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治疗中风既病防变学术思想探析*
2016-01-27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23003欧志斌叶瑜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23003)欧志斌 叶瑜
叶天士治疗中风既病防变学术思想探析*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213003)欧志斌 叶瑜1
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且善诊杂症,多有良效。他在继承前人学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的观点。在治疗上他认为“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治则治法,他强调应该掌握中风传变规律,根据疾病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治疗的同时避免阴液干涸,因时制宜,时刻注意守定正气,结合患者的体质区别用药,截断扭转疾病的传变,重在治本,不废治标,使得中风防治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医家防治中风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中风既病防变叶天士学术思想
中风是指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嗜食厚味及饮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有着起病急骤,临床症状变化多端,缠绵难愈等特点。《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中指出其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叶氏“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阐明已病之地对未病之地的影响,指出在治疗时应照顾未病之地,截断或扭转疾病的传变途径,在中风病治疗上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依据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我们搜集相关医案,提炼其学术精髓,将叶天士治疗中风既病防变经验分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
救其阴液,以防深入
由于中风传变迅速,症状险恶,所以只有抓住其根本原因,才能防止疾病进一步加深,挽回危局。叶氏认为中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是导致肝阳化风的重要根源之一。肾水亏虚,不能滋养肝阳,肝阳上越,烁筋损液,蒙蔽清窍,导致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等各种中风症状随即发生,可见肝肾阴亏、阴虚阳亢是中风的主要病机,针对此,叶桂提出补阴救液以防止中风进一步发展,体现其既病防变的思想。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钱姓医案,患者因肝阳内风劫烁真阴,阴液大亏,出现中风发作,“用力努挣,精从溺管沥出,已经两耳失聪。肾窍失司,显然虚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滋液熄风,温柔药涵养肝肾。经言肝为刚藏,而肾脏恶燥,若攻风劫痰,舍本求末矣”[1]16。叶氏予大剂量温柔濡润、滋补肝肾之品。以熟地、枸杞、苁蓉、石菖蒲、当归、沙菀、巴戟天、远志等补肝肾之真阴以熄风,并防止阴液耗竭。叶氏还根据肝肾喜柔润恶刚燥的生理特点及“肾窍失司,显然虚象”的病因,提出若攻风劫痰,乃舍本求末,体现其将顾护阴液放在首位的治疗思路。
天人相应,用药于先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学十分强调对自然因素的考虑,认为治疗疾病当参天合地,察四时,审阴阳。将“天人相应”思想贯穿于治疗原则、治疗手段等各方面。目的在于迅速有效地去除病源或拦截病情深入,阻止疾病的发展蔓延。而早在清代中叶的叶天士即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在中风整个发展过程中,有预见性地先发治病,未证先治,用药于先,在相应的症状出现之前预先准备治疗措施,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天人相应”原则于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上。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即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此时人体阴阳之气处于消长交接状态,最具生长之力,此时进补,药性与机体阴阳生长之机相互助益,补益效力非常强大。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某妪案中,“前议苦辛酸降一法,肝风胃阳已折其上引之威,是诸证亦得小愈。虽曰治标,正合岁气节候而设。思夏至一阴来复,高年本病,预宜持护。自来中厥,最防于暴寒骤加,致身中阴阳两不相接续耳。议得摄纳肝肾真气,补益下虚本病”[1]18。可见患者病情好转,之前的苦辛酸降之药正是针对春夏阳升节候而设,虽风阳上扰之势已不明显,但老年人下元亏虚,叶天士本着“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倘若不加护持突然外感寒邪,则阴阳不相续接而成厥证,药用熟地、肉苁蓉、生虎胫骨、淮牛膝、制首乌、川萆薢、川石斛、赤白茯苓、柏子霜、黑穞豆皮等补益下元。
《种福堂公选医案·肝风脾虚》严姓医案为一再诊患者,“填阴则阳和风熄,虽已获效,春分后,诊左脉垂尺已减,右脉弦,恐夏热气泄,有减食神烦之虑。早上仍用前方,晚进戊己法,仿仲景肝病实脾之意”[2]。一诊病证及用药虽未详细记载,但从“填阴则阳和风熄”可推断出患者原为肾阴虚致肝阳化风,服滋补肾阴之药后已有所好转,再诊时叶氏观其脉象“诊左脉垂尺已减,右脉弦,恐夏热气泄,有食减神烦之虑。”故用人参、熟术、茯苓、炙草、广皮、白芍以调理脾胃,以免夏季暑热耗气伤津。病未现而先调脾,一方面体现叶氏“天人相应,用药于先”,另一方面也深合张仲景肝病实脾的既病防变思想。
固护正气,防病深入
叶氏在治疗中风过程中,强调固护正气可使治疗事半功倍,防止疾病向更严重阶段发展,同时强调切忌药过病所,以免滥伐无辜又生他变。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汪姓医案,“如寐舌喑,面赤亮,汗出。未病前一日,顿食面颇多,病来仓猝,乃少阴肾脏阴阳不续,厥阴肝风突起,以致精神冒昧。今七八日来,声音不出,乃机窍不灵。治法以故护正气为主,宣利上焦痰热佐之。若地、冬养阴,阴未骤生,徒失壅滞在脘。急则治标,古有诸矣。挨过十四、十五日,翼有转机”[1]24。可见患者肾之阴阳不调,肝阳内风乘虚上扰,“以致精神冒昧,今七八日来,声音不出”,加上痰热阻窍,邪热最易乘虚陷入下焦,焚劫津液,进一步可能有神昏谵妄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医师可能会用大量辛凉开窍之药以清热祛痰,但叶氏认为“治法以固护正气为主,宣利上焦痰热佐之”。用药方面,如胶固于补阴之说,泥于使用熟地、麦冬等养阴之品滋腻碍胃,壅滞气机,反而不利于当时的病情,倘若神志已昏,元气衰败则为时已晚,故以人参、半夏、茯苓、石菖蒲、竹沥、姜汁培补正气,豁痰开窍,显示了叶桂辨证细致,用药周密的医疗风格。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曹氏医案病情较为复杂,“离愁菀结,都系情志中自病。恰逢冬温,阳气不潜。初春交令,阳已勃然。变化内风,游行扰络。阳但上冒,阴不下吸,清窍为蒙,状如中厥,舌喑不言……夫肝风内扰,阳明最当其冲犯,病中暴食,以内风消烁,求助于食。今胃脉不复,气愈不振,不司束筋骨以利机关,致鼻准光亮,肌肉浮肿”[1]26。患者忧思抑郁,加上冬不潜阳,春季阳气上升化为内风,上蒙清窍,舌喑不言,又暴饮暴食,使得胃气不振,鼻光亮,肌肉浮肿。他医以清火豁痰、滋腻滥补、祛风等剂治之无效。叶氏认为“内因之恙,岂有形质可攻,偏寒偏热,皆非至理”,以生牡蛎、生白芍、炒生地、菊花炭、炙甘草、南枣肉治之。此方滋阴潜阳,调理脏腑,有五行相生之妙。牡蛎配白芍是水生木,生地和菊花以火炒使之变苦是木生火,炙甘草及大枣补益阳明胃土是火生土。
细辨体质,阻其传变
体质不仅与与疾病的预防有关,而且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及特别要注意的事项,正是中医学因人制宜原则的优势。叶氏认为,个人体质不同,中风之后的病情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细辨体质对阻止中风的传变是有重要意义的。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戴姓医案,“酒客中虚多湿,阳明素虚,厥阴来乘,当谷雨土旺用事,风木与阳俱升逆,郁冒而厥。此平昔积劳内因,与外邪无涉。阅医多用风药,是再伤肌表护卫之阳,乃招风以致中耳”[1]228。可见患者是由厥阴肝木趁势上扰致厥。叶氏强调此病为“此平昔积劳内因,与外邪无涉”,乃操劳过度,阳气弛张所导致的。时常饮酒之人多是脾虚湿热体质,加上本就阳明络脉空虚,所以治疗上强调不可再用风药伤卫阳,否则会导致中风。药用川桂枝温经通阳,羚羊角平肝熄风,炒半夏及橘红燥湿化痰,明天麻和钩藤平肝熄风,茯苓渗湿健脾,当归补血,体现其防治中风因人而异,用药灵活多变的思想。
综上所述,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与经验对临床防治中风有着极大的指导性。他在倡导阳化内风学说的同时,强调应该掌握中风传变规律,根据疾病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截断扭转疾病的传变,治疗上重在治本,不废治标。在防治中风过程中,他始终注重滋养阴液,认为肝为刚脏而肾恶燥,若攻风劫痰是舍本求末,指出“泄气降痰,发散攻风”的治法是再动真阴,“是庸俗之法”。独辟蹊径地提出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厚以填之的用药大法。又如肝风痰热阻窍之证,治法以固护正气为主,佐以宣利上焦痰热,截断或扭转病情的发展。此外,根据四时气候特点各不相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叶氏谨守“天人相应”的原则,充分考虑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作用,因时制宜。叶氏还注意到,因体质不同中风的病因和病机变化也迥然有别,用药禁忌也大不相同,如时常饮酒者脾虚湿盛,用药应避免甘腻温柔。这些极具独创性的思路与方法,对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推动中医学理论向纵深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6,18,19,24,26,228,367.
[2]清·叶天士.种福堂公选医案[M]//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67.
R249
A
1006-4737(2016)01-0024-04
贵阳中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贵中医教改合字(2014)23号]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550002)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某妪案是一个较完整的病案,前后共18诊,详细叙述了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叶氏的诊疗经过,体现出叶氏辨证精当,善于预知疾病并预先加以调理的治疗方法。其中“下虚上实,君火相亢,水涸液亏,多有暴怒跌仆之虑。此方滋液救焚,使补力直行下焦,不助上热。议铁翁申先生琼玉膏方”[1]19,指出肾液枯竭而心火亢盛,导致津枯火炽,倘若暴怒引动肝阳则有中风的危险。所以治疗应当滋养肾水,兼清心火,使肾水得复可以上润,心火得降不致烁阴。药用琼玉膏,即鲜生地、生白沙蜜、人参、白茯苓、真秋石等熬制而成。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