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二十世纪音乐语言特点
2015-07-13李涔溪
李涔溪
【摘要】西方音乐历史上的二十世纪应该可以被称为变革的时代,作曲家们力图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求新、求变。无论是音乐的表达形式,亦或是创作手法都与以往的传统音乐大相径庭,出现类似于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民主主义等新音乐流派,以及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音乐类型。因此,从音乐本体来说和声的运用、配器以及演奏(唱)都和以往传统音乐有所区别。因此本文试图采用从谱例入手,通过对二十世纪一些作家的音乐作品的分析并对二十世纪的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二十世纪;音乐语言;谱例分析
西方音乐史上的二十世纪音乐又被称为“新音乐”、“现代音乐”或者是“当代音乐”。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社会的进步与人性的缺失、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30、40年代欧洲经济上的冲击都让当时的音乐家们开始寻求音乐创作手法上的突破。人们的耳朵已经开始对统治音乐社会几个世纪的传统音乐作曲技法有所厌倦。因此,一部分以勋伯格、威伯恩、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音乐的创作人开始尝试与古典音乐技法相背离的新音乐创作手段。音乐史上的二十世纪,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创新、背离传统、作曲技法五彩纷呈的新世纪;不管是在音响、铺例还是理论、口号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创新求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一直在为着“创新”二字作着不懈的努力。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以前的德国歌剧作曲家瓦格纳已开始大胆地尝试一些新的音乐元素,在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作品中,瓦格纳开始尝试着扩大和声体系,但此时他并没有完全背离和声调性,只是在和声的织体部分作了一些丰富的添加,并加以扩充旋律的内部结构。可见这一时期已经有音乐家开始作一些大胆的尝试了。进入到二十世纪,从最初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到后来勋伯格的无调性;再进一步发展到后来的十二音作曲技法、整体序列以及偶然音乐等。这都说明了“求变”与“创新”成为了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的主流。
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00-1945),这一时期的音乐是二十世纪音乐的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这一时期音乐还没有完全弃之前的传统音乐与不顾,在创作手法上仍对传统技法有所保留和继承。第二个时期(1945—),这一阶段新音乐得到了许多发展,产生了许许多多标新立异的音乐流派,种种变化多样的作曲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四十年代之后的音乐已完全摆脱了古典体系的束缚,也正因如此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对听众的听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总之,二十世纪音乐语言总的特点就是节奏的复杂性,如奇数节拍、复节拍的运用;其次就是调性的模糊,如无调性和泛调性的出现;再就是和声上的不协调性,如打破三度为基础的和弦构成方法,采用一系列不协和音程等等。
一、德彪西及其作品《水中倒影》
德彪西,克洛德·阿希尔(Debussy,claudle Achille)1862年生于巴黎。二十世纪印象主义音乐流派代表人物,由于他当时与法国印象派画家和诗人过从甚密,因此他的音乐与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特点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德彪西的音乐一般没有清晰的旋律,基本上运用色彩和声,给人一种朦胧印象;而他的音乐从内容上,主要表现客观的瞬间印象,而非主观的热情、欢乐或者是悲伤。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印象风格钢琴作品的代表之一。创作于二十世纪初。全曲采用的是变奏曲的手法,但是作曲家打破了以往变奏熊蒲公英曲只有一个主题的传统,这首作品由两个主题构成,在第一主题中作者并没有作过多的修饰,只是运用了一个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围绕三个音组成的五声音阶的旋律走向,这一主题采用的是降D大调,三个固定音犹如滴落水面的三滴水,低声部10个小节的属持续音象征着平静的水面。进入到第二主题,这一主题采用了降E大调,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转调方法一般是往属方向或是从属方向,而这里却是直接往主的二级转调。在这一主题节奏上运用了附加时值,即规整节拍上的无规律添加,其实在整部作品中都没有清晰的节奏节拍,这种节拍上不规则又无序的脉动,给人一种水波微澜和摇曳不定的印象。此外,不协和音型增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交替进行打破了传统和声创作手法,造成了调性的游移与不稳定。结尾部分调性得到了回归,仍然回到降D大调,暗示着归于平静的水面。
从这部作品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二十世纪早期音乐作品的特点,虽然这是一部典型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钢琴曲,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的作曲技法,如结尾处调性的回归以及传统曲式结构变奏曲的运用。
二、勋伯格及其作品介绍
勋伯格,阿诺尔德(Schonberg,Arnold)1874年生于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少年时期便深受音乐文化的熏陶,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及自己的天赋,勋伯格对于音乐的学习大部分依靠自学。1933年勋伯格移居美国,于1951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走完其一生。对于勋伯格一生的创作时期划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的创作时期为4个时期即:晚期浪漫主义时期、无调性时期、十二音序列时期及美国创作时期;另一种说法是将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划分成三个时期即:晚期浪漫主义时期、过渡时期、十二音序列时期。当然对于创作时期的划分并不重要,但我们应从中了解到勋伯格的创作最具影响力的时期还是集中在他创作的晚期,也就是十二音序列体系创作时期。
(一)《升华之夜》赏析
这部作品是勋伯格创作初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典型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特点,作于1899年,是一首根据德默尔的诗采用弦乐六重奏的形式写成的一首交响诗音乐体裁作品。由于受瓦格纳的影响较深,因此在勋伯格早期的交响诗作品中具有强烈的瓦格纳和里查·施特劳斯风格,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这首作品是一首由D大调开始,且结束于D大调的有调性音乐作品。全曲采用了一系列例如“温柔地” 、“有表情地”、“温柔体贴地”等表情符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品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来临时的纠结与矛盾,同时又对爱情充满了无限渴望和憧憬的复杂心理过程。乐曲以非常缓慢和安静的下行旋律开始,然后以不同的速度及力度向高潮发展。此外,在这部作品的主题中采用了很多的下行旋律给人一种伤感的基调。最后全曲结束于D大调的分解和弦上,又给人一种明朗的映像。
(二)《五首管弦乐曲》op.16
这是勋伯格1909年创作的一首大型管弦乐作品。是作曲家进入到“无调性”时期的代表作。整部作品包含有五个标题,分别是:第一首《预感》、第二首《往事》、第三首《颜色的配合》、第四首《转机》、第五首《助奏的宣叙调》。每一首都是典型的无调性音乐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力求旋律、音高和音程关系不变,只改变原有的节奏,使音乐呈现出很细微的差别。
勋伯格以期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启了“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大门,为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韦伯恩及其作品《帕萨卡里亚》op.1
进入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二战的结束,造成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因此西方音乐文化的进程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作曲分流也就显得更加的突出。一系列如整体序列音乐、音色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新兴音乐流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韦伯恩·安东(Webern,Anton)1883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师从于勋伯格学习过作曲,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韦伯恩是勋伯格创作理念的有力继承人和接班人。虽然在韦伯恩的作品中保留了十二音作曲的技法特点,但他并不照搬,而是在创作中加入他自己的一些特点,譬如他的“音色旋律”,即将很多不同的乐器拼接在一起,使音色听起来丰富多彩。此外,韦伯恩的作品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作品篇幅大多偏小,有时一部作品可能只由数小节组成。可以这样说,韦伯恩的音乐作品是整体序列音乐的奠基石。
《帕萨卡里亚》op.1这是一首大型乐队编制的管弦乐作品,由韦伯恩创作于1908 年。整部作品在结构上仍保持了传统《帕萨卡里亚》的特点。作品包含有三个大的部分:呈示-展开-再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放弃调性,如呈示部采用了d小调,展开部则采用了D大调,最后再现部又再次回到原来d小调的调性上。这部作品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作曲家采用了速度与力度始终统一进行的特点,如速度的“慢-快-慢”始终与力度的“弱-强-弱”相匹配。另外在呈示部的八小节主题中音乐音程大多是二度和三度,这也是韦伯恩音乐创作的特点,即对二和三度音程的偏爱。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这部作品在写作上保留了传统的作曲技法特点,但作曲家在写作上却坚持采用了一些现代作曲的技法。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作曲家将“继承”与“发展”结合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