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

2015-10-17潘庆德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潘庆德

【摘 要】要实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课题引入、问题设计和解题方法研究等方面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    培养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是义务教学的重要阶段,衔接着小学和高中。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小学生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唯教师是听。如果在初中课堂上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课堂“满堂灌”,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所以在初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其重要。在初中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深刻认识数学的这些特点,对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也使得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创新能力,良好的提问是前提

初中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从深层次考究,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还是紧密联系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提炼素材,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再联系数学知识,把初中生引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地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问之前,先要做好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创设好了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后,接下来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生虽然独立思考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是没有办法提出高水平的问题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提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初中学生去探讨、去思辨。贴近知识、接近生活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让初中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创新能力,自由的讨论是关键

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导,是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学生的自由讨论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许多初中数学教师由于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也对学生进行提问,但通常是指定学生进行回答,不注重学生的自由讨论。因为学生自由讨论,比较难以控制局面,且需要教师花很多的精力去引导、去思索,去控场。殊不知,自由讨论,可以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思辨、去联想、去想象,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切磋,激烈碰撞,相互吸收各自的思维火花,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相互借鉴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思维,使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培养创新能力,发散的思维是核心

教师的合理提问,学生的自由讨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核心,这其中也包括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要求学生敢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在旧的思维中进行逆向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发现新的领域。这也是源自现实世界的启发,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很多相反、相对的现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学会让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发散思维更是不可缺少。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可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学课堂上,发散思维的培养表现为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引导初中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会得到不同的解决方式,虽然最后的答案是一致的。

例如,有一个三角形ABC,O是边AB的中点,CO=AB,求证: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作O点到AC的垂线垂是为点D ,

因为OD⊥AC且OC=AO,

所以三角形AOD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OD是三角形AOC的中垂线。

即AD=DC。

因为∠A=∠A,

所以三角形AOD相似于三角形ABC。

所以∠ABC=90°。

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题思路:①作辅助线;②用中垂线定理;③证三角形相似;④证角相等;⑤得出结论。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所以说,发散思维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三、结束语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它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目标。在初中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整个民族创新氛围的营造。在各学科中,初中数学又以其独有的学科特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的核心,放弃题海战术,放弃应试教学,以情境的创设为起点,在课堂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