓慢向前推进至距根部0.5 cm处,松开止血带,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拔出针芯,套上肝素帽,连接输液管或其他装置,并予以3M透明敷贴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3]。

2.2 正确的封管

2.2.1 封管方法: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 mL加肝素钠1.25×104 U。有凝血机制障碍和肝素钠禁忌证的患者选择生理盐水。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 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 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 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4]。生理盐水5~10 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 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 mL,输完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

2.2.2 封管的技术:通常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 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 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 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5]。

2.2.3 封管的注意事项:①碰见血凝等赌管的现象,不要直接挤压滴管,可以抽取肝素钠进行冲管,先将血液回抽,防止凝血块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栓塞。②避免碰撞按揉留置针,避免肢体剧烈运动或用力,下肢留置输液时,抬高肢体20°~30°。③封管时推注液体要缓慢,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④在穿刺成功后即松开止血带并打开调速器,在液体缓慢输注的条件下继续送管。⑤输液过程中延长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针尖,不易回血,减少赌管[6]。⑥套管针更换时间一般不超过5 d,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栓塞等不良反应。

2.3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①穿刺部位的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穿刺或保留留置针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感染,为最常见情况。另外,在保留留置针的时候,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洗澡或平时活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都有可能导致感染。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大部分都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自身的防御功能比较低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类患者也特别容易发生感染[7]。临床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掌握留置针穿刺技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以书面及口头的方式双重宣教,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8]。②液体渗漏,常由于穿刺技术不熟练,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患儿躁动不安、进针角度过小、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会使患者感到局部皮肤疼痛,严重者会导致局部组织坏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③皮下血肿,常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④堵管,发生的原因多为营养液类药物输入后,冲管不彻底,封技术不熟练,或者患者凝血机制异常,没有做好相应的保留措施,导致留置针管被血液凝固所堵塞,致使药物无法成功注入血管内。另外,肌肉或静脉痉挛,也有可能导致堵管。发生导管堵塞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方法是回抽。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⑤静脉炎,在输液期间是最为常见的并发,长期的、大量的输液,可以使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强,引起红肿热痛,血管出现硬结等,严重者可挤出脓液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穿刺治疗并可伴有发热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⑥静脉血栓,常形成于静脉血流缓慢的血管内,或者没有控制输液速度、发生堵管的时候,用注射器推注,造成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也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应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

3 讨 论

近几年,套管针以其穿刺次数少,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不容易渗液及脱针,便于抢救,也可减少意外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机会,还能大大减少了患者对穿刺的恐惧心理,使输液期间可以轻松自在,也为护士提高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熟练的掌握套管针的穿刺技术,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认真宣教,使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保持留置针的干燥、清洁、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渗液、赌管的概率;在留置针管的期间,护士要巡视时要细心观察,加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痛,有无渗液、脱落等问题发生,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有效保护了患者的健康;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态度、技术、服务的提高,可以很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效提高套管针在临床上的成功使用率。

4 小 结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增强穿刺技能是静脉留置针发挥作用的保证。在保证静脉留置针留置的质量时,可以缓解患者痛苦,保证输液安全、快捷、有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51-74.

[3] 梁燕.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88,12(2):80.

[4] 何燕.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的效果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5):20.

[5] 孙桂平,杨桂涛,常雁军.浅谈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7):41.

[6] 陈显春.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7]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7(3):54-55.

[8] 张虹,胡旭东.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 1994,10(2):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36-02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
单手送管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体会
儿科输液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探讨
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可采血静脉留置针在兔耳缘静脉采血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