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认知型课堂实践谈

2015-03-30蒋紫君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初中数学

蒋紫君

摘 要:认知课堂就是要还原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摒弃传统的抽象说教,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最终通过自主探索,完成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认知规律;知识生成;知识漏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探索出许多高效数学课堂方案。当然,教学过程中这些方案我们只能作为参考,绝对不能一一照搬。实际教学中,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自身的认知学情,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也存在认知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教学,我们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参与完善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鉴于此,笔者根据这些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怎样坚持以生为本打造认知性数学课堂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掌握认知规律,设计分层引导

认知型课堂以生为本,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文本是知识的载体,课堂的任务就是通过文本学习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摸清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进行分层,并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引导,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就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进行如下练习分层设置:①(x-1)2+3(x-1)=0;②-3x2-4x+4=0;③x2-9=0。这样让优等生达到三个题目都能完成;中等生能完成后两道题然后探索第一道题;后进生能巩固概念完成基本的第三题。大家完成基本的练习后可以探索上一层次的题目。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学生从根本上存在认知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学中只有分层设置问题才能把握全局,抓住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个认知能力和层次的学生拾级而上,完成知识迁移能力。

二、鼓励动手实践,体验知识生成

数学不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初中阶段已经有许多概念学生单凭想象理解起来感到抽象难懂。所以,我们一定要整合教学内容,摒弃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法,代之以丰富多彩的活泼、灵动的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变抽象为形象,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学生靠记忆概念很多容易造成混淆,于是笔者就指导大家通过动手用纸剪三个全等等腰三角形,然后分别在这三个全等三角形上依次画出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这时让大家再次将三个三角形叠加,然后对光细看,我们会发现“等腰三角形高、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三线重合”的性质。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延伸学生的知识,我们可以让大家动手做一个长方形,然后拽住对角一拉就成了平行四边形。让大家结合长方形知识来认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此设置就将基础知识认知上升到探索认知的高度,充分证明,动手实践能激活学生兴趣,充分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生成能力。

三、正确认知错误,积极弥补漏洞

学习其实就是不断认知,不断发现漏洞并弥补漏洞的过程。常言道:不跌跟头学不会走路。所以我们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大惊小怪动辄呵斥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探寻错误的根源,这样才能变废为宝,弥补漏洞,完善知识迁移。

例:设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请问k的取值。

许多学生一看是有二次幂就按二次方程来解: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话Δ>0,也就是22+4k>0,解得k的取值范围是k>-1。

这样对吗?有人举出了反例:这个范围内k=1的话方程就是一次方程只有一個实数根了。有反例就说明错了,这里我们来引导学生认知错误,进行反思:

(1)犯错的根源?(惯性思维,忽略了二次幂系数是0的情况)

(2)如何正确求解?(本题:由于方程存在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所以Δ>0,得出:k>-1,然后再考虑满足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k-1≠0,最终得出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1。)

上例是一个很多容易错的经典例题,学生熟悉解题思路后,我们还要趁热打铁设置练习进行巩固:假如方程kx2-2x-1=0的x有实数根,那么k如何取值?别看这个题貌似雷同,其实暗藏杀机,其解如下:

解:若k≠0时是二元一次方程,所以会有Δ≥0,即22+4k≥0,得出:k≥-1。

若k=0时则为一元一次方程,也有实根,符合题意,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1。

这样设置就为此类题目完成思路模型,可见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反思是学生内化知识的必经阶段,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务必要让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养成纠错反思的习惯,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认知型课堂的心得浅析。概括地讲,认知课堂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知识,体验生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许伟强.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N].学科教育,2004(6).

[2]蒋雁林.情境认知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初中数学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