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的CT血管成像应用价值分析
2016-01-29孟连英刘明霞
孟连英 刘明霞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CT血管成像应用价值分析
孟连英 刘明霞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摘要】目的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患者36例(女28例,男8例),年龄23~45岁,分别行双源CT血管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征,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其中CTA血管成像共检出3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漏诊1例,超声检出3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漏诊2例。结论 CTA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受累动脉累计范围、狭窄及闭塞程度。
【关键词】大动脉炎;双源CT;CT血管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以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为主要特征的大血管的慢性炎症,病变具有非特异性,呈节段性侵犯,受累动脉因受累程度的不同而管腔粗细不均,狭窄程度亦不同,严重者甚至闭塞[1]。早期大动脉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受到重视,MSCTA技术不但可清晰显示血管管腔以及管壁的变化,而且可以检测出早期病变[2]。本研究通过对36例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探讨双源CT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临床诊断为多发大动脉炎的患者36例(女28例,男8例),年龄23~4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晕,血压增高,视力下降,肢体活动无力,下肢间歇性跛行,四肢关节肿痛等。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在活动期表现为增快,少数患者表现为免疫球蛋白IgG、IgM不同程度增高、血小板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其中34例患者有血清抗主动脉抗体阳性体征。
1.2 技术和方法
1.2.1 CT血管成像技术:所有患者均行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检查。检查前空腹,扫描前做碘过敏试验,仰卧位,患者严格制动,为防止扫描时产生运动伪影。先行常规定位像扫描,确定扫描范围,主动脉弓自颅底以上为颈部扫描的范围,胸腹部联合扫描从胸廓入口至中骨盆水平,多部位联合扫描则从颅底至中骨盆水平。然后行双能量增强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肘前静脉以5.0~5.5 mL/s速率注入50~70 mL(主动脉全程时80~100 mL)高浓度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然后以同样速率注入生理盐水50 mL。使用人工自动触发扫描,通过团注跟踪方式,在升主动脉根部或腹主动脉层面选择感兴趣区(ROI)监测CT值,当ROI的CT值达10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程序延迟2 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两个球管电压分别为140 kV和80 kV,参考管电流分别为104 mAs和208 mAs,球管旋转速度:0.28 s/r,准直器宽度2 mm×128 mm×0.6 mm,螺距:0.8。原始图像卷积核值为B26f,重建有效层厚1.0 mm,重建间隔0.6 mm,可自动获得三组重建数据,分别为140 kV组、80 kV组和二者融合图像。
1.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频率为7.5~14.0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患者仰卧位,依次探查颈动脉及其分支、椎动脉、上肢血管、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解血管内膜、中膜及外膜情况,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以及增厚程度,管腔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程度,是否有侧支循环形成,同时观察管腔内血流信号变化,通过记录分析狭窄处峰值血流速度来判断相应部位管腔狭窄程度,记录病变累及的范围。
1.3 图像重组及分析:CT血管成像扫描完成后,将所得三组数据(140 kV组、80 kV组合二者的融合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运用双能后处理软件,选择Head Bone Removal模式自动去骨进行能量减影,然后把减影后的容积数据进行图像重组,旋转至合适角度并调节阈值、透明度和亮度,获得去骨及薄层非去骨VR(容积再现)、MIP(最大密度投影)及MPR(多平面重组)图像,清晰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受累范围及病变程度、受累血管的管壁厚度、是否钙化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观察血管是否扩张或有无动脉瘤形成,了解周围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同时观察器官累及情况。为保证病变充分显示,重建后的图像根据需要经过不同角度旋转切割,多角度观察。检查图像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分析评价,并与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按Lupi-Herrea分类法多发性大动脉炎可分为4种类型[3]:Ⅰ型,主动脉弓及分支受累,为头臂动脉型;Ⅱ型,累及范围为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分支,为主肾动脉型;Ⅲ型,上述2组或2组以上血管同时受累,为Ⅰ型+Ⅱ型;Ⅳ型,任何类型体动脉和肺动脉受累。根据管腔情况,大动脉炎可分为3种类型:扩张型(包括动脉瘤形成)、狭窄-阻塞型、混合型(扩张和狭窄-阻塞并存)。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闭塞,管腔狭窄≤50%为轻度狭窄,狭窄51%~79%为中度狭窄,狭窄80%~99%为重度狭窄,狭窄100%为管腔闭塞。
2 结 果
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患者36例,CTA血管成像共检出3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漏诊1例(病变程度较轻,管壁轻度增厚,管腔未见狭窄,CTA误认为阴性),超声检出3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漏诊2例(病变仅局限于胸主动脉,超声受肺部气体干扰无法清晰显示)。CTA检查多发性大动脉炎阳性率为97.2%,特异性为100%,超声检查多发性大动脉炎阳性率为94.4%,特异性为100%。本组病例按Lupi-Herrea分类法,CTA检查发现36例患者Ⅰ型13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Ⅰ型12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1例,管腔情况CTA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为狭窄-阻塞型25例、24例,扩张型(包括动脉瘤形成)8例、8例,混合型(扩张和狭窄-阻塞并存)2例、2例;管腔狭窄程度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为轻度狭窄为16例、17例,中度狭窄为17例、15例,重度狭窄为2例、2例。
3 讨 论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受累为主,是一种慢性、多发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以30岁以下年轻女性为主要发患者群,以引起不同部位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为主,早期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有低热、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特点。病变为全层动脉炎,但以中膜破坏为主。动脉壁由于中膜的破坏而管腔扩张、变薄,并向外膨凸形成梭形或囊状动脉瘤[4]。生化检查缺乏特异性,常伴有黏蛋白、γ球蛋白、IgG、IgM的增高及血沉的增快,血清中抗主动脉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可表现为阳性。目前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是诊断TA的“金标准”。但是DSA为有创检查,需要进行动脉穿刺,有可能引起穿刺部位及造影后引发的并发症,如对血管造成医源性损伤及肾功能损害等。患者由于对对比剂过敏及暴露于放射线中,有时会出现重症过敏质反应(循环衰竭、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等)[5],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双源CT一次扫描即可显示大范围的血管结构,同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从不同角度显示受累血管的详细信息,与MSCTA相比时间分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6-7]。二代双源CT的时间分辨率为75 ms,较一代双源CT的83 ms时间分辨率有进一步提高,同时扫描时间随之缩短,检查速度及图像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辐射剂量大幅度降低[8]。大动脉炎CT血管成像主要表现为:受累动脉管壁不同程度增厚、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病变成节段性分布,管腔闭塞时对比剂正常走形区对比剂中断、消失,周围侧支循环形成。MPR及VR图像清晰直观显示病变受累范围、管壁钙化、管腔狭窄情况以及侧支循环情况,是否动脉瘤形成。CT血管成像是一种有效诊断和评价TA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但能清晰显示动脉管壁及管腔内情况,而且通过增强扫描能准确判断病变是否处于活动期。大动脉炎彩色多普勒主要表现为:受累血管壁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及外膜)消失,病变呈节段性改变,血管壁明显增厚,回声减低,血管腔明显变窄或消失,管腔出现狭窄时CDFI显示血流信号成五彩镶嵌色,闭塞时周围出现侧支血管。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伤、无辐射、经济快速、可重复检查等优点。但是超声显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颅骨的存在,颅内血管超声探测受到影响,超声探头因此存在可视盲区,导致主干远端分支及盲区病变无法准确评价,而且肺部遮盖的胸主动脉以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因气体的影响显示不够理想。
综上所述,CT血管成像为一种简单、快速、无创性检查方法,不但能清晰显示受累血管壁病变情况及管腔变化,同时通过后处理技术能多角度观察受累血管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临床可作为大动脉炎诊断和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义,李明康,王慎堂,等.64层容积CT诊断大动脉炎2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5):801.
[2] 马祥兴,张伟,马晓峰,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大动脉炎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2):169-171.
[3] Park MC,Lee SW,Park YB,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Takayasu's arteritis: analysis of 108 patients using standardiz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activity assessment,and angiographic classification[J].Scand J Rheumatol,2005,34(4): 284-292.
[4] Kapustin AJ,Litt HI.Diagnostic imaging for aortic dissection[J].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5,17( 3) : 214-223.
[5] 卢光明.积极开拓双源CT 的临床应用范围[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42(2):117-118.
[6] Perez-Rodriguez J,Lai S,Ehst.BD,Fine DM,Bluemke DA.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incidence,associations,and effect of risk factor assessmentereport of 33 cases[J].Radiology,2009,250(2): 371-377.
[7] 张宗军,卢光明.双源CT 及其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 20(4): 416-418.
[8] Zhang LJ,Wu SY,Niu JB,et al.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mage quality,radiation dose, and comparison with 3D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J].AJR Am J Roentgenol,2010,194(1):23-30.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