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生本教育理念 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2016-01-20罗小玉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罗小玉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生本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适应新教材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学好化学的良好开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本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态度。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自主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时,可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金属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金属的化学腐蚀等方面的定义,通过自主的学习,进一步结合生活实例找出金属防腐蚀的简单方法。特别是对于这类很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果单纯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课堂预习,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生本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讲“钠”时,教师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参与的教学实验,可先让学生预习“钠”的物理性质,并给学生设置疑问,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给学生设置疑问的结果,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整个过程,加深对“钠”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往的评价只注重学生对化学初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在实践中,化学教师通过学习,逐步明确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一致,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事实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无论是看老师演示实验或是自己动手做实验时,都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就要思考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从而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从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以实验指导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不会使观察实验流于表面。

从多年来的化学高考题来看,实验题已成为每年的必考题,而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为了改变此现象,我在教学时尝试转变评价体系,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在实验习题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积累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突出学习的主体性,体现新课标下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问题,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网络教学应用,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少化学实验具有毒性,在课堂上演示或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错误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如“物质结构”时,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使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观摩一些模拟动画,就能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体会,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展示了一则电视中有关“雪碧”、“可乐”的饮料广告,之后展示一瓶“雪碧”并打开,让学生听到声音确定它的真实性,并阅读标签上的成分,然后提出一组问题:如何证明雪碧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如何设计实验?质疑:桌子上摆放的“雪碧”其“配料表”说的是什么?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什么变化?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以燃烧吗?等等。在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之后教师用2015年6月28日台湾发生的“粉尘爆炸”事件的视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