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和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悲情色彩分析
2015-11-12徐桂敏
徐桂敏
摘 要:作为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中重要的两位大师级人物,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是所有学习钢琴音乐的人必须接触的经典作品。虽然肖邦和柴可夫斯基二人所处的背景不同,钢琴作品在结构、旋律、内容以及表现方式上也有所差异,但二人的钢琴作品在一定程度都呈现出相同的悲情色彩。本文将对二人在钢琴作品上的结构、旋律、题材以及节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同的悲情色彩进行分析,并探讨二人钢琴作品相同悲情色彩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肖邦;柴可夫斯基;不同作品;悲情色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01-02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生于波兰的著名作曲家与钢琴家,其钢琴作品以其浪漫、优美、热情、丰富、激情等风格,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于作为波兰历史上音乐领军人物和世界音乐史上的浪漫巨匠,他从6岁就开始接触音乐并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17岁时考入华沙音乐学院并开始了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他的创作范围涵盖了练习曲、圆舞曲、前奏曲、谐谑曲、玛祖卡舞曲等类型,共创作钢琴作品200多首,对世界音乐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同时,肖邦的创作风格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演奏非常精湛,其手法细腻。“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是世界人民对他最高的赞扬,也是最中肯的评价。肖邦已经成为波兰的代表性人物,成为了波兰国家的独特象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以及教育家,其钢琴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对命运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爱慕,是世界乐曲历史上最伟大的古调音乐作曲家之一。柴可夫的成长经历对其一生的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生于俄罗斯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俄国彼得堡法律学院,就职于司法部。1861年时柴可夫斯基加入了俄罗斯音乐协会学习班,并于1863年辞去了司法部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事业中。1865年柴可夫斯基从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到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音乐教师。这时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创作才华开始展露。1878年至1885年,柴可夫斯基曾经多次前往西欧以及美国旅行和演出,1893年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在钢琴名曲《6号悲怆交响曲》(即6号交响曲)演奏会召开不久去世。柴可夫斯基前期创作的作品都比较趋向于呈现人们对光明欢乐的前景的追求,而后期的作品则更凸显时代、自然以及对立元素的悲剧性质。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的成就,同时又有效地吸收了西欧音乐文化的经验。他将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的传统音乐风格有效地统一起来,为俄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音乐内容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肖邦与柴可夫斯基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职务、教育、感情等经历也不相同,但他们的作品中却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悲情色彩。这既是其二人相似遭遇的结果,也与二人相似性格有关。
一、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内容
肖邦的钢琴作品分为练习曲、小型钢琴曲以及大型钢琴曲三种类型。其中练习曲作品主要是肖邦用来练习钢琴演奏技巧的作品;而小型钢琴曲作品主要是肖邦创造内容中篇幅较短的钢琴作品,包括前奏曲、小夜曲、即兴曲以及其他类型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大型钢琴曲属于篇幅较长的钢琴作品,包括戏谑曲、叙事曲以及钢琴协奏曲等,例如第一号叙事曲、第一号诙谐曲等。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只是其作品中最优美的内容之一,其跨领域的作品类型包括了交响曲、芭蕾舞剧、歌曲、管弦乐作品以及钢琴曲等。最具代表性的钢琴曲有《四季》、《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二、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悲情色彩
(一)作品旋律中的悲情色彩。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对于整首钢琴曲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肖邦和柴可夫斯基二人作品中的悲情色彩主要体现在二人民族乐曲中,例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乐曲《四季》,部分乐曲的小接觸由高昂的A大调开头,但是却会在高昂的声音中安排相应的小调旋律,通过高昂音乐色彩与低吟小调音乐色彩的对比,有效的凸显整体旋律的悲伤、柔和以及怀旧的情感。而在《24首前奏曲》中的《降A大调前奏曲》旋律中,肖邦借鉴了波兰地区的特色民歌内容,旋律整体听起来较为悲凉、婉转,带着淡淡的悲伤色彩。其次,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情色彩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具体处理手法和旋律的内容方面,由于处理手法、旋律的不同,导致悲情浓淡、悲伤的感情方式也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作为两位音乐巨人,他们在钢琴旋律的处理上都借鉴了本民族音乐元素,使钢琴旋律都散发出悲情色彩。
(二)作品结构中的悲情色彩。作品结构是指钢琴作品的旋律组织形式。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作品上的悲情色彩,在作品结构也有所体现。以肖邦的作品为例,在结构上大量使用戏剧结构,在作品中增加了相应的人物情景以及环境任务等戏剧才有的内容,营造出一种相互冲突的整体结构,并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声在不同结构中的重复使用,并借助和声色彩的丰富性、调性转换来体现戏剧冲突,通过结构上的冲突来营造悲情色彩。而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并没有肖邦作品那种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其结构中的悲情色彩主要是通过作品结构中旋律展现的。
(三)作品题材中的悲情色彩。两人作品中的悲情色彩在其作品题材上也有直观展现。例如肖邦钢琴作品题材通常选择当时波兰国家在革命失败的相关事件作为钢琴题材,这是造成其钢琴作品悲愤色彩的主要原因,其悲情色彩大多源自于对失去祖国的哀伤、流亡他国的悲愤、对家乡生活的怀念等。而柴可夫斯基作品的题材通常选择自身生活中对环境的观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悲情来自于对大自然肃杀的一种沉静和悲凉。虽然如此,他作品的悲情与肖邦作品中对祖国革命失败的伤心仍然属于相同的感情色调。所不同的是,肖邦作品的悲情来自于对祖国及自身命运的担忧,柴可夫斯基作品悲情更像是风景诗人对肃杀大自然的悲凉。
(四)作品节奏中的悲情色彩。节奏是钢琴作品主要元素之一,对于钢琴作品的整体旋律的表现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钢琴乐曲的情绪造成很强烈的影响。例如,较为激昂的节奏会使作品情绪高亢,而较为低沉的节奏会使作品情绪沉静。这种情况在肖邦与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其作品节奏烘托的悲情色彩更多的是在一个统一的“悲伤”情绪下蔓延的,他的作品对节奏的快慢并没有具体要求,只要符合整体作品的节奏内容即可,因此有的人可以根据肖邦的作品弹奏出低吟浅唱的悲伤,有的人则可以根据肖邦的作品弹奏出汪洋大海般的狂怒,这与肖邦钢琴作品结构较为自由有关。而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其题材多来自自然,其作品节奏更强调逼真,节奏也更加紧凑,因此更能展示自然事物变化的悲凉。事实上,无论是肖邦还是柴可夫斯基,他们都十分重视钢琴作品的节奏,都将情感的表达延续到钢琴作品节奏创作中,其中的一些表达手法直到现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作品中出现悲伤色彩的原因
首先,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都面临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就肖邦来说,当时波兰大革命失败,肖邦流亡国外,至死都未能返回故土;而柴可夫斯基面对俄国农奴革命运动,尽管有着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但无力改变什么。这种悲愤与无助反映到他们钢琴作品中就出现了悲情色彩。其次,肖邦与柴可夫斯基在成长过程中都面对过种种人生的不顺利。肖邦的亲人早逝,而柴可夫斯基在婚姻上的失败则成了其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也成为他们作品出现悲情色彩的原因。
本文对肖邦以及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悲情色彩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通过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肖邦和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魏欢.浅析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悲情因素[J].黄河之声,2013,(3):59.
〔2〕韦佳佳.肖邦和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悲情色彩[J].作家,2015,(2):206-207.
〔3〕周树德.试论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共性与个性[J].北方音乐,2010,(7):46-47.
〔4〕丁伟.柴可夫斯基《G大調钢琴奏鸣曲》作品分析及其悲情主义元素解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0.
〔5〕驼婉姝.肖邦《离别》练习曲的悲情色彩研究[J].音乐大观,2012,(7):115-116.
〔6〕丁伟.柴可夫斯基《G大调钢琴奏鸣曲》中“悲情主义”元素解析[J].学园,2014,(22):70-71.
〔7〕刘柱.从《肖邦在巴黎》品读钢琴家的悲情一生[J].芒种,2013,(16):121-123.
〔8〕刘昕.悲情的独语:钢琴诗人肖邦[J].文史月刊,2007,(4):43-44.
〔9〕张艺.肖邦音乐的文化魅力与现实阻隔——欧美钢琴作品中文化史与文化心理辩证[J].大舞台,2011,(5):57-226.
〔10〕刘小龙.对于肖邦音乐“悲剧——戏剧性”内涵的个人化探索——评于润样教授新著《悲情肖邦》[J].音乐研究,2009,(5):104-109.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