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道德教育渗透的思考

2015-08-07汪学水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汪学水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道德教育;数学教学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可见,课堂教学中需要渗透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交流。

一、教师的人格素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一个好老师,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不仅对学生在学习上还是在人格上都具有终生受益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等都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数学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优秀的道德素质去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三、宣讲我国数学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开学初集中讲。

学生刚人中学,对什么都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第一堂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计算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积有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过宣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组织讲座专门讲。

对初一学生还可借助“华罗庚金杯赛”的机会,进行题为《如何自学成才》的专题讲座,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华罗庚学历是“初中毕业”,可他深钻细研,成为当代国内外闻名的伟大数学家。通过讲座,使学生懂得学习好坏关键在于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道理。进而发奋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四、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可以利用应用数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教学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比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早两千多年。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实践型作业,如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到工厂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厂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强化数学应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教育中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向各个领域推延的德育意义。我在讲授有关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知识时,向学生讲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巧妙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治水工程的难题。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适时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另外,在课余我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作业,如自己制作量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等。

六、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重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體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