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及当代启示
2015-04-29王鑫杨珺
王鑫 杨珺
摘 要:马克思实践自然观以西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自然观为理论来源,却又超越了以往一切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研究主题的根本转换,使实践具有了哲学本体的地位,从而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内涵更深更广,不仅将物质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作现存世界的基础,而且认识到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种“为我而存在”的矛盾关系,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原则与实践原则的内在一致性。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系统分析,对于破解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发展困境和生态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实践自然观;理论渊源;本质把握;内涵理解;当代启示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2.004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2-0020-05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1]。其实,笔者认为,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出发认识自然所形成的 “实践自然观”具有更本原的认识论价值,甚至可以说,没有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方法论思想基础,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就不可能出现。由于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将劳动这一物质生产方式作为出发点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历史运行看作是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成为人的实践即人与自然互相作用这一过程在时间中的展开,这样就克服了将历史看作抽象的人的意志或神创论等历史观的缺陷,第一次在历史研究领域确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就剩余价值论而言,尽管这一理论的科学表述和系统研究是在《资本论》中,但是理论形成的思维起点却是在《资本论手稿》中,具体说来,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理论中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的观点,显然其逻辑起点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由于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异化关系,因此,实践自然观也是剩余价值论的方法论基础。
一、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理论渊源
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整体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表征之一就是思想意识的承继性,越是成熟的思想就越是具有丰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就是如此,他不放过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任何一种相对于当时来说是进步的理论,并且在读书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笔记,为实践自然观的产生做了知识储备,从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神创自然观一直到近代机械自然观无不对该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其中,直接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自然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自然观和黑格尔的实践唯心论。
自然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自然界包括人都是体现这一特性的物质实体,“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在这种自然观中,作为区别于其他物质与生物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人显然无应有的立足之地;费尔巴哈的人本自然观在对待人的态度上进了一步,他承认人是“感性对象”,把人看作是思维和自然相统一的基础,并且试图用“现实的人”为基础解释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费尔巴哈依然没有突破旧唯物主义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的局限;黑格尔是一个辩证思想的集大成者,自然被他看作绝对理念自我实现过程一个阶段性的外在表现,尽管他看到了劳动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所理解的实践只是“观念的运动”。以上理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却为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提供了不同视角的理论准备。自然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人本自然观理解的“现实的人”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黑格尔手足倒置的实践观等都成为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实践自然观的理论前提。当然,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不是对这些理论合理之处的机械综合,而是在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建构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本质把握
(一)马克思实践自然观使自然观的研究主题发生了由上帝、宇宙本体到人的根本转换
以往一切关于自然的观点,要么将类似于上帝、女娲一类的神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么降于尘世却执着于寻找毫无生气的宇宙本体。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的研究主题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和“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自然之间的关系[3]95,在这里,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同时,“关于人的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3]128,这样,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对自然的研究主题实现了从各路神仙到自然的人,从宇宙本体到人的自然的革命性转换。
(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使实践具有了哲学本体的地位
上述转换的实现关键在于马克思找到了联系人与自然的真正中介——实践,并且是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力这一决定人类社会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人类实践活动成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本体。除了从实践出发确立的自然观以外,马克思还认为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的唯一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感性具体上升为理性具体,并进一步在头脑中加工为理性抽象形成系统成型的理论、观点和看法,这些理论体系又需要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检验、完善,如此往复,实现了人类思维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推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实践的认识论。整个世界及其运动都是由各种不断生成的矛盾组成,并且在这些矛盾的不断化解和新的矛盾重新出现的过程中展开,正是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也只有实践才能完成这一功能。相对于恩格斯注重归纳概念范畴的“规律辩证法”而言,马克思的“过程辩证法”关注的就是矛盾不断生成和不断化解的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实践让这一过程成为可能,马克思的“过程辩证法”也就是实践辩证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最主要的两大发现之一,而它的诞生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分析和批判,“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在这段写于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实践对于人类历史的生成与演进的本体地位得以彰显。
(三)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以往一切哲学要么不承认世界的物质实在,将一切实在幻化成头脑的产物,要么在看待自然时还能保持唯物主义,一到了历史领域,就被活动主体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迷惑,将历史置于思想之上,从而使历史观与自然观脱节。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130。通过人的劳动——实践,关于自然的观念——自然界由于人的活动而不断生成,同关于历史的观念——人通过人的活动而不断创造历史,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人类关于自然、历史进而关于人自身和思维的认识与理论成为一个建构在合理基石上的科学完整的体系。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为人类全面解放勾画了完整的图景。马克思全部思想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善和建构一个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自始至终都是在为无产阶级、为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寻找可行的道路。在1843年底写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5]15—16。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就是解放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之一,由于实践的观点,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不仅有了精神武器,更有了现实行动的指南,解释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掌握精神武器是为了拥有真正的武器,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发现革命实践的真实途径。由于实践自然观,全人类的解放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放,而且这一解放必须经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解才能实现,从而,实现全人类全面自由的“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120,实践自然观从实现手段和实现目的的有机结合中为全人类实现自由与解放勾画出一幅完整可行的图景。
三、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内涵理解
(一)马克思实践自然观首先指出物质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现存世界的基础
自然界、人类社会、社会的人及其所产生的全部思想成果包括艺术、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构成了纷繁复杂又多姿多彩的现存世界,然而它们建立于其上的最终力量既不是神的旨意、伟人意志,也不是各种各样“死”的所谓世界本原,而是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与日益广阔的自然领域的交往中所发生的形式多样的物质变换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实践使自然越来越多地纳入人类活动的视野,与人类发展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自然就是人类社会视野中的自然,现在的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二位一体的不断演进态势正是建立在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物质变换基础之上。
(二)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为我而存在”的矛盾关系
“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感觉直观的”[3]130。人与自然都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这就为人与自然关系在现实中的展开提供了唯物主义前提,而实践就是促使这种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展开的物质力量。也可以说,人与自然是构成人类社会演进的一对矛盾主体,实践就是形成于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一旦生成,就成为推动这对矛盾不断向对立面转化,从而使人类得以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与自然形成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表现在,通过物质实践活动,人利用自然、改变自然,不断否定原生态的自然,使自然越来越多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人化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越来越成为“为人的存在”;同时,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作出促进与抑制两方面的回应,对人类有利于至少是不损害自然本身生态演进的实践活动,自然的反应是促进的,表现为环境的日益良性发展和物质流的合理循环;对人类有损于自然生态的实践活动,自然的反应是抑制的,表现为生态系统的不可修复与不断恶化和自然物质产品的短缺与枯竭。不同的回应使自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否定人本身,也就是否定人的所谓无限生产力,使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合理的发展,从而使人的活动越来越将自然纳入统筹考虑的范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日益成为“为自然的存在”。
(三)人的主体性原则与实践原则具有内在一致性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5]67—68。这种内在一致性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得到印证,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实践活动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机械简单劳动,自然的巨大力量使人的主体性基本上没有能力显现;私有制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实践活动从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广大劳动群众“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3]94,资本主义压抑人性的社会制度使人的主体性基本上没有机会显现;作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阶段,“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联系的世界交往”成为现实,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享受生活的一个过程,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人的主体性将得到全面自由的释放和发挥,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将得到真正解决。
四、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科学视角,为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一)满足人的生存与需求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首先肯定了人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生产活动。实践自然观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因此,生产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历史活动,这一历史活动的起点也就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逻辑起点,因此马克思实践自然观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同样,马克思实践自然观也是以人为目的的,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展开的人与人的关系发展,表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社会形成的不断演化,这种演化最终将在生产力极大发展、世界交往普遍发生的情况下走向无阶级的人类理想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实现了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和解基础上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马克思实践自然观最终仍然指向人。在从起点到终点的逻辑过程和历史进程中,实践自然观对人的活动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视,依然始终体现着对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强调和关切。马克思实践自然观不否认自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和反作用,相反马克思强调自然及其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所强调的人不仅仅简单指人类,从某种意义上看很多情况下指向劳动者,正是出于这一逻辑,在私有制下出现劳动异化及其人的异化。资本的过度逐利不仅压榨了劳动者使其沦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工具,而且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这也就是近代以来生态危机加剧的根源之一。
(二)发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与人类自身解放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最直观的表现为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所产生的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成为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进步完善的基础。且不说自清末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给中国这个古老大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就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也可以看出,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忽视生产发展、违背生产力发展现状、强调阶级斗争时,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性地位不复存在,换来的也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停顿甚至倒退,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安宁幸福的人类理想社会目标也会变得遥不可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走在了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三)尊重和保护自然是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不仅肯定人的生产活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自然观的价值指向绝不是只关注人的能动作用,或者说它关注的不只是人的能动作用让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各种需求的不断满足,同时,它还强调在面对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的能动作用在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方面所体现的价值指向。同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关注的一样,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把人当作“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是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在人的活动中互相转化,“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在人的活动中彼此渗透、不可分离。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强调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但他始终拒斥人类中心主义,他对人相对于其他物种能力的推崇更多意义上是说明人对于整体世界演进应该担负更多责任,而不是应该享有更多特权,人只有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才能解放自己,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解。“优越于其他动物盲目、自发的自生自灭,人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3]97。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就是人的活动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能够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需要和外在尺度即自然规律这两种尺度,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中去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相对于动物的片面生产,“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正是实现了人的全面生产,人与自然这两大要素的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主要体现。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人的主体性的权利与责任的全面关切,有助于我们破解人类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既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为人所用的权利价值,又要高度体现人在实践活动中所承担的保护、维持和修复自然的责任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0.
[2]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顾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