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2”昆山事件采供血机构应急机制的实践与完善

2015-04-16郭东辉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采供血献血者预案

郭东辉

“8.2”昆山事件采供血机构应急机制的实践与完善

郭东辉①

文章介绍了“8.2”昆山事件发生后,采供血机构“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建设,以更好地保障应急状态时的血液安全。

采供血机构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预案 改进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第18.2条要求血站“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血液应急预案,保证突发事件的血液供应”。我省各采供血机构都按照要求, 制定了血液保障应急预案, 成立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2014年8月2日,昆山爆炸事件发生后,我中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在省卫计委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启动了“血液保障应急预案”,为苏州和无锡提供了部分急救用血,也较好地保障了转到南京救治的伤员用血。本文主要介绍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建设,保障应急状态时的血液安全。

1 昆山爆炸事件后 应急预案的实施

1.1 启动应急预案 8月2日上午,苏州昆山市开发区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危重伤员急需血液救治。当日中午,在省卫生计生委有关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中心立即启动了“血液保障应急预案”。中心全体中层干部及相关应急岗位人员,放弃休息到岗就位;全体职工进入应急血液保障状态。供血室立即安排人员准备紧急血液出库和包装、确保运输过程中冷链符合要求;献血服务科联系媒体做好宣传,同时筛选符合条件的献血者发短信、动员应急献血者队伍参加应急献血;行政科所有驾驶员待命,随时准备向苏州送血、向各采点配送物资;体采科所有休息的员工待命,准备到各采点支援,同时调整所有采血点的作息时间并向媒体公布;成分室、检验科将采集的血液及时分离、制备、检测,保证在第一时间入成品库;条保科安排人员值班,随时为一线科室补充应急物资。

1.2 向苏州发放应急血液 当日中午,了解了苏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液需求后,我中心决定向苏州驰援,第一批救命的血液于14:20左右用急救送血车专程送往苏州。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中心除了保障了在南京3个医院治疗的伤员用血需求,又分多个批次向苏州、无锡送血浆21.6万毫升,血小板50个治疗量,冷沉淀81个单位。

1.3 及时向社会发出血液需求和采供信息 献血服务科在第一时间展开了宣传工作。电视台于13:40左右,来到中心实地拍摄了应急血液发往苏州的实况,同时呼吁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挽救同胞生命。宣传海报“恳请各位爱心人士 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支援昆山救治伤员” 当天下午就在街头各采点的展板上贴出来;宣传横幅“全力救治转至南京的伤员 血液告急”,第二天早晨,在采血车上悬挂;1.5万条致献血者的短信也于当日下午14:00发出;当我们得知:采血现场有很多献血者拿着手机问工作人员,“血液已经涨库,是怎么回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决定邀请电视台向公众解释这个问题,消除误解; 8月2日到8月15日,共向电台、电视台、各类报纸发出报道50多篇次。

1.4 有效组织团体预约献血 在省委省政府的垂范与推动下,此次共有省级机关和卫生计生委直属单位等近110多个单位组织应急献血或预约献血,公务员献血人次在此次应急献血中比例达到17.02%。8月3日一天,在省委和省政府大院就有347位公务员参加了无偿献血,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8到12家单位预约献血,在保证街头14个固定点正常工作的情况下,5辆流动采血车,每天要跑2到3个单位。我们充分尊重献血单位组织者的意见,依据他们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上门采血时间;提前以传真的形式、短信的方式告知献血前注意事项,了解献血场地情况及希望对方提供的电源情况;场地小,采血车进不去,我们就事先将各类物资分门别类装箱,用小车送过去,在对方提供的室内采,或者将献血者接到中心来采;对于接电有问题的单位,我们就事先带好发电机,现场发电。面对这么集中的采血任务,体采科全员上班,每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人手还是不够,我们就将近二年已经离开体采科的采血护士临时抽调过来,培训后,安排在现有岗位上有经验的护士旁边采血。辅助岗位工作由经过培训的其它科室人员承担。合理的安排与调度,满足了团体预约献血单位的需求,也较好地保证了血液采集的质量。

1.5 全体员工团结协作 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体采科街头采血点从8月2日起,将作息时间调整为8:00至22:00;成分科、检验科也都延长了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其它一线科室的员工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紧张有序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条保科、行政科、消供科及食堂都充分保证了一线科室的物资领用、设备维修及职工吃饭问题。8月2日至8月15日,中心共采集全血210万毫升,是往年同期的2.8倍;血小板823个治疗量,是往年同期1.45倍。

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受全国性、季节性缺血问题的影响 现有的“血液保障应急预案”重点强调了应急献血者队伍的建设 对以下问题缺乏可行性操作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如何利用信息平台,引导献血热情高涨的公众有序地参与献血?面对集中、大量的血液采集任务,如何提高采供血机构内部的血液采集能力、成分制备能力、检测能力、物资供应能力?面对大量伤员急需用血的情况,如何提高应急血液出库的效率?面对比常规工作量大几倍的情况,过程质量监控措施如何落实到位?

2.2 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准确信息 正确评估血液需求量 突发公供事件发生后,采供血机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伤亡情况,能更好地依据当地的医疗救治水平、每个伤员平均用血需求量、血液成分品种,来决策应急工作的开展,制定与救治需求相当的血液采集计划,避免供不应求,更要避免血液采集过于集中或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血液报费。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之间要时刻保持信息联络畅通,及时调整应急工作策略,统一对外宣传口径,避免公众误解,影响献血热情。

2.3 利用信息平台 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献血 多次突发事件证明,我们的社会不缺乏爱心,在事发地,几个小时内,公众献血的队伍就会排成长龙,自发的团体预约献血也会在第二天接踵而来,采供血机构要充分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更要合理平衡血液库存,决不能让宝贵的血液资源浪费。利用信息平台主动、适时地向社会快速准确地公开血液需求和采集情况,“决不要在媒体引导下,发布一些考虑不全或欠妥当的消息”。比如“救援需要血液”,不能无限放大,否则“就很可能在社会引起极大的呼吁效应”,造成负面后果[1]。相反,做好解释沟通,让市民和团体单位自觉地预约或延期献血在事发当地是必要的。周边参与救援的地区采供血机构,则要充分利用媒体有效的动员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无偿献血。突发事件处理时期,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平时,采供血机构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短信、行业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无偿献血知晓率,树立采供血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2.4 提高采供血机构内部的应急能力

2.4.1 血液采集能力。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当地医疗救治水平决定了临床用血的需求量,各地采供血机构应依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血液的采集量及调配量。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采供血机构血液采集应急能力至少应达到平时的5至6倍。南京“7.28”爆炸,最大单日采量是平时的5.8倍;昆山“8.2”爆炸,最大单日采量是平时的5.3倍;温州“7.23”事故,当地血站出现“采血量是平常的14倍”的情况[2]。如何在保证血液采集质量和献血者与工作人员安全的前题下,大幅提高采集能力?一是采供血机构内部应急预案,应明确采血应急工作人员名单。献血招募、血液采集各个岗位应有备选人员随时可以补充;志愿者和单位内部后勤,可以经过培训参与指导献血者填表、献血引导、为献血者提供饮料与点心、献血后贴创可贴打绷带、发放纪念品等工作;血站其他科室的业务人员可以参与献血者初筛;职能部门电脑基础好的可以参与献血者资料录入、献血证发放工作;从采血岗位调到其他部门的资深采血护士,必要时可以参与血液采集。二是以上岗位的备选人员应定期参与相关岗位的业务培训,参与团体无偿献血工作。三是配备一定数量的流动采血车及配套仪器、设备,便于在各种环境下开展血液采集工作。四是省内或邻近采供血机构统一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标识流程;通过互派业务骨干交流学习、采血技术比赛等,使采血人员彼此熟悉操作规范,必要时经过简短培训,就可以抽调上岗。

2.4.2 血液制备能力。面对集中大量采血,血液制备人员的工作量极限是制约制备能力的一个方面,血液的及时收回、离心、分离、速冻设备的运行能力是决定血液制备能力与血液制品质量的关键。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制备原料血浆都应在血液采集后6至18小时制备好,考虑到血液入库,滤除白细胞、离心、分离、贴标签、核对等的耗时,每隔3小时左右,应有专人将各采点的血收回;离心机、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与速冻设备应匹配,30至40分钟的制备量应不大于所有速冻设备一次速冻最大容量。

2.4.3 血液检测能力。在正常开展核酸检测的血站,每批次标本检测时间需要10至15小时,检测周期耗时较长,应急预案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日最高检测量;应明确合理高效使用仪器设备、最大程度提高日检测量的步骤;应明确仪器设备的维护责任人及维修单位的联系人、试剂领用调配的责任人及试剂供货商的联系人,防止关键时刻“掉链子”。

2.4.4 血液储存及发放能力。适于的储存温度是保证血液和血液成分质量的必要条件,血站应依据年供血量和血液的保存期限来配置冷库、储血冰箱或冰柜。突发公共事件急救用血,大量血液要在短时间内紧急出库,应保证有足够的应急备用设备,如应备有数个血液出库的计算机扫描位点、备用打印机、血液专用运输箱、统一明显的运输标识、冷媒、温度检测仪、状态良好的血液运输专用车等[3]。

2.4.5 纠错能力。应急采供血期间,工作人员连续满负荷工作容易造成差错率上升。如何在应急状态下有序地开展献血者的招募、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发放工作?一是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要相对固定,加强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特别是方法的改进、仪器设备的更新要全员培训到位;二是应急预案要定期演练,确保切实可行;三是应急采供血期间要加强过程检查,特别是每道工序的交接口,信息与实物的核对。质管部门、科室负责人要在关键岗位跟班作业,单位领导要深入一线,一方面提醒职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或问题的苗头,有利于现场解决问题、杜绝隐患;四是合理安排艰苦岗位职工的休息,给予最大程度的关心;五是及时更换“带病”运转的仪器设备;如热合机,高频率的使用,容易出现“沙眼”等问题,各采血车或几个临近的采血点至少有1台备用机。平时温度不稳定的储血冰箱应关闭使用等。六是任何一位员工都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偷工减料”,而是更加严格地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工作前,组长、科长或其他负责人,用几分钟时间强调质量与安全、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注意事项,可以大大降低差错率。

3 结语

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的救治,采供血机构责无旁贷。化风险为机遇,变危机为生机,要不断强化血站内部应急机制建设,在应急状态下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采集等工作,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充足的血液,挽救伤病者的生命,树立采供血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有待于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1 王乃红,李睿.地震灾害应急献血的组织与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4):433-434.

2 陈李,陈筱华,王成维,等.甬温线动车交通事故采供血应急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9-10.

3 周华平,李阿中,陆盈.“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应急跨地域血液联动的血液出库体会[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3-14.

·本文编校 程福珍·

2014-10-08)

①江苏省血液中心 南京市 210042

猜你喜欢

采供血献血者预案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