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的渴求
2016-05-09崔丽李一姣
崔丽+李一姣
摘 要:生态危机问题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小说《狼群中的朱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本文旨在揭示其生态意蕴,分析主人公对诗意生活的渴求,表达回归诗意栖居的心声。
关键词:诗意栖居;《狼群中的朱莉》;生态批评
作者简介:崔丽(1972-),女,河北衡水人,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教学、外语教师发展;李一姣(1989-),女,河北元氏人,河北科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
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与当代生态思潮的融合,目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文学研究领域。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和对现实存在的生态问题的思考,揭露人类对自然的无情,表达对人类重返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小说《狼群中的朱莉》饱含浓浓的生态意蕴,通过讲述爱斯基摩女孩米娅克丝在荒野上的经历和她的成长,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恩惠和生命脉搏,体验到自然赐予人类心灵的温暖、祥和、从容。
一、朱莉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想象与追寻
“发展是一种令人舒服的疾病”,开始朱莉意识到了它的舒服,并未意识到它同时是一种疾病。通过与艾米通信,“她知道了电视、赛车、牛仔裤,以及艾米马上就读的中学里铺在地板上的毛毯”。她知道了很多现代化生活的东西,也越来越想得到这些东西,“几个月过去了,来自艾米的书信成为了朱莉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旧金山的房子渐渐变得比巴罗的房子更加真实,收音机、台灯、咖啡桌 — 这一切她都能看得见”。朱莉也曾强烈地追寻过现代文明生活,期待能去洛杉矶和艾米一起生活、上学,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利。这种期待随着与艾米的通信变得愈加强烈与真实。虽然她从未到达过旧金山,但仅凭想象就能想到所有的一切,就已经足够去期盼。
朱莉去同学朱迪思家做客的时候看到她的房间,她第一次看到煤气灶、长沙发、墙壁上的镶边照片,以及印花棉布窗帘。朱莉说出了“灵魂之屋”这个爱斯基摩单词,而朱迪思和罗斯嘲弄地笑着。朱莉知道,她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从那个晚上开始,,朱莉不愿再守旧地过原始的生活,她想抛弃这些老传统,去寻求像朱迪思那样的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朱莉刚到荒原上时,在玻璃一般的水中看见了自己凹陷的脸颊,“她感到高兴,因为这样看起来有点儿像杂志和电影里的古萨克女孩了 — 瘦削,而不是爱斯基摩人那样的圆脸”。米娅克丝依然对成为古萨克人,过上白人那种文明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艾米在每封信的末尾总是写着:“你什么时候来旧金山?”于是七天之前,她动身出发了。虽然朱莉那么渴望去旧金山,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摆脱她可怕的神志有问题的丈夫,但深层的原因依然是她对现代文明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太多的未知与好奇让她想去探索和发现。
二、老传统 大智慧
米娅克丝独自在荒野上时,古老的爱斯基摩传统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智慧和帮助,首先,“她用草皮搭房子,就像古代爱斯基摩人的房子一样,每块砖都是用她的女士小刀切割而成”。运用这些智慧,米娅克丝搭好了自己的灵魂之屋,有了栖居之地。
晚上睡觉时,朱莉把大衣和皮裤装进一个用鲸鱼膀胱做成的袋子里,把袋子系牢,这样在她睡觉时湿气就不会打湿她的衣服,这是她在童年时代就学会的一种古老的爱斯基摩习俗,也是她喜欢的唯一一种习俗。她从来没有违犯过,因为在北极地区,潮湿的衣服可能意味着死亡,而这正是古老的爱斯基摩人的生存技能,使得孤身在荒原上的米娅克丝活了下去。
米娅克丝在熏肉的时候,看到一只北极燕鸥飞过与刚才那只相同的路线,她迅速画下它的航向,与地面上指向费尔班克斯的标记相交叉。米娅克丝运用独特的智慧制造了一个指南针,这个指南针可能不会让她再次迷路,这正是像米娅克丝一样的爱斯基摩人的智慧所在。他们不仅是依赖于人工制造的东西,还会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分析判断并解读大自然的密码。
米娅克丝发现背包不见时极度恐慌,背包里有食物、缝衣针、小刀。这时,她已经不再想那些食物了,找到小刀、缝衣针和火柴才是最重要的。她已完全没有心思去想关于洛杉矶的一切了,只想找到那看似并不起眼却承载了所有希望甚至是她生命的背包。她惊叹于如此小如此少的东西竟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和价值。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她甚至会活不下去。这时她开始回忆起在海豹宿营地的点点滴滴。古代的爱斯基摩人也是科学家。他们利用植物、动物和温度,把严酷的北极改造成一个家。他们适应的是大自然,而不是人造器具。她开始敬佩起爱斯基摩人的智慧,他们总会用属于自己的、简单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生存下去。爱斯基摩人的智慧无处不在,贯穿在生活中的点滴,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却又舒适和丰富。
三、对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渴求与追寻
“现代文明是人性发展所达到的最外在、最不自然的状态”。虽说人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欲望的无限膨胀却使人疯狂地掠夺自然并伤害其它动物。当米娅克丝看到狼群首领被无情地枪杀,而“他们甚至都没有停下来找他,他们杀死它,甚至都不是为了钱。”她错愕了,疑惑了,难道所谓的现代文明的人类真的只是为了好玩就这样残忍地杀害无辜的动物吗?从生态整体观出发,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他认为,人类的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到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而显然,处于文明中的人并没有真正做到敬畏生命。“欲望批判理论中,卢梭承认欲望是人格的自然倾向,是人类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因此,想要消灭它的话,实在是一件既徒劳又可笑的行为”。但是,卢梭所说的欲望是有限的自然欲望,而不是在现代文明中所衍生出的无限的奢侈享受的欲望。
米娅克丝在行进的过程中看到油桶,她知道这是美国文明的指示牌。要是在一个月前,她见到这个该会有多兴奋。但是现在她犹疑了,她喜欢上了这个原始的世界。在这里,她明白了如何与月亮星辰、与地球生命恒久涨落的体系融为一体。甚至雪也是她的一部分,她融化它饮用它,她爱上了这个简单纯洁的世界。
知道自己的父亲还在时,米娅克丝高兴地去找父亲,在父亲的房间,她看到了属于现代人的东西。父亲变了,不再是原来那位熟悉的聪明、智慧而又富有的爱斯基摩人了。所以才会说,对自己来说,卡普金已经死了。对于米娅克丝,她没有选择父亲那样的生活,她知道自己是爱斯基摩人,“她将在冬天建造雪屋,在夏天建造草屋,雕刻、缝纫、诱捕”。她意识到现代文明的不堪与可怕,不想让现代文明侵蚀掉仅剩的一丝原始气息。当她孤身在荒原时,是狼群接受了她,拯救了她。当狼群有了危险,她也要投身荒原去保护狼群,回归简单、原始的生活。
人类早已意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类要做的就是接受现代文明。但同时,人类依然可以选择诗意的生存,如同在这部小说中描述的一样。朱莉是米娅克丝的英文名字,但她是狼群中的朱莉。狼群是荒原的象征和符号,是大自然的缩影。同样,人类也是自然中的人类,现代文明是自然中的现代文明。因此,人类也应像小说中的朱莉那样,选择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缔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在自然中寻找诗意,并在自然中诗意地生存。
四、结语
生态批评是从生态角度剖析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它所关注的问题是作品本身展现出的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从而启发人类更加深刻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物质文明的无限发展,必然与自然环境的有限承载发生矛盾,但是回归自然与回归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需。“非常值得地,并且诗意地,人栖居于大地之上”。海德格尔在论述这两句诗的意义时,强调了诗意的重要性:诗意是最基本的能力,诗意使栖居有了意义,诗意与栖居应当相互从属、相互召唤。人类要追求尽可能简单化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状态,努力摆脱文明和理性对人的种种束缚,努力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像个孩子一样永葆纯真好奇和激动。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孙周兴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00.
[2]莫厄特.《与狼共度》[M], 刘捷译,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8.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