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5例临床分析
2015-02-20贾长辉禹城市中医院山东禹城251200
贾长辉(禹城市中医院,山东禹城251200)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5例临床分析
贾长辉
(禹城市中医院,山东禹城2512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观察组)的病历资料,收集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率及1年内复发率低(P均<0.05)。结论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疝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使得腹内脏器(主要是肠管)通过腹股沟区的腹壁薄弱处突出体表而形成的“肿块”,是最常见的腹外疝。该病的治疗除部分婴儿和不能手术者外,均应采取外科手术处理。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是存在恢复慢、术后疼痛及易复发等诸多弊端,已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1~3]。本研究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9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12月(对照组)和2013年1~12月(观察组)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均经临床症状及查体确诊。排除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急诊手术、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未成年者。观察组95例,男89例、女6例;年龄19~74(49±9.64)岁;斜疝71例,直疝24例;参照文献[4]分型:Ⅰ型22例,Ⅱ型38例,Ⅲ型20例,Ⅳ型15例。病史4个月~29年。对照组89例,男83例、女6例;年龄20~77岁(49±10.14)岁;斜疝68例,直疝22例;分型:Ⅰ型21例,Ⅱ型36例,Ⅲ型19例,Ⅳ型14例。病史3个月~27年。两组性别、年龄、分类、分型和病史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下,取腹股沟疝斜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保护好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根部,向外下方牵开精索,顺着联合肌腱弓下缘从耻骨结节内侧至内环切开腹横筋膜,可见腹膜前脂肪,进入腹膜前间隙,食指可做初步的环形分离,再用湿纱布顺势扩大间隙,注意保护腹壁下血管。选择尺寸足够的补片,略卷曲自疝环口沿腹股沟方向置入,先置入内下部分,后缓慢置入其余部分,并以手指完全展平补片,使补片平铺于游离的腹膜前间隙。补片后方为疝囊,上方为“腹壁化精索”。补片需完全覆盖整个耻骨肌孔,下端达耻骨联合后方,上方超过内环1~2 cm,内到腹直肌后鞘外,外到腹股沟韧带内侧缘。补片放置好后嘱患者咳嗽增加腹压,以确认修补成功并使补片紧贴内环。用可吸收缝线将内环处切开的腹横筋膜与补片前层行花瓣连续缝合固定,防止补片移位,结束所有操作后依次关闭腹腔。对照组为传统疝修补术患者,高位结扎疝囊后,根据腹股沟管前后壁的薄弱情况,予不同术式进行修补,主要是精索前缝合联合腱、腹内斜肌下缘和腹股沟韧带以增强腹沟管前壁的Ferguson修补法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修补法。术后辅助治疗两组均一致,包括局部物理治疗,予止痛药物等。收集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总住院天数、病情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并采取门诊和电话随访手术后1年疝复发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率及1年内复发率低(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腹股沟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腹股沟区存在的深层薄弱区,1956年Fruchaud首先将这一薄弱区描述为“耻骨肌孔”,耻骨肌孔是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一个卵圆形裂孔,其解剖构成上界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界为上耻骨支的骨膜,内侧为腹直肌,外侧为髂腰肌,其内包含内环(精索或圆韧带穿过)和Hesselbach三角,以及股血管和神经穿过,此区域内不同部位的缺损或薄弱均可导致斜疝、直疝、股疝发生。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正是针对这一区域,根据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从腹壁压力较高的一侧进行耻骨肌孔的修补,采用宽大补片置于腹横筋膜后的腹膜前间隙内,封闭整个耻骨肌孔,腹内高压有利于补片贴敷于腹横筋膜内侧壁,补片稳固不易移位,较从前方修补更有效。本手术的重点在于正确认识并寻找和游离出足够空间的腹膜前间隙。腹膜前间隙为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一无血管神经的疏松脂肪组织区域[5~8]。我们的做法是游离疝囊后,自疝囊“颈肩部”切开腹横筋膜,于腹壁下血管后方进入腹膜前间隙,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腹横筋膜浅面的腹壁下动静脉、髂外动静脉和精索,在腹横筋膜深面用手指轻推,结合湿纱布填塞的方法钝性分离出足以覆盖整个耻骨肌孔的区域,直径9~12 cm。放置补片时补片需完全展平,如发生聚酯环折叠或扭结,需适当扩大腹膜前间隙范围。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充分利用力学原理,置入补片完全伸展,平行紧贴于腹膜,减少了之间的缝隙,降低局部不适感的同时,能较好预防疝术后复发,由于腹膜前间隙无神经分布,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补片位置深,覆盖整个耻骨肌孔,修补增强了全腹股沟区,同时修补各疝气缺口,包括内环口、直疝三角以及股管,能有效防止各种腹股沟疝、隐形疝、复合疝的发生,降低疝术后复发。该手术时间短,手术区域组织拉力小,复原速度快。相较而言,传统的缝合修补手术通常是先将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切除疝囊后进行腹壁修补,将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疝环口,将肌肉缝合固定。此种方法是在腹股沟区已存在缺陷的周围组织上进行修补,将附近其他位置的组织强行拉拢、直接缝合,术后局部组织张力大,患者疼痛感较强烈,且由于缝合的是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两种不同的组织,难以达到完全愈合,严重影响切口恢复,患者住院和后期康复时间较长。由于没能修补腹横筋膜,未从根本上纠正疝发生的缺损部位,术后更易复发[9,10]。本研究中,9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17min,比传统手术平均节约25.91min,平均住院5.25d、比传统手术平均减少3.56d,术后平均住院3.18d即康复出院,比传统手术平均提前3.86d。术后切口疼痛和术后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提示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何素霞.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 16-18.
[2]陈华,叶少华,刘国民,等.腹膜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6): 1023.
[3]Adamonis W,Witkowski P,Smietański,et al.Is there a need for amesh plug in inguinal hernia repair? Randomized,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Hertralmesh compared to Per Fix Plug[J].Hernia,2006,10(3): 223-228.
[4]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26.
[5]陈建国,吴顺仙,尹国章.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 35.
[6]吴世乐,刘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6): 7876.
[7]马富平,王志,晁延军,等.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157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1): 49-51.
[8]Haapaniemi S,Nilsson E.Recurrence and pain three years after groin hernia repair.Validation of postal questionnaire and selective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amethod of follow up[J].Eur J Surg,2002,168(1): 22-28.
[9]李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 129-130.
[10]朱淼,张国强,周苏君.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02): 74-75.
·综述·
收稿日期:( 2015-07-22)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7-0094-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656.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