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015-11-28林超宁
林超宁
[摘 要]新时期的健康标准已不再是单一的体质健康,还包括了心理素质的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教师可借助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匠心独运,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 提高 心理素质 团队精神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90
目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胆怯、自卑、不合群、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厌学、考试焦虑等。研究少先队员的心理,使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个少先队辅导员都应重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自我
现今在许多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独立性差、责任心差等人格缺陷。让学生通过少先队活动,在交往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体验这些角色的社会职责和生活情感,与同学团结合作,能使他们的责任感、同情感、荣誉感得到提高,并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第一,以中队、小队为基本单位,开展交谈、游戏、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如开展“学雷锋”等做好事、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清扫街道,慰问特困户、军烈属,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送爱心。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明白团队运作的要求。如此,方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此外,教师可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旗,唱国歌”“读经典文章,写规范汉字,讲标准普通话”“远离网瘾,健康上网”“诚信教育”“珍惜资源,崇尚节约”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活动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催化剂。在团队活动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团队意识逐渐提高,心理素质不断加强。
二、培养自信精神,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素质教育有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去了解他们在成名之前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去学习名人为了求得真知而永不气馁的精神。这样能使学生受到鼓舞,树立自信,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我,产生消极的心理。其次是信任学生,让学生敢于挑战自我,从中收获成就感,进而产生自信心。如我校三(1)中队在筹备元旦晚会时,他们的辅导员很信任地将整个晚会的各项工作全部交给学生负责。学生在筹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合作,树立了自信,而且使自身综合能力得了到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平常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竟然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诵读诗歌;平时关系紧张的同学,竟然一起上台表演。由此可见,通过少先队活动,许多学生都能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不必事必躬亲,而应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不仅会想办法做好,而且能从中树立自信。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就会敢于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心理素质自然而然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通过辅导和咨询,让学生了解与关爱自我
为了预防心理疾病,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我校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首先,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定时安排受过相关培训的教师或邀请有关专家给学生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其次,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辅导教师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在班会上进行分析和解答。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心理辅导室,设立心理咨询日,由四名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最后,我校还针对当下孩子比较早熟的情况,安排了专门的女生辅导员,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开设“女生心理卫生”讲座,引导女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四、从辅导员自身出发,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作為少先队辅导员,应当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期待。不同程度的期待,可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因为教师的期待产生后,会在言行中表露出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对于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自然而然会对他们产生较高的期待,并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露出来,而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这份期待后会信心倍增,从而更加发愤努力,其结果也往往与教师的期待相吻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期待,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和闪光点,并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期待,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少先队这个团体在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地位优势,依托这个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既玩在其中,又学在其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各环节中放松自我、展现自我、肯定自我,最终成为一个心灵健全、有高水平心理素质的人。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