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人类语言的符号化问题
2015-11-12徐佩
徐佩
摘 要:人类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为何为符号,语言符号化的过程是什么,音义如何结合?这些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努力探究的问题。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关于约定俗成的概念意义从古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语言是人类表达的符号化过程,又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其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虽然是相对任意的,但也有其特有的过程。本文就人类语言的符号化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主要采用本体研究的方法,立足于人类语言自身来探究语言符号化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符号;约定俗成;符号化过程;任意性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194-02
一、语言符号约定俗成与任意性的关系
(一)约定俗成为内部因素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任意性”以及语言的“约定俗成”两个概念,这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议。著名学者贾琼认为,人类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所谓概念即符号意义的来源。语言符号的概念因素与现实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贾琼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扁担”,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尤其是农村使用比较频繁,但是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就因为“扁担”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劳动工具。他认为“扁担”一词的来源就与人类生活的周围世界有關,这种一个社会群体对事物的约定俗成并不是任意的。就此贾琼得出与索绪尔相矛盾的结论。其实不然,要正确理解约定俗成和任意性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约定俗成”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答案是后者。无论是任意性还是约定俗成都是属于语言的内部因素,上文中贾琼提到的现实世界只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因素。在这里,外部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政治变革、经济现状等客观因素,也包括感情归属、心灵感应、感官追求等主观因素。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为外部因素影响着作为语言内部因素的约定俗成和任意性。由这层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系图:
(二)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约定俗成的关系
在明确约定俗成与任意性都属于内部因素之后,关于二者具体关系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任意性是语言的首要原则,它是指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例如:“羊”(哺乳动物,是人类的家畜之一,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毛色为白色)这个所指,在汉语中能指为“yang”,在英语中能指为“sheep”,无论是用“yang”还是用“sheep”这样的能指来表示“羊”这个所指,在这中间是没有固定的道理可循,是完全任意的。如果仅仅看一层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即“羊”和“sheep”,就可以得出“约定俗成”这个结论。约定俗成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按照此集体长久以来所依循的习惯制定一个与事物(所指)对应的声音(能指),而这个制定的过程就要遵守语言的任意性原则。再者,同一所指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因为集体习惯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能指,也在另一层表现了语言的任意性。至此,在认识到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二者关系的结论: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从属于语言的任意性,并在约定俗成的过程中表现着任意性,二者并不是相斥的。由此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系图:
最后,外部因素、约定俗成、任意性三者的关系表明,外部因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内部因素,也不能直接影响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这一中介来间接把主客观因素部分作用于事物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外部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约定俗成”。由于约定俗成从属于任意性,因此外部因素可以间接影响到任意性而不会决定任意性。三者关系也可以用以下关系图表示,并最终可以得出结论:“约定俗成”属于内部因素的范畴,它从属于并表现着任意性。
二、语言表达的符号化过程
(一)外部世界的移入
语言符号化的第一步是“移入”,人类世界可以分为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移入”是从外部世界事物移入内部世界,也就是“外部内化”。外部世界通过人类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来与内部世界进行沟通随之移入。所有需要相关联的事物并不一定会一次性全部移入大脑,首先移入的则是“声音”,其次是“动作”,当音义已移入,就可进行下一步的内化。但是,在移入之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从外部世界移入的这段起于嘴而止于耳的声音是否是符号?它是否表达一定的内容意义?答案是否定的。在移入的过程中,这段声音只是一连串的声波经由耳朵传于大脑。也就是说,语言在起于人嘴、止于人耳这个范围内,人们看不到任何意义,它除了是一段声音之外,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表达[1]。明确移入的真正内容可以正确把握移入及其内化的过程。
(二)内部世界的关联
移入到内部世界的事物,某一声音发出时伴随的的行为会给主体留下初步的印象,这样相似的声音出现时对应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了,就会逐渐产生确定性的联系。如果这一声音和相对应的动作行为或事物联系的时间足够长久、频率足够高,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把这一对应相对固定下来,在以后交际环境中,人们发出这个声音,即使没有这一具体的事物发生,人们也会在大脑中产生这一事物的虚拟形象;或者,当同样或类似的事物出现,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出这一声音。这也可以说是“意识焦点”的作用,人们首先产生了一个意识,它“路过”一个事物,会形成一个“意识焦点”,之后每次此意识焦点出现时,之前建立的联系便会重新显现[1]。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声音就具有了自己特有的意义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交际双方都能达到良好沟通目的,很多交际是失败的。这就要求焊接在一起的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条件,就客观因素来说,两人所处环境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现状是制约因素,当然也包括心灵感应、感官追求等主观因素。交际双方只有在这些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相一致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完成语言的符号化。
(三)内部世界的外化
语言符号化的最后一步便是“内部形式外化”,即把移入大脑的事物向他者表达。我们可以暂定表达者为甲方,接受者为乙方。首先甲方要把外部世界的事物移入自己的大脑,也就是自己的意识形态中,再通过一定的方式(俗成)使其形成相关性。然后就像移入时那样,先用自身发音器官把内容的语音形式(声音)传递出去,声音传播到乙方的耳朵,这样声音形式也就进入了乙方的人脑中。接着,在乙方的大脑中,便会唤醒已经在其精神形态中的与甲方相似的一些形式,在这些形式中寻找出与自己听到的声音相关的内容并快速关联起来。通过这一唤起时过程,甲方便把内化在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容外化给了乙方。最终完成“内部外化”这一最后一步。需要强调的是,甲乙成功传递信息的前提是他们大脑中的意识内容和情感基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否则无法唤起一些潜在的记忆片段。将外部世界无关联的事物,逐渐移入甲方大脑并通过一定方式形成一系列相关联的事物,再把这一事物随语音形式传播给乙方,同时唤起乙方大脑中与之相似的意识内容。这便是语言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过程可用以下图示例明:
(四)符号化的后语言阶段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而且由联想的纽带连接在我们的脑子里。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2]可知,每当我们发出一个词声音时,我们往往关注它的音响形象也就是声音表象。事物概念和它的音响形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事物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叫做符号,以方便指称。这种人发出的声音便是语音(能指),而这一声音所对应的动作行为和事物就是语义(所指)。能指和所指结合之后,就面临着将这种音义关系扩散的问题。
在这种联系和结合建立起来后,就需要将之扩散开来,广泛使用。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交际日益紧密和频繁,这一符号便可以通过这种交往在社会成员中无限传递。例如,A社会团体中的成员甲将这一声音向B社会团体中的乙发出,由于具有场景和客观事物上的一致性,两人便会产生相似的意识内容,在甲发出声音后,进入乙的大脑并产生一定的刺激,接着会与相对应的意识内容相联系。进行的次数多了,在乙的大脑中便产生了这一指称关系。在另一场景中,乙会像甲那样向丙传递,这样,语言符号便一层层扩展开来,得到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韩宝育.关于人类语言表达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赵国栋.论荀子《正名》篇中约定俗成一词的确切含义[J].理论界,2011,(7).
〔3〕賈琼.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观中“任意性”的思考[J].语文研究,1989,(4).
〔4〕张绍杰.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叶裴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