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节外生枝”的教学感悟
2015-04-21周红强
周红强
摘 要:数学课堂瞬息万变,学生常会提出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它突如其来、意外闯入,令上课教师措手不及。其实,课堂“节外生枝”并不是件坏事,它是师生思维的碰撞点,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处理得当,不仅使人眼前一亮,而且可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节外生枝;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76-1
一、节外生枝,开发创新潜能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节外生枝”,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在学习完分式概念和分式计算后,进行“分式方程”的讲解。
例:解方程:1x-2=4x2-4
师:我们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今天出现的分式方程应该如何解呢?(笔者想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联系。)
生: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那我们只要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就可以解了。(这位学生通过两个方程的不同点的比较,运用了化归的思想。)
师:很好!那么如何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转化的途径。)
……
二、正视问题,挖掘数学内涵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那我们按这位同学的方法做做看是否正确。
(学生马上在纸上动手做了起来,笔者的大脑也在快速地思考。)
生:右边的分式移到左边通分后得x-2x2-4=0,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分式的值等于0,只要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了。(“分式的值为0,则分子等于0且分母不等于0”,这是上周刚学过的一个知识点。)
(这个解法是笔者之前没有想到过的,只有静静地倾听这名学生接下来的讲解。)
……
(这节课最后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计划,但我感觉学生收获的比平时要多得多。)
三、机智应对,感悟节外生枝
1.“节外生枝”需要教师充分尊重。
在新课程中,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场所。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并不适合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一味地讲,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及时给予学生所希望的肯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教师没有预设的内容,那么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观点,根据这个新生成的东西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建议,那么整个课堂就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舞台了。
2.“节外生枝”需要教师正确面对。
新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合作探究”。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课前设计的框架,让教师手足无措。也正是这种“意外”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节外生枝”的出现是必然的,即使教师事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面对“节外生枝”,我们是在举措茫然中维护自身权威,错失一个个教学良机呢?还是在亲和对话中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有一份意外的惊喜?那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节外生枝”的心态。正确面对课堂“节外生枝”,寻找“节外生枝”之处的惊喜,是笔者所追求的。
3.“节外生枝”需要教师机智发掘。
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产生冲突时,教师该如何调控课堂呢?笔者觉得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善于捕捉这些动态的场景,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既然学生不认同这个方法,那么他们肯定有自己的说法,虽然这个说法也许是有偏差的,但是也要让他们先讲出来。对于这个新出现的意外,教师并不能马上否决,而是要加以引导。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抛开教学预设,更多地来关注这个新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学生关心的,也是他们更感兴趣的,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节外生枝”需要教师不断成长。
不可否认,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活跃的,孩子们会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意外也随之而来。如何让这一次次的“节外生枝”生成一次次的“精彩”?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可笔者想说这教学机智、应变能力还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知识和人文的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只有“肚”里有“货”,我们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才能把“节外生枝”变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