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字构造法及古文字的研究方法

2015-05-09王希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3期
关键词:六书

王希

摘  要: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自它产生以后,先民的生活境况与文化得以记载并传承下来。由于汉字的独特魅力以及文化特性,千百年来研究汉字的人不在少数,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将主要论述关于汉字造字法的理论:“六书”说、“三书”说以及汉字构形的理论。文字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汉隶以前的古文字,近年来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取得了进步性的成就,其考释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注意在古文字考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古文字,考证古文字。

关键词:“六书”说;“三书”说;汉字的构形理论;考释方法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

关于汉字的构造历来有“六书”的说法。“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但六书具体是哪六书在此尚未明确指出。后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郑众的《周礼注》、许慎的《说文解字·叙》各自对“六书”下了定义,但所列的六书名称与次序不尽相同,略有出入。班固认为六书是指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认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认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历来学者普遍采用班固的次序和许慎的名称,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理论是我国最早对汉字结构原理的系统论述,它的提出对科学地研究汉字有卓越贡献,同时也为文字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六书造字法历来看法不一,如清代学者戴震主张“四体二用”说,他认为六书中的前四者,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是用字法,前四书与后两书的性质不同。与此相对的,也有人认为六书就是造字的方法、原则,它们反映了汉字发展的先后顺序,如若承认了“四体二用”说就与许慎、班固、郑众的观点相背,持此观点的学者以曹伯韩为代表。

由于“六书”理论是根据篆文字体建立起来的,并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加之“六书”的界限不清,容易混淆,转注更因缺乏具体材料而饱受争议,因此后来的学者提出“三书”说。

唐兰先生最早提出“三书”说,他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把汉字结构分为象形、象意、形声“三书”,在《中国文字学》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书”理论:“象形象意是上古期的图画文字,形声文字是近古期的声符文字,这三类可以包括尽一切中国文字。”陈梦家先生则认为文字的发展经过了“文”、“名”、“字”三个阶段,“文”是象形字,象形字愈古者愈近于图画。汉字以形声字最多,所以汉字起源于象形而且一直保存着象形的特色。象形字出于图画,而图画不仅表示物的实体,还可以表示物的状态和动态。因此象形字不但可以象物,还可以象事、象意。“名”是声音的假借,比如表示自己的“我”字无法用象形字表示,只能借用代表武器的“我”来表示“你我”的“我”。“字”即形声相益的文字,包括形声字以及其他形声相益的文字,如眉毛的“眉”从目,但是只有目字并不能表示眉毛,于是就在目上面加了似眉的符号,从而明确地传达其意义。《殷墟卜辞综述》“文字”一章里提出新的“三书”说: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基本同意陈梦家的“三书”说,但认为“象形”不足以概括全部的表意字,主张将“象形”改为“表意”,同时在唐兰“三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三书”说,即《文字学概要》中的“表意、假借、形声”三书,并详细论述其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

裘锡圭先生的“三书”说虽然体系比较严密,但仍存在局限,比如术语“表意字”很容易和汉字的性质问题纠缠不清。归根结底,“三书”弥补了传统“六书”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三书”说也存在缺陷,需要我们在充分吸收“六书”说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构全面的汉字构形分析理论,以解释汉字构形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并且解释某一历史时期汉字构形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现象。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王宁先生在《汉字构形学讲座》中运用“构件”、“成字构件”、“非成字构件”、“形素”等概念对汉字进行了分析。

在古文字的研究中,我们依赖两方面的客观材料:一方面是不断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它为研究工作提供越来越多的新鲜字形演变资料,使我们可以重新找到每个字的演变序列中消失了的中间环节,把断了的线索重新连接起来。同时它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辞例,使我们对确定当时的字义有越来越多的实际根据。但是,考古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在全部古文字资料来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我们目前所得到的认识肯定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是流传下来的古书中有关字形、字音、字义的记录资料,特别是字典、辞书、韵书等专门著作。我们靠这些记载对于已识字能够据形而知其音、义,进而懂得古代的语言。但这些记载本身不尽完善,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所以我们需要有选择的从这些材料中认知并考释古文字。

考释古文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释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有清晰的头脑与逻辑分析能力,更要有打破常规的胆识。考释古文字时从形、音、义三个方面考虑是稳妥的办法,但是对于不认识的古文字,我们只能从字形和出处两个方面判断。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提倡“以形为主”,主张在考释古文字时把客观存在的字形作为主要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把研究的基点放在找出不识的古文字跟已识的字在字形上的联系。再根据确定下来的字形联系,从本来已识之字的音和义而推知不识之字的音和义。与此同时,提倡“以形为主”并没有否定辞例在考释古文字中的作用,只是主张在考虑问题时把字形放在第一位。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偏旁分析法是从文字可分解为偏旁的角度进行字形的历史比较,不仅能够精密合理的对比字形,而且在处理众多复杂的字形现象时做到以简驭繁。遇到未识之字时先从偏旁分析的观点入手,观察其字形可以分解为哪些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分别和已识偏旁的形体进行比较,先认出由哪几个已识偏旁构成,再考虑是哪个已识的字。但一个字既然未被认识,字形划分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就会出现不同的假设。我们一般假设笔画互不相连的各个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实际上有很多例外。而且古文字中有不少情况有意使两个偏旁连在一起互相“并划”,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连不连起来作为划分标准。另外,在进行偏旁形体的比较时,需要选用时代最相近的已识偏旁来和未识之字的偏旁作比较。用时代相近的资料作比较是历史比较法的原则,偏旁形体和文字相比要简单,简单形体彼此之间的区别特征往往比较细微。而在同一时代,有些偏旁在形体上容易混淆。如果不坚持时代相近的原则,就很容易把不同的偏旁的形体弄混。从偏旁分析的角度来看,古文字到小篆的字形演变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一直保持原有偏旁,只是偏旁形体有所变化。

第二,除偏旁形体变化外,该字所含的偏旁也有所改动,包括位置的变换,数量的增减,不同偏旁的互相取代。

第三,该字原有偏旁发生了不合理的分解或合并。同一偏旁分化为不同形体的偏旁,不同偏旁在形体上混淆为同一偏旁。

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在考释古文字时,不仅关注偏旁,同时要根据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参考辞例,选取最合理的结论。

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有一种称为“推勘法”的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在遇到不识的古文字时,辞例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依据,单凭文字出现的上下文的具体情境去推测它是什么字,表达什么意思。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具有一定的臆测性和偶然性因素。因此辞例并不是考释古文字的主要手段,而只能是辅助性的工具。虽然它可以使我们在考释古文字时确定某一范围,但不是缩小到唯一的可能。总而言之,同一个字的不同辞例越多,可以把考虑的范围限制得越小。然而即使范围步步缩小,依然存在有多种可能性,而且不能保证所限定的范围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在古文字考释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未识之字究竟和哪个已识之字有字形上的联系,同时又要参考辞例的提示。另一方面,用字形联系的方法判定未识之字为何字时,一定要把它放到已知的各种辞例中,看看其能否讲得通。如果能讲通,则证明结论正确。

由于《说文解字》主要收录的是小篆字体,虽然也有前代字体籀文、古文的存在,但收录不全。对于篆书以前的字体,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讹误。所以在考释古文字时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说文解字》, 应该坚持历史比较法,正确考释古文字字形的方法是从要考释的古文字的字形出发,和已经认识的字的字形进行对比。从商代古文字到秦代的小篆,有的文字形体基本未变,有的字变化不大,这部分古文字比较容易由字形对比而认识。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说:“因为周代的铜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释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致不差,这种最简易的对照法就是古文字学的起点。一直到现在,我们看见一个新发现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说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续。”正是描述的这方面情况。除此之外,有不少字形体的变化较大,靠简单地对比不容易发现同一个字在古文字字形和小篆字形之间的联系。但这种字形上的差异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我们如果按时代次序逐步探索,发现这些演变产生的顺序和中间环节,就可以找出未识的古文字和某个小篆字形的渊源关系,从而确定其为某字。总而言之,无论字形变化大小,我们通过把后代已识之字和前代未识之字按时代顺序逐次比较其字形,以达到识读未识之字的目的,所以本质上都是历史比较法。这是认识古文字的唯一科学途径,所以熟识小篆及小篆以前的全部已识字的字形,是进行字形研究的基本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对古文字研究应该在尊重客观资料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能动性,在考释古文字时应该全面联系,分清主次,多找可能,正反考虑。并充分地利用好《说文解字》这本工具书,形体和辞例相结合,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汉字学》郑振峰李彦循王军唐建雄编著语文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2]《中国文字的演变》曹伯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3]《文字学纂要》蒋伯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4]《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修订版

[5]《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6]《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唐兰齐鲁书社1982年1月第1版

[7]《汉字学十讲》吕浩学林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8]《中国文字学简说》(第二版)邓志瑗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9]《中国文字学》(修订本)陈梦家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第1版

[10]《古文字学简论》林沄中华书局2012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六书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六书本义》内容与价值研究
基于文献学的“六书”发展浅论
造字“六书”初探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点亮语文课堂的激情
黑暗中的“福气”
时空转换中的碎片记忆——江苏兴化六书婚礼仪式调查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
郑樵《六书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