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6-08-19温刚张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基层医院

温刚 张峰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腹股沟疝患者, 依据修补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采用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0.9%, 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5%、并发症发生率为6.8%, 低于对照组的18.2%、22.7%(P<0.05)。结论 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相比,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补片修补术;腹股沟疝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58

腹股沟疝主要分为两种, 即: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 主要是根据腹股沟疝与腹壁下动脉关系进行分类的[1, 2]。腹股沟疝属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 腹股沟疝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嵌顿、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造成肠管坏死、穿孔等。将会引起急性腹膜炎, 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故确诊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常规治疗方法更多的以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为主, 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易复发, 局部疼痛, 出现包块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预后较差。近年来, 补片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本文探讨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中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88例腹股沟疝患者, 依据修补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0例, 年龄17~63岁, 平均年龄(47.52±5.69)岁, 病程3~30个月, 平均病程(17.22±4.38)个月, 5例直疝, 39例斜疝。观察组男22例, 女22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6.31±6.59)岁, 病程4~ 31个月, 平均病程(17.43±4.56)个月, 4例直疝, 40例斜疝。本试验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 且试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方式麻醉, 高位结扎疝囊, 再小心修补腹股沟管处受损的管壁, 手术过程中插入导尿管, 术后6 h给予流质食物[3-5]。观察组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方法:患者术前禁食、禁饮, 术中不留置导尿管。同样采用硬膜外方式麻醉。麻醉成功后铺巾、消毒再实施外环区、腹股沟区切开操作, 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 充分暴露腹股沟韧带、联合腱等, 游离精索, 切开提睾肌, 充分暴露腹膜后;确定疝气类型, 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疝囊游离还纳后填充网塞并固定于疝环处腹横筋膜上, 了解腹股沟缺损程度后将平片放置在腹股沟后壁及内环缺损部位, 重建外环口, 逐层缝合切口[6]。术后48 h常规一、二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成功、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0.9%, 高于对照组的72.7%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5%、并发症发生率为6.8%, 低于对照组的18.2%、22.7%(P<0.05)。见表1。

3 讨论

疝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是指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 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进入另一个部位。疝气多发生在腹部, 且主要由于患者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增高等引起, 且疾病具有易复发性、难复性等特点[7]。近年来, 采用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部疝气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0.9%, 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5%、并发症发生率为6.8%, 低于对照组的18.2%、22.7%(P<0.05)。补片修补术和与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相比优势较多, 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手术时间较短, 并且患者手术过程中将三维网片法修补替代传统对组织进行缝合时的重叠且存在的周围组织张力, 其解剖层次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同时, 患者手术过程中能保持机体腹部平坦, 较少引起神经损伤、术后慢性疼痛等发生率, 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8]。此外, 手术中固定补片的缝线尽量采用薇乔可吸收线, 不用普通丝线, 补片宜采用大网孔轻质聚丙烯补片, 不宜采用多丝编织的重量型聚丙烯网补片;现多采用三维底层片修补, 其抗感染能力更强, 患者治疗时并不会引起排异反应, 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明显降低疝气复发率;促进机体早期恢复, 减轻了患者痛苦,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相比,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立俊, 周理好.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4):2125-2127.

[2] 李才生.三种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144-145, 148.

[3] 袁喜红, 周凯, 华丽, 等.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7): 4758-4760.

[4] 邱欣国.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沟股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天津医药, 2014, 42(3):275-277.

[5] 王东升, 王海燕, 李金水, 等.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体会.河北医药, 2013, 35(22):3461-3462.

[6] 张建华, 张永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切口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7):69-70.

[7] 秦宏兴, 刘庆文, 吴爱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7):127-129.

[8] 陈富强, 陈杰, 梁存河, 等.新型国产聚丙烯网塞与同类进口产品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5, 9(2):105-108.

[收稿日期:2016-03-22]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开展慢性病高血压健康教育管理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人才招聘的有效性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基层医院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