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节展文化与统战工作
2015-04-29张经武
张经武
摘 要:传统节日是开展统战工作重要而有效的平台,它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能通过无形的力量凝聚中华儿女。节日新媒体化,是传统节日生态变化的显著特征。统战工作要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契合点,推动统战工作融入新媒体文化:以新媒体为平台开拓节展统战工作新局面;以新媒体节展的亲民、便民、利民设计来凝聚民心;以新媒体节展的全球本土化设计来沟通内外;以新媒体节展的独特仪典设计体现文化凝聚力;以新媒体节展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团结知识分子;以新媒体节展的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赢来引领新社会阶层。
关键词: 新媒体;节展文化;统战工作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2.007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2-0034-07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诞生,一个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新媒体不仅局限于媒体本身,它还作为一种新尺度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新媒体导致的新尺度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统战工作。对于统战工作而言,新媒体一方面改变着统战工作的对象,另一方面改变着统战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不少传统的统战工作对象已经变成新媒体时代的新对象,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新特点呼唤统战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方法。传统统战工作的重要渠道也因为新媒体的影响呈现出新特点,需要与时俱进,以新思维开拓新路径。
传统节日是开展统战工作重要而有效的平台,它“所具有的亲和力、感召力是离散力的克敌,它通过无形的力量凝聚着中华儿女”[2]。对传统节日这样一个统战平台的重视和利用,是我国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元旦讲话、新春茶话会、春节团拜会、清明追思会、中秋座谈会等就是这一优良传统的体现。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唤起的是共同的民族记忆、根脉追问和文化寻溯。它能将中华儿女团结在中华文化的麾下,为自己的文化母国建设献策出力。
在新媒体时代,我国节日生态出现了如下显著变化。一是新媒体日益与节日文化紧密相连,成为其道具、平台甚至不可分割的部分;节日文化出现虚拟化、网络化等崭新特点。二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全球化特征,西方节日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洋节”在中国渐渐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本土化”。三是中华传统节日受到“洋节”、消费主义、娱乐新媒体等各种因素冲击,文化意味趋于淡化。但近些年政府通过设定法定节假日、举办相关节庆、节展活动等一系列举措进行了积极的弥补,传统节日重新迎来发展的契机。四是借助新媒体传播,各种新的节日及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并且风生水起,渐渐积累人气扩大了影响。五是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节日文化与经济活动紧密联姻,与会展、汇演、博览、促销等活动发生密切联系。
统战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节展文化的种种新变化,不能固守老思路,有必要重新寻找新媒体节展文化与统战工作的契合点。由此出发,再去探索通过新媒体节展文化开展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
二、机遇:新媒体节展文化与统战工作的契合点
(一)新媒体节展文化之大众性与统战工作之广泛性
新媒体是最具大众性或潜在大众性的媒体,受新媒体影响的节展文化比传统节展文化更具影响力和狂欢性。尼采曾高度赞扬节日之大众价值,“酒神的激情就苏醒了,随着这激情的高涨,主观逐渐化入浑然忘我之境”[3]。在尼采看来,酒神狂欢的精神就是节日文化的要义,也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某种本质,它是大众都需要的境界。前苏联哲学家巴赫金在其狂欢节理论中高扬节日的大众性,“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4]8。在巴赫金看来,“节庆活动(任何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第一性形式”[4]10。在表现人的存在本质方面,任何其他人类活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尼采所言的酒神精神和巴赫金所高扬的大众性在新媒体节展文化中被充分弘扬、放大和传播,甚至超越了地域阻隔和民族囿限。这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在纸媒时代,南北不同俗,东西不同风,春节文化地域性、特定民族性非常鲜明。在电视时代,因为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东西南北的春节文化互相交融和影响,不同风俗有趋同之势。电视作为大众媒体赋予了春节文化更强的狂欢性和大众性,比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大众狂欢的生动案例。在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春节文化不但增加了新的内容,还吸引了更广的受众。网络拜年、网络春晚、网络虚拟红包、网络春联征集、网络订购年夜饭、网络直播各地年俗、网络虚拟放鞭炮等新的春节文化和民俗不断产生。同时,因为网络面前无地域阻隔,网络面前无国界民族,春节文化影响了更大范围的受众,体现出鲜明的大众性。
统战工作具有广泛性特征,它就是团结大多数人的工作,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组织或团体。1950年6月,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一文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它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5]团结大多数,这是在民族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广义的统一战线其实就是一定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或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并在具有共同利益基础上所实行的联合战略。这样的战略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这也是统战工作广泛性的体现。
统战工作的上述广泛性特征与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大众性相契合。统战工作团结大多数其实就是团结大众,就是要让更多人认同某种共同的价值理念或目标取向。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大众性其实也是一种团结大多数的行为,尽量让更多的人在共同的活动中认同节展文化价值,认同节展文化目标取向。
(二)新媒体节展文化之分众性与统战工作之针对性
节日多种多样,既有适合所有中国人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有适合特定性别、年龄、角色或职业的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青年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教师节、护士节等。还有专属于特定民族或宗教的节日,如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回族古尔邦节、侗族芦笙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佛教浴佛节、道教三清节、基督教复活节等,可见,有的节日是大众化的节日,覆盖人群广;有的节日是分众化的节日,针对特定群体。
新媒体时代新造节日往往具备分众性特点。如3月7日,女生节;5月20日(“520,我爱你”),网络情人节;8月3日,男人节;9月12日(“912,就要爱”),示爱节;11月11日,光棍节,针对单身一族。还有动漫节、游戏节、摇滚节、钢琴节、电影节、电视节、舞蹈节、音乐节、戏剧节、绘画节、建筑节、雕塑节、工艺美术节、剪纸文化节、民歌节、马头琴节、葫芦丝节、芒果节、苹果节、葡萄节等,这些节日也具有分众性,主要针对特定群体。
还有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同样体现出分众性。因为每一展会必然涉及特定主题,涉及特定专业受众,涉及特定利益群体。比如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有不同主题,目标受众群体主要是工商界人士;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主要针对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产业界人士。如果展会前加上特定产品或行业,如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武夷山市茶文化博览会等,那么分众性就更加明显了。
统战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涉及不同人群、族群、性别、年龄、地域、知识层次、职业角色等因素,需要在具体工作时贯彻针对性原则。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分众性特点也涉及以上因素,这是和统战工作的又一契合点。这一契合点启发统战工作者,如果能合理利用新媒体节展文化,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统战工作,有的放矢,因人、因时、因地、因情况地讲究方法,根据统战成员不同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理论水平、职业状况等开展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新媒体节展文化之互动性与统战工作之亲切性
新媒体节展文化具有极强的互动性。这一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现场互动、在线互动、人机互动等层面。新媒体节展文化的现场互动,一方面继承了人际互动,另一方面广泛使用新媒体科技让现场互动更有效率,如上海世博会的一些高科技展馆的虚拟主持人与游客直接互动对话;一些展馆墙壁随着游客的多少甚至体温等参数变换颜色;一些展馆舞台上的虚拟人偶甚至能随着观众掌声的热烈程度来改变舞蹈的节奏等。这些现场互动,呈现出神奇、快捷、浪漫、魔幻的意味,游客更乐于参与其中。新媒体节展文化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因而在线互动也是其突出特征。当节展文化活动在网上进行时,增加了虚拟性、互联性等新特征,在线互动成为网民参与节展文化活动的有效方式。在清明节的网页上点燃一支蜡烛寄托哀悼,在端午节的网页上包上一盘粽子继承传统,在中秋节的网页上选一盒月饼表达思乡之情,在春节的网页上对上一副春联体味古老习俗……。这样的在线互动颠覆了古老的过节方式,让人惊叹于新媒体时代的神奇。在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节展活动中,各种智能互动机器设备的使用使这种互动性又体现为人机互动。进入展厅前要购买门票或入场券,智能互动购票设备让你马上如愿;进入展厅前进行安检,智能安检设备会及时反馈安检信息;进入展厅时票务自动识别机器又一次与你互动,允许或阻止你进入;进入展厅后,各种各样的互动智能设备或机器满足你查询、引导、释疑、娱乐、游戏、体验等需求。
新媒体节展文化的互动性契合了统战工作方法的亲切性要求。无论是现场互动,还是在线互动,抑或人机互动,互动性消弭了等级、身份和地位观念,淡化了面对面交往的种种顾虑,使交往更平等、更民主、更亲切。不能将统战工作等同于宣传工作,宣传目的意图过于明显,容易使人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将统战工作等同于传达指示,传达指示会产生强制性,不容易真正影响工作对象;也不能将统战工作等同于不断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会议较强的倾向性同样会让与会对象口服心难服。唯有贯彻亲切性原则,让统战工作与日常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化统战为润物无声的行动,化统战为平易近人的交流,化统战为平等民主的互动,这样的统战工作才会真正卓有成效。
三、路径:统战工作如何融入新媒体节展文化
(一)以新媒体节展文化为载体拓展统战工作
新媒体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统战工作,是统战工作实现社会化、信息化,提高统战工作效率的需要。从统战工作对象看,传统的统战工作对象现在大多数也成为网民,他们文化层次较高,也与普通网民一样,具有生活方式相对虚拟化、个人生活空间追求个性化等特点。从统战工作渠道看,新媒体的崛起分流了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使相当一部分统战工作对象所附着的主要媒体发生了转移。因此,统战工作的传统媒体渠道对这部分被转移的对象有失语的危险。从统战工作效果来看,新媒体的互动性、平等性、虚拟性、云计算、大数据等特点或功能让统战工作插上了新翅膀,减少了以往统战工作的简单、重复和低效劳动,减少了工作成本,使统战工作迎来效率大幅提升的机遇期。统战部门应重视新媒体,以新媒体为平台开展工作。
新媒体是一个巨大的平台,统战工作必须找到若干个典型的突破口去开拓创新,而新媒体节展文化就是这样的突破口。传统节展统战工作可能局限于茶话会、文艺联欢、团拜会、招待会等形式,而以新媒体为平台的节展统战工作可以开拓创新出许多有趣的、活泼的、有效的新形式,如网络春晚、网络团拜、网络慰问、短信拜年、网络祭扫、网络悼念、网络展会、网络学习等都可以成为统战工作利用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创新形式。
利用新媒体节展文化开展统战工作,不等于让出统战工作的主导权,不是弃倾向性的统战目标于不顾,而是要让统战工作更生动,更润物无声,更卓有成效。比如网络春晚因其媒介的互动性使其在运作上得以充分尊重受众的自主选择权[6]。这固然增加了受众的自主选择权,但新媒体也有其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和主题筛选机制,还有网站编辑、论坛版主的把关人作用。所以最终版的网络春晚一定不是完全由网民决定的,而是由网民、网站编辑、网络意见领袖、网站管理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共同作用中,一定贯穿了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家国情怀和集体目标等统战主题。
(二)发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亲民、便民、利民功能作用凝聚人心
古希腊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提到,节日是“喘息的时刻”[7],节展文化具有亲民、便民、利民的特点,老百姓参与节日越觉得像“喘息的时刻”,便越觉得生活幸福,越发爱戴和拥护自己的国家。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亲民、便民、利民功能作用,通过细心、贴心的服务为不同阶层群众排忧解难,从而不断凝聚人心。
首先,新媒体节展设计要在亲切性和便利性上做足文章。节展主题的设计一定要善于抓住老百姓的关切点,高度关注节展网站设计的美观、清楚、庄重,节展网站访问的便捷性和内容更新的及时性,还有互动设计的趣味性等。要提升老百姓现场参加节展活动的便利性,如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餐饮配套、休息场所、银行、零售等各种自助服务设施设备等,都应纳入节展设计考虑的范围。
其次,新媒体节展设计还应充分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体现出利民性。老百姓参加节展活动,基本需求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享受节日清闲,二是看新鲜稀奇,三是体会节展热闹气氛。所以节展设计要体现出一定的休闲性和娱乐性,营造热烈、和谐气氛。
新媒体具有亲民、便民和利民的特点,统一战线部门要善于运用这一特点去参与设计和打造节展文化活动,将统战工作目标与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三)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全球本土化架起海内外同胞的沟通桥梁
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一些跨文化大型节展活动的独特作用来做好沟通海内外同胞的工作,是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之一。
节展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作用,节展文化充分展示的“造物”可以充当无言的中介。“非物质形态的文明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特性的表征——民族差异性的渊源所在。这种差异性通常也是民族文化难以沟通、不可通约的硬核。而物化形态的文明则是各个民族之间实现沟通交流的桥梁”[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物的交流可以跨越语言和民族障碍,默默地实现文明之对话,意义之交流。在此意义上,节展文化对“物”的重视和弘扬显然有利于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有利于以物聚心,实现对外统战目标。当中国高铁展览在一些海外国家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时,它实际上起到了两个独特的作用:一是海外华侨华人由衷为祖国高科技成就感到自豪,心中升腾起爱国情感;二是外国人对中国竖起大拇指,慢慢改变了一些刻板印象。
中国节展文化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去做一些全球本土化设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广泛凝聚人心。所谓全球本土化,要求具备全球化思维、世界性眼光,同时要善于结合事件发生地做本土化设计,概言之即全球化眼光、本土化操作。近年来,洋节在中国很流行,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这一现象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似乎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一现象背后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在衰微,那就值得警惕。弘扬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这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节展文化要实现对外弘扬,首先应有全球化眼光,要善于寻找到东西方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寻找蕴藏在节展文化中的共通价值,寻找中外人士的共同兴奋点;其次应有本土化策略,比如节展文化的当地语翻译介绍,节展文化与当地人、事、物的巧妙嫁接,节展文化对当地民俗的充分尊重,节展文化对当地人兴趣的充分满足等。而无论是全球化眼光还是本土化设计,新媒体在中国节展文化走出去的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型户外屏幕播放着舞狮舞龙等中国节日符号图像,当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外国游客在触摸设备上了解中国节日文化,当海外孔子学院的中外汉语教师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节日文化,当中国节日文化的微电影在“脸谱”上广为传播,我们都能鲜明感受到新媒体对于中国节展文化和对外统战工作的意义。
(四)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独特仪典体现文化凝聚力
节展文化的庆典与仪式有利于社会心理的调节,有利于凝聚人心。这和统战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认识到节庆对于城邦和市民的意义,他说,“按时进行庆典,使城邦保持活力和警醒,使诸神得享荣耀,使人在这些事务上的理智取得进步”[9]。当代德国学者辛格霍夫也指出:“仪式能令我们在自由和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更有意识地去感觉、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时刻。”[10]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仪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表现性和象征性元素的组合”[11]。节庆仪式一旦被创造出来和固定下来,人们便能通过这些程式化的活动或行为表达纪念、祝福、追思、展望、狂欢、高兴、悲痛、反抗、合作、双赢、开始、结束等独特含义。
对于观看和参与节展仪式的人而言,仪式能满足他们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仪式是想要再产生一种情感,而不是要再生产一个实物”[12]。节展仪式可以激发公众对所属民族、所在地域、所属国家的热爱之情,激发个人身份融入集体身份的认同感。在意志层面,因为文化的认知、知识的普及还有热爱感和认同感的激发,节展仪式最终可能促进公众将自我身份认同感由情感转化为强而持久的意志品质,这一意志品质正是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力量之源。“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是寻求心灵与精神的升华和归宿;而对团体、民族、国家来说,则是价值与信仰的认同,是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式”[13]。由此可见,统战工作和节展仪式典礼所起作用有相通之处,都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要让仪典产生凝聚力,关键要做好继承与发扬的工作。继承就是要对已有的仪式遗产原味保留,发扬就是要使旧仪式在新时代发挥其应有作用,还要敢于在新节展活动中大胆进行仪式典礼创新。对于祖先遗留下来的经典节日仪式,应原汁原味传承;对于无明确示范,但有历史渊源的节日仪式,应该加强研究,及时规范;对于新媒体时代新造节展活动的仪典设计,应该精心设计,突出其庄重性和感染力,一旦设计好并经实践检验可行就应保持其连续性。新媒体对于节展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仪典活动影响更多人,从而更具感染力,增强节展文化的凝聚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仪式借用新媒体技术,使黄浦江畔投映出了上海和中国的美丽形象,让世界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之后又一次形象地体会了中国之崛起。2013年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仪式,启幕嘉宾从启幕台的花篮中捧起象征十年合作成果的金色稻谷,播撒在启幕台前象征自贸区的“土地”上,随后端起竹筒,用首届博览会采自11国母亲河的“合作之水”,精心浇灌希望的种子,在“合作之水”的孕育下,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舞台前数千株绿芽瞬间长出,由花朵组成的长龙从空中飞过,呈现出10+1>11字样。播撒丰收的果实,播下希望的种子,浇注“合作之水”,再创美好的未来。简洁而震撼的开幕仪式,生动地体现了“十载合作,再创辉煌”的开幕主题,寓意中国与东盟各国继续携手同心,在合作的平台上不断收获丰收的果实。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这样的开幕仪式极具视觉性、感染力和影响力,它必将给参与仪式的嘉宾和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必将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与团结。
(五)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团结知识分子
根据不同时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相应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共同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其核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4]。
新媒体节展文化是高科技的节展文化,需要大量知识分子参与,弘扬新媒体节展文化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有利于达成团结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工作目标。无论是做好一个节日文化网站还是成功举办一个盛大节日展览活动,都需要各方面大量人才积极参与和通力配合。而众多知识分子围绕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认真工作,努力进取,最后实现工作目标。这一过程本身就有提升知识分子凝聚力的作用。
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受众主要是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新媒体节展文化平台之上实现交流、联谊。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新媒体技术,是高科技人才或网络达人,读屏(电脑)而居,握机(手机)而生,喜欢接受新鲜资讯,爱好时尚潮流,乐于通过展会寻找灵感,愿意在节日玩出个性。这是当下知识分子群体的显著特征,新媒体节展文化与他们的个性特征有相通之处,因而容易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进而增进彼此相互了解、团结合作。
(六)以新媒体节展文化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引领新的社会阶层
如今,商业性节展是众多节展活动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最大特点是将贸易诉求结合节展活动的形式加以宣扬,将物的营销诉之于节展活动。为“物”而造“节”,“节”是手段,“物”是目的,“节”带动了“物”的销售,带动了“物”产业链的发展。如“福建武夷山禅茶(大红袍)文化节”、“广西横县茉莉花文化节”、“河南洛阳牡丹文化节”、“杭州国际丝绸旅游文化节”、“山东烟台苹果艺术节”、“安徽岳西映山红旅游文化节”、“海南荔枝文化节”、“陕西汉中柑桔旅游文化节”、“山西中国醋文化节”、“宁夏中宁枸杞文化节”、“甘肃国际彩陶文化节”、“江西景德镇陶瓷艺术节”等。这些“节”本来是没有的,但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销售,塑造区域文化名片,促进旅游发展,在一系列目标的共同驱使下,各种“物节”便应运而生。
“物节”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而由物节催生的文化艺术表演和展示又可以产生衍生收益,体现出新的商业性。首先,“物节”的形式中有文化艺术宣传。例如,“茶叶文化节”显然促进了茶文化及茶艺的普及与传播,“竹文化节”显然促进了竹文化与竹艺的普及与传播。其次,“物节”中伴随文化艺术创意。如“山水实景剧”、“物文化情景剧”以及与物有关的舞蹈、音乐、晚会、演出等活动,极大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创新。再次,“物节”之“物”往往凝聚了艺术性的成分。物节上所展示的造物往往是制作与创作的统一,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实用与审美的融通,展品本身可看作泛艺术视角下的艺术品。正是基于这三点,物节一般会推动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塑造和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公众,实现物与艺的双重收益,建构出文化与商业的双赢互促模式。
文化与商业的双赢,也正是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双赢,这也是我国统战工作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需要倡导的价值引领。新媒体节展文化是商业与文化的统一体,要引导参与新媒体节展活动的非公有制企业家实现“三个结合”,即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这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兴办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评判非公有制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指导思想。具体说来,在节展文化中,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把物质利润追求和发扬节展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带动地方发展等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以为国家多纳税为荣、多贡献慈善事业为荣、多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荣。
综上,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要求,做好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应顺应人的变化去改革和创新统战工作手段。在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对象和统战工作渠道都被新媒体深刻影响。统战工作与新媒体节展文化结合,不等同于要在新媒体节展文化中硬生生塞进一个统战目标,而是要通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巧妙设计,让艺术性的节展活动包容统战工作目标于无形之中,让新媒体的“魔力”扩大节展文化的统战力,从而团结社会各阶层,沟通内外八方,凝聚民心民智。用艺术的方式使统战成员感兴趣,用艺术的手段使其达到疑惑的解决,用艺术的方法使其了解要宣传的内容,使统战工作富有浪漫色彩又能贴近现实,富有艺术性又能贴近生活,富有时尚感又能贴近群众,做到有统战工作但看不到统战工作,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使统战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产生改变。
[参考文献]
[1](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2]傅金铎,王树臣.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
[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5.
[4](苏)М·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
[5]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5:155.
[6]韩见.网络春晚元年与大众狂欢的重新兴起[J].艺术评论,2010(4).
[7](德)约瑟夫·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M].黄藿,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1:7.
[8]朱淳,邵琦.造物设计史略[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2.
[9](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3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67.
[10](德)辛格霍夫.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心灵的意义、力量与支撑[M].刘永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11]Radcliffe-Brown,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M]. London:Cohen and West.1939, p.143.
[12](英)简·爱伦·哈里林.古代的艺术与仪式[M].吴晓群,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27.
[13]周文.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4]郑宪.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增强现代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
责任编辑:杨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