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11-28禹先文
禹先文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首先要激活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感受。其次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的感受由浅表向深入,由散漫到凝聚。
[关键词]自主阅读 激活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27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材精讲解读,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认真扶着学生走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教师们常常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讲解亦步亦趋,这就很难让学生有独立阅读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正确处理教学中的“扶”与“放”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活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精讲分析之后通常会提这样的问题:“通过朗读,你对哪些内容印象深刻?有何感受?请美美地读出来。”此时会出现的情况有:长久的冷场;零星的几个人回答;学生说的内容局限于文本,受制于某种思维,僵化、套化……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枯竭,也就无法说出自己的体悟,更无法美美地读出来。只有激活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引发学生的感受。
1.互换角色,让学生融情入境
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郑成功》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郑成功,你会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争取战胜侵略者?”这样问,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探求的欲望,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调动自己实际经验的空间,使学生的回答超越了文本,也拓展了文本。如:准备好足够的弹药、大炮;操练好水上作战的本领;有庞大的队伍,严明的纪律……还有学生说:“要有不怕死的精神。”教师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有价值的信息,把问题又抛给学生:“人怕死吗?哪些人不怕死?是什么信念让他们不怕死?郑成功及士兵们要具备什么信念?”最终学生又回到文本中,理解了取胜的精神准备。又如《安塞腰鼓》一课,首先我让学生充分预习,然后为学生提供腰鼓,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舞一舞。上课了,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学校来了一支安塞腰鼓队,才一进来,隆隆的鼓声就响彻了整个校园。现在,我们把他们请入了课堂,让他们做自我介绍……现在,请每一个鼓手把你们的精彩表演声情并茂地描绘一番(朗读课文)。最后,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安塞腰鼓有什么好。”就这样,通过互换角色,学生成为文本中的一个主角,走进了离他们较远的情境里,用自己熟悉、可感的情境间接感知了陌生的情境。在接下来的回答中,学生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感触。
2.巧设问题,让学生在冲突中激起思维火花
好多时候我们期待学生有独到的见解,个性化的感受,可是学生就只能在文本中打转,在某个思维中徘徊。这多半是我们设置问题简单,缺乏思维冲突与碰撞,导致学生只能在热闹的自圆其说中原地打转。所以,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上《生命的林子》时,学到玄奘听了某人的劝说后“想了很久”,我顺势提问:“玄奘想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去体会矛盾的权衡过程。接着让学生想象:“玄奘去深山小寺会怎么过?”此时,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有更多的时间阅经读卷,但没有多大的长进。”虽然,学生的思考是置于文章情境中的,但我还是惊讶地追问:“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更活跃了:虽然每天习经阅卷,但没人上香、做法事,学了不能用,没有实践,长进不大;遇到难题,没有问处;藏经阁里的书都是他曾读过的;因为自己高出别人许多,会自满,少了动力;无人交流,无法取长补短,也无法认识自己……学生的回答极大地丰富了对“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这个道理的认识,这主要得益于教师在文本中找到了让学生和文本有效对接的问题,同时又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到了有价值的问题。
3.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驰骋想象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中,为了让学生深化对人物思想、品质的认识,紧扣重、难点,我让学生想象自己有幸工作或生活在巴金身边,设置如下情境,让学生选择一至两个想想、说说:(1)巴金手捧家乡孩子的一大堆信,表现怎样?(2)巴金让我打开孩子的信,第一封写道……第二封……(3)巴金困难地提起笔……(4)前来拜访巴金的人很多。一次,一位记者问巴金:“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你能对年轻人说说你成功的秘诀吗?”这样设置,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谈感受。学生不但找出了重点句,还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模拟记者再提问,让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全面参与,同时也使学生的理解、感受更全面、更深化。
二、善于引导,让学生的感受由浅表向深入,由散漫到凝聚
不经深入思考的感受是浅表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感受是空洞的,它们都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再现是学生深入感受的依靠,造势、铺垫、蓄积、喷发是感受、体验深化的过程。课堂中的感受,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激情奔放、体验独白,更是师、生、文本间的对话与碰撞,是有感而发的引诱和点燃。
然而,放手让学生感受,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学生抓住了某个细节或某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断章取义,或漫无边际,脱离了文本的大方向,也因为这样,好多教师不敢放手了。我认为,只要我们对文本把握得较熟练,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又有很好的应变技巧,是可以把学生的感受引入正轨的,甚至还能创造出一份精彩。
在《轮椅上的霍金》的教学中,有一位学生读到:“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质疑:为什么他的孩子不来亲自照顾他?由于对霍金的崇拜,学生自然很关注他的生活,其他学生也饶有兴趣地纷纷猜测:是否他不想让孩子来打搅自己?是否孩子们怕见到他的模样?是否霍金担心孩子们见到自己这般模样而伤了自尊?更有一名学生猜测到:恐怕他根本就没让孩子知道他……面对学生的“出轨”,还有不切实际的猜测,我提示学生从文中找出证据,来判断自己的猜测。接着,就有了低低的声音:“有护士帮助他。”……我继续引导:“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充满爱的,因为爱还会有嫌弃和被嫌弃的顾虑吗?霍金家庭幸福吗?”学生立即表示肯定。我让他们继续从文中找理由,学生念道:“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还有学生想到:他把三个孩子的照片放在办公室里,说明他很爱孩子……答案明确了。
又如《牛郎织女》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初步评价人物。开始,学生评价时不敢肯定,有学生说:“王母有点狠。”我追问道:“只是有点吗?”不想,学生振振有词:“王母不得已,怕饶过了织女,其他人纷纷下凡,触犯天条,所以只得铁面无私了。”学生的体验确实出乎我的预料,但不得不承认,学生的思维不受惯性影响,讲得很有几分道理。我顺着学生的理解说:“是啊,那可恶的天条,王母为了那可恶的天条,居然无情地粉碎了织女的幸福,你们对此怎样想?”学生表现出不满、憎恨、讨厌……我说:“实际上,老百姓像我们一样,渴望幸福、自由、快乐,痛恨专制,特别是破坏幸福的专制,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特点之一:寄托百姓的美好愿望,表达对破坏美好的专制的憎恨。”至此,学生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境界。
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在放手中发现学生的能力,在放手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放手中让学生、文本、教师乃至整个课堂活起来。同时,放手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效地激发、激活,让学生有丰富的感受,并通过引导,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化、更触及心灵。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