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2021-01-02李姗珊李晶娅张根明
李姗珊,李 贺,丁 薇,李晶娅,张根明
脑出血又称出血性中风,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1]。从中医角度分析,血压居高不降,日久可致“内伤积损”,是出血性中风发生的前提。内风为内生五邪之一,是高血压形成及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明确其产生及致病的机制对出血性中风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
1 内风致病
1.1 内风的实质 内生“五邪”之“内风”即风气内动,其并非致病因素,而是由于脏腑及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综合性病机变化,类似外感六淫之“外风”致病的表现,具有风气激荡、游走、急速和多变等特点。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记载“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指出“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即“阳化内风”。邹澍《本经序疏要》:“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之风也”,进而说明“阳盛”化风。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凡由于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亢逆而动即为“风气内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云:“风气通于肝”,指出内风症状产生多与肝脏的变动有关。肝藏血、主筋,肝阳易亢易动,故风气内动多为肝风内动,《缪松心医案》所述:“肝气郁勃化风,肝阳亢逆,化风内动”。《临证指南》中记载:“肝为风木之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作”。由此可见,“内风”作为扰动全身气血的病理产物,多与肝的变动有关,肝阳偏亢为内风生成之源。
1.2 内风致高血压及出血性中风 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与情绪失调、饮食不节、年迈体虚等因素相关,与肝、脾、肾有密切联系。出现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故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部分病人可无临床不适症状,仅见血压升高。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生理情况下,肝肾交融,肾水养肝木,肝阴在肾阴资助下可涵敛肝阳,使肝的阳气不至过亢。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若肝脾协调互用,可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因此,健康人体内阴阳升降有序,气机条畅,气血调和,血压稳定[2]。若长期过量饮酒兼食膏粱厚味,“酒者,水谷之精气也”“酒精有毒,有复大热”[3],酒热湿毒之邪蕴结于中焦,损伤脾胃,脾不健运,脾土壅滞,土壅木郁,肝郁日久化热[4]而致肝之阳气升腾。《证治要诀》记载:“酒食过度,脏腑极热”。或过食咸味,咸走血而蕴热,肝藏血,嗜咸过久易致肝热,肝阳上逆;“咸味涌泄”,过咸易伤肾,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维阳[5]。或情志内伤,久则致肝脏疏泄失职,肝气郁结,化热伤阴。或久病年迈体弱,肾气虚衰,肝肾之阴不足,肾阴不制肝阳。以上均可影响肝、脾与肾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以肝著。体内气血阴阳失调、阴不潜阳、肝阳不敛,易亢逆化风,“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内风上扰于脑脉,脉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阴阳升降失序,气血失和、气机不畅,故出现血压升高、波动,若风阳侵犯头目、脑窍,可见眩晕、头痛之疾。故高血压病机根源在于阴阳失和,气血运行失常,肝之阳气亢逆而化风,关键在于内风扰动。
生理情况下,脾胃健运,肝、肾有所养,气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阴阳平和,气血各循其道,正常运行。若血压持续偏高,内风常存,风性善行,流窜于脉道,脉内正常血运受扰,血不养脉,脉道失荣,则纤薄易破;风邪易袭阳位,引气血上扰脑脉,脑内细小络脉受冲击损伤更甚,此为出血性中风发生的前提。出血性中风的促发因素不单一,凡能使气机逆乱上行者皆可致病[6]。高血压病人既有脑脉纤薄易破的基础,如遇情志过极、气候骤变、烦劳过度等,气机被扰,阳气暴张,引动肝风,气血随风阳上逆,或挟火挟痰,受损的脉络在气血痰火冲逆作用下破裂,血脉不能束血,气不能固血,血不循脑脉,反溢于脉外则发为出血性中风。离经之血蒙蔽清窍,则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张山雷《中风斠诠》记载:“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均指出中风发病基础在于内风煽动,气血痰火随风阳上冲犯脑是发病的重要病机所在。
2 高血压出血性中风的防治思路
高血压发病基础在于阴不制阳,阳亢化风。内风留于脉道日久,损伤脑络,是发生出血性中风的前提,内风既是机体邪盛正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果”,同时又是导致新病变出现的“因”[7]。“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无论发病与否,息内风均为治疗关键,既防血压升高而致出血性中风发生,也防止中风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时应注意祛邪扶正、标本兼治,在平肝熄风同时也要着手发病的根源,滋阴潜阳、活血养血。
2.1 平肝潜阳,滋阴补肾息内风 风性善行,上扰脑脉,气血运行失常,可见血压波动;日久脉络受损,遇诱因引触可致“络破血溢”发生出血性中风。病发后“血溢脉外”形成“离经之血”,若内风之邪未除,继续扰动气血上逆于脑脉,则出血愈甚,致“离经之血”形态发生变化而压迫脑髓,脑神受累,不能正常统领各脏腑经络的功能,甚则可见元神败脱。故治疗时以祛内风为指导原则,既防其继续走窜损伤脑络,同时防其诱发出血量增多加重脑髓受累。内风的产生源于肝阳亢逆,故选用平肝潜阳的药物,平抑肝阳而祛除肝风,使风邪不能扰于内。肝阳亢逆于上多与阴血、津液虚乏相关。《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风木之脏,固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肝肾同源,阴阳互滋互制。肾阴亏虚,精血衰耗,水不涵木,阴虚不能潜阳,故治疗究其本,须滋阴补肾。肾阴是一身之阴的根本,肾阴充沛,肾精得养,滋养各脏腑的阴液,肝阴得到肾阴的资助,肝阳得敛,不至过亢,以除肝风内生之源。
2.2 活血养血并举息内风 脉络损伤,气血不循常道,随风阳上逆,血溢脉外而成离经之血,“离经之血便是瘀血”。明代王肯堂指出:“瘀则生水,瘀则津外渗,则成水也”。《血证论》亦云:“瘀血既久,化为痰水”。瘀血存蓄于脑脉之外致脉道不利,脉内津液渗出脉外,化痰生水;瘀血停于脑窍之内,郁久化为痰水,致脑髓受压而脑内神机失调[4]。“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因此在平肝熄风同时应予以活血、养血之法。活血以散瘀,祛除离经之瘀血;活血以通经利水,同时应用引上逆之血下行药物,使阴血循其脉道,气血津液运行复归于常,有利于平降肝阳。养血以活血,有利于风邪疏散[7];养血以充养脉道,修复内风走窜脉络造成的损伤,同时避免内风之邪和祛风之药耗伤阴血;养血以柔肝滋肾,使肾阴得以涵敛肝阳,肝气不至升发太过,从而气血调和,阴阳相接。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中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其中“风”包含“内风”之意,所治之血指瘀血或阴液。所谓治血即治疗风病时配伍活血、养血药,通过活血、养血等治法以达到祛风的目的。血病得除,阴液得充,脏腑得养,经络得通,风病自止[8]。《医方集解》所述:“血活则风散”。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血管壁的变化,而非凝血因素改变所致,长期高血压引起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9]。脑出血发生后,若血压居高不降,可能促进血肿周围水肿扩大及再出血,这些均导致脑出血病人转归不良。故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血压,早期积极控制血压,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复发[1],同时可一定程度降低血肿扩大的风险及神经功能恶化概率[10-11]。
中医学所述的“脉”与西医学中的“血管”在解剖形态上具有同一性,从“脉”分出遍布于全身的“脉络”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高度相似[12]。高血压病人血管壁发生改变,即中医学的“脉络”受损,脉络损伤之源在于内风的扰动,风性善行而数变,病位游移,变幻无常,故高血压病久出现心、脑等靶器官损害。内风作为肾阴虚不能敛藏肝阳,肝阳亢逆化生的病理产物,是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内风除外易损伤脑脉,因其急速、多变的特性,易使溢于脉外之血量增多加重脑髓压迫。因此,治疗关键在于平肝潜阳、滋阴补肾,标本同治以熄内风,在降血压、减轻脑脉损伤同时,减轻因“离经之血”形态变化而加重病情的可能。出血性中风病人既往有脉络损伤的前提,应注重运用活血、养血药物,二者并用熄内风同时使气血循于常道,血脉得荣。养血以使脉络得养不易破裂;活血以散瘀避免瘀血久停而化痰生水致脑髓受压。从西医分析,即提高血管内皮抗损伤能力,同时加速脑出血后血肿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4 小 结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管条件差,可能并发微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故而应注意血压不能降太低,否则有发生低灌注可能,应在稳定病情下阶梯性降压,通过平稳、持续地控制血压,特别是规避收缩压峰值,增强早期积极降压治疗措施的临床获益[1]。中医学治疗高血压,存在降压效果平稳、缓和,并减少血压波动的优势[13],因而充分利用中药平缓降血压的优势配合降血压药物,防止出现低血压症状和血压波动情况。高血压既是出血性中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出血性中风发生后亟须控制的关键指标。存在高血压的病人,需合理控制血压以防止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对已发病的病人,做好二级预防,积极进行治疗,防止中风复发及并发症出现。内风是高血压及高血压出血性中风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明确内风出现的病机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对证施治,对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