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插图,不容忽视的有效资源

2016-01-20朱海燕

关键词:激活感悟利用

朱海燕

摘 要:课文插图拥有色彩和形象两大优势,只要很好地加以运用,不仅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是师生交流文本的一个极好切入点。

关键词:利用;感悟;激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19-1

一、利用插图,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感悟新的话题

插图与课文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它们就一个主题进行各自的创作。课文以文字、语词为表现手段;插图以造型艺术的多种形式为表现手段。插图有的是课文思想内容的高度浓缩,有的是课文某一片断的精彩描绘,有的是课文重点难点的直观图示。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课前都会让学生预习。每次的预习,我都有明确的、细致的任务和要求。借助对课文里的插图的观察和研读,完成相应的读图理解,从而达到感悟新知,化解教学难点的目的。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8(A),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出现的生词较多,还出现了have, has的句型,所以在课前如果不提前预习,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上忙不过来。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任务:

预习1.看图,回答问题,感悟语言情境。

1) Where are the children and their teachers?

2) What are they doing at a camping site?

通过引导读图,回答问题,了解对话产生的背景,感悟语言情境,同时也解决了引言的教学。

预习2:圈圈,读读,写写,图文结合,感知生词。

在图中圈出每个人所有的物品,结合文本的阅读,在图上写出所带物品的英文,并读一读。

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匹配,学生们印象深刻地自学了新的单词,同时也感悟了新的语言。这样的预习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很好。

二、创造性使用插图,导入课文,激活语言

插图可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而不像课文要借助阅读想象来间接地吸引学生。这就为有效快速地导入课文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先引导学生观赏插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在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之上,如果再次原封不动地搬出图片让学生进行谈论,恐怕再也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了。所以,对学生已经预习过的图片要稍加改动,让学生觉得还有再看的价值和欲望。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8(A),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我把插图经过简单的遮盖处理,再次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通过观看处理过的插图,引导学生回忆每个人所带的物品。同时正因为图片被遮盖了,教师的语言也就自然地出来了:What do they have? What does... have?在这样的情境下,运用这样的语言更像是在自然地交流,而不是一种明知故问的机械的教学。

2.活用插图,充分预设,丰富语言

以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9(A)为例,在对文本的插图进行文字删除,添加气泡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对对话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预设,从而引发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看图说话,激活语言,还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图片很好地为学生们提供了对话的情境和主题。学生们结合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对图片的理解进行了丰富的对话。经过简单处理后的插图,就这样在导入课文时被有效利用了。

猜你喜欢

激活感悟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