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译学界应该关注的若干倾向

2015-04-08许钧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反思

许钧,周领顺

(1.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周领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行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对比与翻译批评。

[摘要]  现阶段,译学界有若干研究倾向需要引起关注。而“二元对立”的倾向、推崇翻译短期效应并把市场效果等同于翻译效果的倾向以及理论引导不足的技术化倾向都比较突出。我们希望通过反思,促进翻译研究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译学界;研究倾向;反思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5-04-013

当前译学界应该关注的若干倾向

许钧1,周领顺2

(1.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210023; 2.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225127)

周领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行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对比与翻译批评。

[摘要]现阶段,译学界有若干研究倾向需要引起关注。而“二元对立”的倾向、推崇翻译短期效应并把市场效果等同于翻译效果的倾向以及理论引导不足的技术化倾向都比较突出。我们希望通过反思,促进翻译研究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译学界;研究倾向;反思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5-04-013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5AYY003 )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籍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项目编号:14YYB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许钧,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法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 1002-2643(2015)04-0096-05

Abstract:There are a few research trend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at should be focused on at present. The trends of duality, short term effect and the confusion of market effect with translation effect as well as that of technicalization are among them. We hope to keep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on the right track through reflections.

A Few Trend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XU Jun1, ZHOU Ling-shun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China )

Key words: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trends; reflections

1.0引言

“翻译学”创生前后,在我国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基于传统和经验的、自我摸索的“朦胧”期,发生于“文革”之前和国际学术视野比较封闭的年代,历时较长,对于是不是该有“翻译学”或者学科意义上的“翻译学”是不是存在,意识不够清晰。第二个时期是大量引进西方翻译理论、跟进并大规模阐释的“输入”期,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因译学界急于把“文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所以随着国门的开放,引进了西方大量的翻译学思想,其对于我国的译学发展与研究功不可没。在引进的同时,“阐释”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特色。而在这一时期的前期,多集中于对西方翻译思想本身的阐释,之后则转向了与中国事实相结合的思考,以阐释中国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为旨归,并以指导中国的翻译实践评价,引导中国的翻译研究为最终的落脚点。

“这些年,我国在翻译的理论探索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走的不是很远,主要是以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和译学方法为主。西方翻译理论的布拉格学派介绍完了,伦敦学派介绍完了,交际理论学派介绍完了,文化转向介绍完了,后殖民理论观照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介绍完了,那现在再做些什么呢?”(袁筱一,2014)目前所做,可谓第三个时期,即反思自我传统、构建中国译学话语和理论创新意识增强的“发展”期。在第二与第三个时期,老一代如刘重德对“信达切”翻译原则的总结,许渊冲对翻译的多重理论构建,刘宓庆对文体翻译的思考,谢天振对译介学的探索,很有影响。我们还特别关注到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胡庚申努力阐释与建构的生态翻译学,以及周领顺开展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等。中国译学理论的创新特色逐渐凸显,但“输出”尚且不足。中国学者需要积极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对话,进入国际学术前沿,进而在某些领域引导国际学术的发展走向。

引导学术的发展走向之于国内,也是如此。反思走过的路,我们发现在大量引进、阐释西方译学的过程中,对引进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我们没有好好梳理清楚。迄今为止,“译学界对关涉翻译根本性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许钧,2014a),确有反思的必要。比如,“‘忠实’到底是什么? 或者,当人们在谈论翻译的忠实性时,翻译到底应该忠实的是原文的什么? 是文字忠实、意义忠实、审美忠实、效果忠实抑或其他?”(刘云虹、许钧,2014)我们在引进西方译学理论的同时,应该有思考,有探索,有批评,进而结合中国翻译实践的根本性问题,鼓励理论创新。

本文拟结合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就目前译学界应该关注的若干倾向给予必要的梳理和及时的反思,以供翻译学人思考,并希望促进翻译研究健康地向前发展。

2.0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做法依然存在

学术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就翻译研究而言,有做语言学路径的,有做文化学路径的,有做社会学路径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就目前中国的译学研究而言,文化学路径的和社会学路径的仍呈上升之势,且有泛文化的倾向。而且,我们发现有一种非此即彼和排他性的倾向。在有的研究者看来,文化学途径比语言学途径先进,一旦出现新的理论思潮或流派,就对其它的理论研究途径加以否认。我们认为,无论是语言学研究途径、文化研究途径,还是女性主义研究途径的翻译研究,都不是排他性的或者颠覆性的,即使所谓的各种“转向”,也不是从根本上对前者的否定,而应该是某种补充、深化或丰富。不同的研究途径会使我们对翻译的认识、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开启新的研究的可能性。

排斥其他研究路径的做法,是“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和做法。摒弃“二元对立”,实现跨界融合,甚至可为学术研究寻找到新的创生点,比如介于“生物学”和“化学”之间的“生物化学”的诞生,就证明了这种思维的前瞻性和研究路径交叉的必要性。在哲学上有“中观”之说,在美学上有“中和美”,在语言学上有“中介语”,在文学上有“中介风格”等,诸如此类,莫不是对于“二元对立”的反叛。

在译学界,“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和做法依然比较盛行,在分析问题时难免捉襟见肘,一旦解释相左,常见的一种做法就是给概念“打补丁”,疲于应付。比如,当发现对原文“忠实”不足,便以“创造性叛逆”补之;当发现逾越“翻译”之实,便以“创造性翻译”自圆其说;当发现译中有写,便以“译写”涵盖彼此,却仍旧归于“翻译”并以“改写”定翻译的性质……。翻译学上两极概念众多,如“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异化”和“归化”、“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等,之间必然存在着交叉地带,但所有翻译学辞书要么未设立有关词条,要么未给予恰当的范畴归属。

但毕竟,译学界已经有了可观的进步。比如,在认识论层面上,就有霍米·巴巴(Bhabha,1994:37)在后殖民视域下提出的文化翻译间存在着的“第三空间”,巴赫金(Bakhtin,1981)提出的“杂合”概念,帕里(Parry,2007)创造的“翻译式创作”(Translative Writing)一语(与“Creative Translation”/创作式翻译)相对,杨晓荣(1999)在原文和接受者间确立的翻译标准多元协调的“第三种状态”,谭载喜(2007)论证的翻译性质的绝对和相对等等。而达夫(Duff,1981)等学者讨论的“第三语言”(Third Language),在翻译上就是和“翻译腔”(Translationese)相提并论的。(Shuttleworth,et al. 2005:187)毕竟,“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活动,又与写作活动不同,两种语言的交锋很容易创生‘第三种语言’”。(许钧,2014b:2)在方法论层面上,谢天振(1992)在“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间分离出了作为国别文学独特存在的“翻译文学”,潘文国(2002)等学者较早就在“宏观”和“微观”间分离出了“中观”层次,赫森(Hewson,2011:16)还根据分析的需要,在英语中创造了表示“中观”的“meso-level”一语。

避免非此即彼 、二元对立的倾向,目的在于让翻译批评尽可能地实现全面和公正,而以往有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讨论就经常出现“二元对立”的批判态度,研究者对于《红楼梦》两个译本的态度即如此。如果以传达文化异质性为追求,杨宪益夫妇的译本被视为“正确”的译本,若以传播有效性为目的,则霍克斯译本被视为“正确”的译本,实际上它们两者不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影响文化是不是有效传播的因素很多,既有译者身份因素,也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不可以先入为主的立场而排他,否则就有失全面和公正。

3.0推崇翻译短期效应,把市场效果等同于翻译效果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人,我们渴望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国门,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实施这一文化战略,采取了很多措施,而翻译则被赋予了重任,出现了政府资助的各类对外翻译项目。对于这一现象,翻译界有一些思考,有批评,也有肯定。对翻译学术界发出的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应该予以关注。

王东风(2014)认为,“翻译原本是宿主文化的一种文化诉求,因此只有宿主文化自发的翻译活动才能引起宿主文化本身的兴趣和关注,这是一个翻译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此根本而言,观点很明确:政府资助的对外译介不可能成功。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们看到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向外推广自己的文化,而且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现阶段,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们的中国选择。我们在对外译介中国文化的时候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必要把握好中国文化里最核心的内容,以国外易于接受的方式一步步推介出去。

中国文化走出去,具体到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目前反对的声音好像少了,但对于走出去的效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译界有一种倾向,把译本的市场销售等同于翻译的效果。

作为学术研究者和翻译的评价者,不可被市场一个时期的表象所迷惑,不可在评价时完全以读者至上为评价是非的准则。就原作而言,有的作品甚至需要50、60年才会见到译介效果,可以想见,中国学者耗时耗力的“大中华文库”等大型工程将势必如此。“大中华文库”是中国专家自己挑选并进行学术“求真”阐释的中国经典,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吸引西方普通读者蜂拥而至,但作为中国经典和和众多知名译者经典化的产物,必然能够吸引那些真正有志于求取中国“真经”的西方学者的目光,并继而推及广大的、普通的西方读者。至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甚至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决不可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以短视的行为对待中国文化“走出去”当下的效果,不可以一时的得失、所谓的效果论短长,特别是译界的学者,需要的是深厚的理论思考。

学者评论,就要有冷静的学者的学术眼光。从学术上讲,评价学术的真性,无疑要落在学术评价者的肩上。目前在译学界,特别推崇短期的译介效应,把“读者反应论”,当作翻译的“决定论”,对一些着眼于长期效果的基础性翻译工作,予以否定。在翻译批评方面,更是把翻译的市场效果当做衡量翻译活动必要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对此,学界应该予以警惕。

4.0技术化倾向明显,理论引导不足

翻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深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影响,人们对翻译也有了新的认识。就翻译实践而言,翻译有技术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翻译被普遍认为是语言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穆雷、邹兵,2015:18)进而,在经过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社会学转向等各种跨学科范式的研究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翻译的技术转向”(张宵军、贺莺,2014),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应用语料库的方法研究翻译现象。(赵秋荣、肖忠华,2015;王惠,2015等)《中国翻译》以及其他外语类刊物还专门开辟了“语言服务”和“翻译技术”等专栏,供大家探讨交流。从宏观的语言服务角度,审视翻译对跨越文化障碍的作用(赵启正,2014;郭晓勇,2014)等问题;从微观的技术角度,探讨“翻译技术认证考试的设计与实证”(俞敬松等,2014)和“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崔启亮,2014)等问题。另外还有学者从经济学视角专论过翻译的产业问题(司显柱、姚亚芝,2014;王传英、卢蕊,2015)。将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论文逐年增多,在翻译研究中占了较大比重。同时,有关翻译技术和语料库的论著或教材也一一面世,数不胜数。

中国翻译学的发展过程,从其深层而论,是与中国古代的翻译批评和翻译学传统、“五四”以后形成的中国现代翻译学传统以及国外美学与翻译思想交往、发展的结果。幻想中国翻译学从19世纪直接跳入21世纪,是对现代学科制度成果的全盘否定,是不现实的,而追求一种不受任何国外影响的纯而又纯的中国声音,则是对现代学科制度的撕裂,也是不切实际的。(张柏然、辛红娟,2008)现代技术介入翻译致使翻译活动更趋于复杂,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翻译现象进行阐释和认知,无疑是有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技术和语料库入手的探讨,从整体而言,基本上是属于语言层面的问题。我们要警惕翻译研究技术化和同质化,进而忽略翻译理论的引导作用,最终导致翻译实践剥离于翻译理论,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毕竟,不论是文学文本还是应用型文本的翻译活动,不论是经过传统的手工翻译,还是通过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云翻译,都不能绕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我们在开展翻译研究的时候,不能一味走技术路线,从狭隘的计算机或语料库角度去认识翻译。否则,必然忽略与翻译活动紧密相关的政治策略、权力话语、阶级阶层、经济、性别差异等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翻译研究失去本有的文化透视能力和更鲜活的话语生命力。针对相关的问题,胡开宝(2011:196)指出,“总结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广度较为有限,主要集中于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翻译共性和译者风格等领域的研究,而对于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口译、翻译教学和应用文体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关注不够。此外,学界很少选取文化理论或文学理论视角开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将文化转向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有助于中国研究者更深入揭示潜藏在翻译背后的话语霸权。当然,揭示只是一个开端,一个过程,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揭示的基础上改善西方话语霸权所导致的不平等、不对称关系,改善目前翻译界面临的一些不甚合理的现状和亟待摆脱的窘境,让翻译研究向着更为积极、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张柏然、辛红娟,2008)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翻译研究过度依赖于计算机以及语料库等现代技术手段,一味技术化的研究倾向,会有可能导致中国翻译学缺乏对根本问题的探讨、对译内与译外相关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中国传统理论现代转换与理论创新的机会,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理论首先是在理论层面发挥作用,即对已有翻译现象的强大解释力和对将来翻译现象的预测力等,是透视现象背后本质东西的强大武器。我们的‘实践’主要是指翻译的事实和现象,并不仅仅是正在操作和将要进行中的翻译实践行为,即使只对历史做出合理的解释,本身也是贡献。”(周领顺,2014:293-295)我们提倡在研究新技术与翻译的关系以及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现象的同时,重视翻译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让翻译研究在新科技时代,更具文化内涵和人文性,拓展翻译研究的新维度,而不是将翻译的技术变化视作翻译的主流倾向,将翻译工具化,将翻译研究局限在某种技术化的统计与描写范围。

确实, 眼下翻译研究的技术化倾向比较明显,并伴有定性不足定量有余之嫌。具体就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研究思路和定性的问题,张柏然(胡开宝,2011:4)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尚待厘清。前者本质上是‘事实理性’,而后者尤其是当代的文化理论,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更关注人性、关注当下、关注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判断和意义识别,本质上是‘价值理性’,两者如何在语料库翻译学中求得平衡,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学术不是赶时髦,一阵风式的研究,必然会走向极端,从而导致新的盲从。

参考文献

[1] Bakhtin, M.TheDialogicImagination[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2] Bhabha, H.TheLocationofCultur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3] Duff, A.TheThirdLanguage[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4] Hewson, L.AnApproachtoTranslationCriticism:EmmaandMadameBovaryintranslation[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2011.

[5] Parry, A. E.InterventionsintoModernistCultures:PoetryfrombeyondtheEmptyScreen[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6] Shuttleworth, M., et al.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 崔启亮. 论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J]. 中国翻译,2014,(6):68-73.

[8] 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翻译,2014,(1):9-11.

[9] 胡开宝. 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0] 刘云虹,许钧.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2014,(3):6-17.

[11] 穆雷,邹兵. 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 中国翻译,2015,(3):18.

[12] 潘文国. 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0-86.

[13] 司显柱,姚亚芝.中国翻译产业研究[J]. 中国翻译,2014,(5):67-71.

[14] 谭载喜. 翻译的绝对与相对属性[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5-9.

[15] 王传英,卢蕊.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译[J]. 中国翻译,2015,(2):72-76.

[16] 王东风. 中国典籍走向世界——谁来翻译?[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1): 7-8.

[17] 王惠. “精加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翻译,2015,(1):50-54.

[18] 谢天振. 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J]. 中国翻译,1992,(1):19-22.

[19] 许钧. 直面历史,关注现实——关于新时期翻译研究的两点建议[J]. 外国语,2014a,(3):2-3.

[20] 许钧. 从翻译出发——翻译与翻译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b.

[21] 杨晓荣.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J]. 外国语,1999,(3):57-62.

[22] 俞敬松,王惠临,王聪. 翻译技术认证考试的设计与实证[J]. 中国翻译,2014,(4):73-78.

[23] 袁筱一. 翻译事件是需要构建的[J]. 外国语,2014,(3):4-5.

[24] 张柏然,辛红娟. 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课题[J]. 中国外语,2008,(3):79-82.

[25] 张柏然. 序[A]. 胡开宝. 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6] 张宵军,贺莺. 翻译的技术转向[J]. 中国翻译,2014,(6):74-77.

[27] 赵启正. 语言服务是跨越文化障碍之桥[J]. 中国翻译,2014,(1):6-8.

[28] 赵秋荣,肖忠华.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翻译,2015,(2):69-76.

[29] 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猜你喜欢

反思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