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印锦书: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事略
2014-09-27向黄
向黄
摘要:二十世纪的四川成都书法篆刻,初从晚清流变出来,到了民国以后,书风大变,印风也随之大变,出现了一大批不仅在巴蜀极富影响而且在全国获得很高声誉的书法篆刻家,蜀印锦书由之广被国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研究过去,知古鉴今,渐渐成为当下的怀古之风,对于书法篆刻创作是大有促进作用的。本文以综述和书法篆刻家个人事略为线索,初步尝试这种叙述方式来研究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艺术史。
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名家不仅仅限于书法篆刻家本人,对该书法篆刻家创作起了决定性因素的其他人物酌情予以收入,这对于理解人物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及其相关社会关系,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二十世纪 四川成都书法篆刻 事略
综述:跌宕波澜惊宇内,俊逸翩跹蕴雅章
引子
成都,从数千年前聚邑成都到今日,一直是巴蜀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2010年出土于成都市市中心天府广场的汉代政府的两块记功碑再一次证明了成都在巴蜀的中心地位,也展示了作为这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外的书法中心地位。
成都因其地理、历史的原因,它是一座悠久的移民城市,它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方人才。尤其是在群雄割据、中原战乱的时代,更是如此。这期间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惨烈,正如书圣东晋王羲之在《丧乱帖》所描述一样:“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硬,不知何言。”每一次的北方之乱,都造成了北方士族南迁,一部分到江浙、两广,一部分经两湖、两广辗转迁移到了四川,这些到了四川的士族中间的大部分又来到了成都定居繁衍,遂占籍为成都人氏。成都因之成为四川本籍、客居、流寓四川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研究的最佳选择。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都的书法篆刻聚集了来自巴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他们与成都本地的书法篆刻家们,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创作出了无数传世的艺术佳品,形成了与京华、江浙、两广等四地并驾齐驱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的书法篆刻史。从这个意义上面讲,二十世纪的成都是书法篆刻最佳、最好的积淀地,它所呈现的书法篆刻创作、研究水平代表了巴蜀书法篆刻水平。
从当前全国范围看,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艺术家,赫赫有名并且影响甚广的有顾印愚、赵熙、谢无量、乔大壮、郭沫若、张大千、刘孟伉、徐无闻等。按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整个时间的分期来看,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上期:晚清至民国初
书印创作:
从1848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的书法篆刻承继晚清以来的变革思想,表现为理性思考与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开辟新的路子,影响全国的蜀风做了很扎实的铺垫。这时的书法篆刻风格呈现为碑版与帖学的互为消长、互为融合,北派的雄壮之风略胜南派的俊逸之气。碑版之风以颜楷、林思进、刘咸炘等为代表,帖学之气以顾印愚、刘咸荥、蒲殿俊等为代表,而兼二者之美的要数赵熙了。刘咸荥的书法散见于四川各地的风景名胜、古刹庙宇。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有至深的学者是刘咸炘,刘咸炘对书法的研究有《弄翰余渖》一书。该书的一个观点,认为书法这门艺术是最能够发挥人的艺术创造力的,与当代学者研究认定的“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的观点不谋而合。篆刻之风正如赵熙评价盛光伟的那样:“一条生活周秦路。”篆刻崇尚三代、秦汉,呈现出浓厚的远古时期的金石气息。篆刻的代表人物有刘家谟、盛樾、沈贤修、邱春荪、俞昌言、盛光伟等。
书印社团:
作为艺术社团是近现代接受西方文化理念逐渐出现的新生事物。而且,纯粹的书法社团是没有的,是以书画创作、古董赏鉴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综合出现的。在这个之前,书法艺术的组织是围绕著个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力而自然形成的文化圈子,有点类似艺术沙龙。早期成都的书法影响比较大的是清末民初的“五老七贤”。
“五老七贤”是泛指一百年前光耀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传统文化群体。他们继承巴蜀文化的优秀传统,他们中有前清状元、进士、举人、知府、翰林、御史;有“一生不做官,桃李满全川”的教育家。为政者,清廉刚正,循声卓著;为教者,扶掖后学,培育英才。他们德才兼备,经世致用,广植桃李,嘉惠士林,使“蜀学”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他们中的不少人受到主持川政者的礼遇,其中的佼佼者被尊称为“五老七贤”。
“五老七贤”多为通儒博学之士,可称为清末民初蜀中儒学的代表人物。当时有“蜀地文风盛汉时”的赞语,这一学术现象就与“五老七贤”的承传有极密切的关系。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又是涵摄百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五老七贤”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急剧变革时期,新旧文化的冲突非常激烈。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坚持与对外来文化的变通。他们以文翰诗墨名扬学林艺坛,著述宏富,如宋育仁的《问琴阁丛书》,赵熙的《香宋诗词集》《荣县志》(总纂),徐炯的《霁园丛书》,刘咸荥的《静娱楼诗文存》,刘咸炘的《推十书》,衷冀保的《日本国史》,曾鉴、林思进的《华阳县志》(编纂)等,都是有一定文化学术价值的著述和重要的乡邦文献。“五老七贤”主要人物有赵熙、颜楷、骆成骧、方旭、宋育仁、庞俊、徐炯、林山腴、邵从恩、刘咸荥、曾鉴、吴之英等等。其中以赵熙为代表,集中地体现了四川成都早期书法的最高水平。
书印研究:
比较系统而有影响的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专著应当是刘咸炘的《弄翰余渖》。作为学者,书中总结了清代中后期以来书法的流变及其因缘。他讲 “实则华夏艺术书画并重,而书之变化尤多,尤是表现个性”,明确地指出表现个性是书法的强项。
书印教育:
作为赫赫有名的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成立近现代的最高学府国立四川大学汇集了来自本地、全国的文化精英。对于书法篆刻来讲,尤其以中文、历史两个学科大系,聚集了当时的一大批中华文化的博学鸿儒,如刘咸荥、林思进、向楚、赵少咸、庞俊、刘咸炘、李植等。因为他们对语言文学、训诂学、文字学、金石学、文献学等的博大精深,以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巴蜀书风。endprint
中期:民国初到1949年
书印创作:
这一时期,因为抗战前后流寓四川、成都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因为在川、成都暂时的安定、清静,文化人、艺术家们汇集并呈现了当时全国最高文化艺术成果,从而使四川、成都的文化艺术有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局面,不独书法篆刻,在美术、戏剧、文学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文化艺术的创作。蜀人的典雅俊逸而豪迈倜傥的风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创作思想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海纳百川而又奔流各处的局面。在大时代的激流中,无论是本地艺术家、还是各地的文化人,有的留下来,有的带出去,就这样进进出出,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相互影响。因为本土的书画篆刻家出川、流寓成都而又回去的各种情况的文化精英,把四川、成都的文风、画风、书风、印风带到全国各地,被世人了解深知。在这一时期里面,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沈尹默等大家到四川、成都讲学、游历、举办展览等是这一时期书画篆刻交流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与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艺术家的链接与交流。“1941年4月,在成都成立了四川美术协会,次年4月,在重庆又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抗战期间在重庆还有印人团体巴社诞生。四川美术协会的工作发展很快,到1943年9月,会员发展到200多人,举办书画展览40次之多。在重庆,中国书学研究会创办了《书学》杂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出刊5期,当代书界名流在上面发表书学研究文章,为过去所没有。同时,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小学写字教学方法,编写教材和写字范本,举办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竞赛,编制书学论文索引,解答群众书法学习问题等。1943年8月,于右任还亲临重庆一夏令营发表《标准草书与建国》的演讲。冯玉祥则以书法为抗日武器,1942年,他在重庆发起组织了利他社。1943年冬,冯玉祥从重庆出发,由川东而川南、川西,先后到合川、江津、遂宁、自贡、泸县、宜宾、内江、五通桥、乐山、夹江、峨眉等地,以宣传演讲、召集献金大会、登门劝募、义卖字画等方式,号召和发动群众爱国捐献。当年冯玉祥动员群众献金写的隶书“还我山河”四个大字,至今还刻在合江城南马街子赤水河入长江口的岩石上。成都蓉社为支持川军出川抗战,曾多次组织社员义卖书画,捐献御寒衣物,举办黄河水灾义卖展览等活动,以其所得救助河南灾民和来川流离难民。抗战期间举办的以动员抗战为目的的书法展览有:成都女子书画国债劝销展览会,四川省抗敌后援会慰劳抗敌将士书画展,成都女子书画劝捐展览会,蓉社、蜀艺社举办捐援抗战前线将士寒衣医药书画展、内江书画义展,重庆市动员会主办书画义卖展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四川分会举办献金劳军书画展览会,学女劳军运动书画展览等。这些活动表明书法艺术已经走出了书斋,成为一种具有更大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甚至成为团结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一种武器。”(引自刘奇晋《四川省志·文艺志<1840-1990>美术·书法·摄影篇:第二章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法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书法家谢无量、郭沫若、张大千等。
谢无量,他的字很是特别,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在书坛独树一帜。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结字书写随性而起,听任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的“孩儿体”。当时诸位书法大家齐口赞誉谢无量:三原于右任说谢氏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湖州沈尹默讲:“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成都吴丈蜀评述:“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工夫。从行笔来看,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墓志》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尽管他师承这些碑帖,但决不做他们的奴隶,而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创造出自己的书体,在中国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流派。显然,谢氏是书法界中的革新派,是书法创新的先驱。他的字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决不是有意为之。”
张大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人物,如同宋代的四川眉山人苏轼,哲学、宗教、诗词、书画、烹饪、社交等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所呈现的创造力可以说无穷无尽。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曾讲过一句话:“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大千先生的书法如同他的绘画,是在很准确的继承了传统里面的精华之后,经过长期的修炼,融入自己的理解,化古为新,成就为“大千式样”,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给欣赏者以无上的满足感、喜悦感。大千先生的书法熔铸碑帖之优,真草篆隶诸体无不涉猎,尤以行楷和行书见长。他的结字一如宋人黄庭坚之行草猿臂舒展、收放自如,而其线条于俊逸遒劲中蕴含古雅;无论对联、条幅、信札、手卷,还是丈寻、尺幅都表现一种豪放飘逸、洒落跌宕的名士风范。从艺术的个性发挥来看,笔者认为大千先生的书法比他的绘画更具有个性,就像是印证了近现代蜀学代表人物刘咸炘对书法的看法,书法更容易表现艺术家的个性,表现创作者的创造性。
郭沫若的书法,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他的书法是建立在扎实的甲骨文字研究(他是近现代甲骨文字研究的“甲骨四堂”之一)基础之上,以其跌宕豪迈流布四方。郭沫若的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为世所重。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篆刻创作与全国水平逐渐接轨。篆刻家有乔大壮、姚石倩、曾默躬、杨鹏升、罗祥止、余兴公、肖友于、沈省庵、沈中、段虚谷、冯建吴、吴一峰、罗文谟、徐寿、周菊吾、张寔父等。endprint
乔大壮以学者、词人面目出现为篆刻家,乃是承继清代黄牧甫印风在民国印坛独树一帜。沙孟海先生在《印学史》一书里面的《印学体系·赵之谦(黄士陵、乔曾劬附)》就说:“黄士陵之后,这一派的作者,要推乔曾劬造诣最著。”“他于篆刻服膺赵之谦、黄士陵,曾为黄士陵作传,推崇备至。他所处的时代更晚,所见出土的商周古文更多,并尽量应用到印面上来,融会变化,也自成一家面目。”他尝持《印学史》赠乔大壮女儿乔无疆时讲:“清末黄士陵、吴昌硕两大派之后,仅乔大壮与齐白石两位印人列名这本史书,此即社会赞誉的南‘乔北‘齐造诣最卓是也。”
曾默躬的篆刻,齐白石在题《门人罗祥止印谱》中有过评语:“今之刻印者,唯有曾默躬删除古人一切习气而自立……成都曾默躬为余神交友。”这话是从篆刻艺术的理念上来讲的,曾默躬的篆刻创新意识极强,从字形的表现形态、印面空间的布白、运刃的刀法等,与齐白石有相契之感。在近现代画家吴作人的眼里,曾默躬可尊为“一代宗师”。
又有以齐白石川籍弟子姚石倩、余兴公、罗祥止、肖友于、杨鹏升等的篆刻群体为代表的“齐派”四川成都篆刻家,以不同面貌诠释了长枪大戟的齐白石印风。“齐派”川籍弟子的篆刻艺术,应当以罗祥止、余兴公、姚石倩、萧友于为代表,他们在学习、继承、发扬齐白石篆刻艺术,各有所得。后人认为:“蜀人从白石老人治印数者,皆各有风格。余兴公得刀,姚石倩得文,罗祥止得意,萧友于得形。故世人皆以罗为学齐最佳者。白石老人知人论之矣!”齐白石对姚石倩印谱《渴斋印草》的题词:“门人姚石倩尝从予游,今重来京华,见索余之十二生肖图本,因题数语于前,愿吾贤勿效隐僻之一流,姓名不出邑城也,白石山翁并记。”希望他的学生应当入世而光大所学。
沈省庵、沈中泽是浙派印风在四川成都的代表,蜀中名宿林思进有诗评论:“沈郎艺妙独苦贫,三十六举举举新,剜锋垂线不矜巧,疏是汉鉩密玺秦……弹丝吹竹无不会,若论襟袍真吾曹。十年埋首困簿领,千里救贫不唾井…沈郎才如切玉刀,世家公子善风标。”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向楚也有诗称赞:“沈郎使刀如使笔,切玉有如刀画沙。形神隐显谢拘束,藏锋运腕随欹斜。飞冲涩留见神力,金石刻画追作家。”诗中赞叹“二沈”确守家法,不坠宗风、技艺全面、篆刻精通、人格高尚。其篆刻作品引领一时风尚。
书印研究:
书法与篆刻的研究,开始出现新的面貌。对民国四川的篆刻,乃至对民国时期的篆刻有极大贡献的是流寓而定居四川成都的易均室。易均室早年在家乡湖北创办了金石书画刊物《艺甄》,引起了全国书画金石界的注意。他以其丰赡博洽的中国传统艺术修养,为篆刻同仁视为印学第一人,当时的印人以得到他的评点为荣(马公愚语),沙孟海以清代印学大家汪秀峰比之,称之为“世间不可无”的印学家。易均室先生是民国时期一位学养十分全面的学者,无论是在传统的诗、词、曲、书画方面,还是专门的金石、篆刻、古文字、古籍版本、文物鉴藏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是当时颇负声望的学问大家;相与交游者皆并世耆宿俊彦,如林山腴、章士钊、马一浮、黄宾虹、谢无量、沙孟海、罗振玉、马衡、沈省庵、沈中泽、曾墨躬、徐鸿冥等。其近三百方自用印鉴,镌刻者不仅包括西泠印社创社元老吴石潜、丁辅之、王福庵、唐醉石,还有赵叔孺、方介堪、李尹桑、沙孟海、易大庵、蒋维崧、徐星州、周菊吾、邓尔雅、黄少牧等三十多位大家,这样的规模和层次,在印学史上恐怕无人能出其右。易均室先生入川后,对蜀中印学的发展也起过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弟子徐无闻在《纪念篆刻家易均室》一文中言:“民国以后的四川人,一般都只晓得吴昌硕、齐白石。抗战以后,易先生来四川,许多人才大开眼界欣赏到现代许多名家典雅清新的作品。四川的篆刻家如沈省庵、周菊吾、余轶凡等,更在与易先生的直接交往中,获得教益。”
书印社团:
受西方社团文化影响,内地对于文化需求除了以个人魅力形成的艺术沙龙形式以外,因爱好而聚集起来的社团组织也成为了一道道别样的风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成都的虹社(发起人洪毅然、邓之淳、罗文谟等)、成都美术协会(主要成员有刘开渠、张漾兮、张采芹等)、成都的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陈亮清主持)等。这些艺术团体为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书印教育:
自民国以来,成都受西方现代教育以及教育救国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以不同的渠道就开办公私艺术学校。与书法篆刻相关的教育机构,一般是美术专科学校。书法篆刻一般是附在美术课程中间。因为抗日战争,全国的大专院校纷纷迁移到四川,其中的艺术学校,直接影响到了成都的美术、书法、篆刻教育。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赵治昌、邓只淳创办的南虹艺术职业学校,后更名南虹艺专。有段虚谷、冯建吴、李尧光、胡镇南创办了东方美专(最初名为四川美术专科学校)。另外,还有赵完璧创办的四川私立岷云艺专、张采芹创办的四川女子美术学校、罗文谟创办的公立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等。这些艺术学校,在开设的课程中间,就涉及到了书法篆刻。东方美专教师段虚谷有石印本《篆刻学》存世,此应为书法篆刻课程(讲义)。
下期:1950-1999年
书印创作:
新中国四川成都的书法与篆刻明显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段,鼎革后到1976年为一个时间段。后段,1976年到20世纪结束为一个时间段。
鼎革后到1976年之前的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活动主要在四川文史馆。这一时期的书法篆刻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呈现为集体创作与研究状态。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建馆之初,延聘的馆员中不少是书画篆刻名家,为了便于开展书画研究和创作活动,专门建立了一个书画组,经常组织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均要扩大举行诗歌吟诵和书画创作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的常有刘孟伉、谢无量、向楚、刘芦隐、冯灌父、刘东父、施孝长、江梵众、陈月舫、余中英、梁伯言、陈子庄、吕洪年、熊承显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桂王桥文史馆处举办馆员书画展览,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往参观。由于文史馆人才荟萃,望重士林,经常有单位来请求书法或派员协助工作。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新都升庵桂湖、眉山三苏祠等名胜古迹多有他们的墨迹,至今为游人观赏。1965年和1975年,为了接待外国元首,余中英、刘东父、熊承显等还两次到新都宝光寺鉴定,选择陈列书画文物。许多书画家还参加由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美术社等单位组织的为群众书写春联和书画服务的活动。”(引自刘奇晋《四川省志·文艺志<1840―1990>美术·书法·摄影篇:第二章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endprint
四川成都的书法复兴是从1978年成立的成都市西城区文化馆书法组开始的。创始人是双江刘东父、刘奇晋。这个书法组依托西城区文化馆,凴籍双江刘氏家族在四川成都的历史文化影响,以刘东父、余兴公两先生之影响延揽省内外书画篆刻名人来这里举办讲座、创作观摩、油印书学学刊《书学》(余兴公题签)。书法篆刻活动集一时之盛。1981年4月依托西城区文化馆成立了开明印社,是以印学家、篆刻家为主体的专业性学术团体。西城区文化馆书法组培养了一大批书法篆刻人才,为四川成都书法的复兴作了前期铺垫。
1983年徐无闻应邀参加西泠印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并在沙孟海的介绍下,与蒋维崧同时参加西泠印社。沙孟海在给徐无闻的信中说:“平生不过问人事,然今愿主动介绍二人加入西泠印社。” 这是当时四川书法篆刻界的一件大事。徐无闻在篆刻方面的成就及其影响,也为以后的西南地区的篆刻家进入全国印坛,加入西泠印社,开辟了一条通关大道。
1984年6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在成都主办余中英遗作展览。1985年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于成立。同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成都主办四川老书法家九人书画展览(即王砥如、方滨生、冯建吴、许伯建、苏园、陈无垢、赵蕴玉、郝谦、黄海儒)。1986年9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在成都主办刘东父遗作展览。1995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在成都举办“徐无闻书法篆刻遗作展”,次年举办“徐无闻书法篆刻艺术思想研讨会”。
1987年,由徐无闻主持在西南师范大学开办西南地区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班。徐无闻作为中国第二代书法篆刻教育家,在西南地区开设了高等级书法篆刻课程,与欧阳中石共同主编了高等院校书法教材《书法教程》及其《教程参考书》(1994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西南地区的书法篆刻在全国的书法篆刻教育、创作、研究奠定了应有的学术、教育地位。
书印社团:
前期,主要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书画组。后期,1978年西城区书法组,1981年开明印社、1987年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1988年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恢复)等先后成立或恢复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当时有一批青年书法创作者聚合在一起,在省书协的指导下,以书法沙龙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书法创作与研究活动,成为当时四川成都的书法篆刻创作的中坚力量。这种书法沙龙形式,辐射到全省,对推动四川、成都书法篆刻起了很好的影响。
书印教育:
鼎革后,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教育体制。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书法篆刻并未进入美育教育的体系。
因为从五四时期起,对传统文化的无情批判与鞭挞,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讨论范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社会提倡的“横扫一切封资修”的、所谓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狂热行为达到了顶峰,这应当是世界史上极其罕见的自己毁灭自己民族文化的自灭行为。其结果就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的毁灭与灾难)。
但是,如同中华历史发生过的同类文化事件一样。汉字,这一中华民族文明赖以生存的根,始终依它独特的方式绵延着。文革中大量使用的批评工具——大字报,就是使用毛笔、墨、纸这样的最传统的书写工具来完成的。这真是一种反讽,用最传统的书写工具来进行最无情、最彻底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在大字报的书写中,传统文化最温情、最有生命的传承方式书法艺术居然就这样以一种文化暴力的方式传递着一丝丝文脉。
文革结束后,蕴藏在人们内心中对本民族的依恋与渴望爆发出来了。“书法热”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就一直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直到今。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就这样被当代中国人重新认识。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艺术的价值、书法艺术的意义等等被人们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地反复创作、反复研究。从最初举办的书法沙龙、书法学校、书法展览,在大学开设书法课程,逐渐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乃至成为国家二级学科的大学书法教育体系。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标志著书法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这样就从小学到大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
书印研究与出版:
文革结束,书法篆刻复兴。书法篆刻研究与出版相应相存,这一时期随著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书法篆刻创作、研究与出版同时进行。出版分成两类,一是书法篆刻图书、一是学会杂志。
建国以后四川最早一次书学活动是1982年,成都市西城区文化馆书法组和篆刻组联合举办纪念苏轼《赤壁赋》写作九百周年活动。活动包括苏轼书法讨论会、苏轼书法碑帖陈列和组员书画篆刻展览。黄稚荃、曾枣庄、张采芹、吴一峰、刘正成、何应辉等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
1983年年11月成立四川省书学学会。以后成都书学研究者还参加全国书学讨论会。如魏学峰、何崝、陈滞冬、刘奇晋等人提交了论文。
这一时期,不断出土的地下文物也给书学研究带来丰富的研究资料。如《王孝渊碑》隶书、东汉永建3年刻《东汉簿书碑残石》隶书,以上两碑于1966年4月在郫县犀浦乡出土。《李冰石像题记》隶书,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刻,1974年灌县出土。《王君平阙铭文》隶书,东汉永元九年(97)刻,《王君平阙侧铭文》隶书,东汉永寿元年(155)刻,1980年7月成都东郊出土。《王文康阙铭文》隶书,东汉永元六年(94)刻,1980年7月成都东郊出土。《任元升墓门题字》隶书,东汉中平四年(187)刻,1983年成都出土。《杨耿伯墓门题铭》汉隶,1980年在郫县出土。
新的研究成果得到出版。1980年以后,伴随群众书法热潮,四川书法图书出版也空前活跃起来,既有历代碑帖,又有书法作品集、书法研究著作、工具书等,其数量和质量胜于过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川书法创作与研究的繁荣。比较重要的成果有《民国时期书法》(罗永崧、李兴辉编1988川美)《赵熙书法》(1988川美)《谢无量书法》(1988川美)《张大千书法》(张心庆、萧建初编1988川美)《张寔父印存》(1988川美)《周菊吾印存》(1988川美)《于右任书法》(1985川美)《丰子恺书法》(丰一呤编1988川美)《何绍基留蜀墨迹》(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编1985川美)《弄翰馀渖》(刘咸炘著杨代欣整理1991巴蜀书社)《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主编,徐永年(无闻)主要编写人1981四川辞书)《殷周金文集录》(徐中舒主编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编全书铭文由黄波摹写1984四川人民)《益州书画名人录》(1983绵阳地区文化馆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徐永年(无闻)主编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编重庆黄笑芸临写了秦汉帛书、竹简木牍文字的大部分1985四川辞书)《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常正光、伍仕谦副主编1988四川辞书)《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刘正成主编,本书赏析文字由270余人撰写,四川省20馀人参与。1989大地)《中国书学论著提要》(陈滞冬著1990成都)《书法与中国文化》(刘石1990三环)《四川汉代画像砖》(高文编1987上海人美)《四川历代碑刻》(高文、高成刚编1990四川大学)《甲骨文字帖》(何崝1986巴蜀书社)《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选字(放大本)》(王康宁、陈光建编1989能源)《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放大本)》(沈胜双、饶华友编1989能源)《沈尹默先生入蜀词墨迹》(沈尹默著徐无闻整理1985巴蜀书社)《费密书后赤壁赋》(四川省博物馆编1982巴蜀书社)《齐白石印汇》(重庆市博物馆编1988巴蜀书社)《甲金篆隶大字典》(徐无闻主编1991四川辞书)《殷墟甲骨书法选》(徐无闻、黄任重编1992贵州人民)《余兴公书法篆刻集》(徐无闻主编1992川美)《徐无闻书法集》(何应辉主编1996川美)。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