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与策略探析

2015-02-20吴淑娟李晓林长江大学发展规划处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吴淑娟,李晓林 (长江大学发展规划处,湖北,荆州 434023)

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与策略探析

吴淑娟,李晓林(长江大学发展规划处,湖北,荆州 434023)

[摘要]湖北省是高教大省,科教与人才资源非常丰富,但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高校间的协同创新面临诸多困境。究其原因,既有理念与认识问题,也有政策与体制机制问题。了解制约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探寻保障高校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对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促进湖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湖北高校;协同创新;制约要素;对策建议

据统计,截止2013底,湖北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96所,其中中央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32所(其中民办6所),因而是我国高教大省。近几年来,湖北省经济发展很快,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湖北省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在湖北经济发展中作用并未能得到充分展现。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协同创新的要求,如何抓住中部崛起有利机遇,通过高校协同创新,提高湖北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湖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成为湖北省“十三五”期间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1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

近十几年来,湖北省各类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与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进行多方位合作,湖北高校产学研合作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合作模式。如长江大学的“校地校企合作模式”;武汉科技大学的“科研合作模式”,湖北经济学院的“共建基地的合作模式”。通过多方寻求合作途径,加强与企业信息交流。如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形式,让企业了解高校科研实力;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建科研基地、组建研发实体、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模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但与国内外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相比,湖北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质量与水平都不高,未真正达到协同创新,具体表现如下:产学研合作范围相对比较狭小,跨区域、跨国界合作的高校比较少;产学研合作层次与水平不高,大多数高校合作限于课题研究、人才实习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合作;合作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缺乏专门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稳定的合作支撑平台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

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其实施的因素诸多。通过对湖北省24所高校领导、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制约湖北高校的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协同创新价值理念

协同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活动过程,必须是多个利益主体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要产生这种效果,不仅需要理念上协同,而且行为目标要求一致。调查发现,目前湖北有些高校对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有所认知,但还未形成协同创新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将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提升创新能力上,仍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办学,缺乏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胆识;二是对协同创新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协同创新就是联合申请项目、拿课题与拉资金, 高校间的协同创新仅仅停留在申报项目层面,还有的认为协同创新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实习与就业问题;还有些高校认为,协同创新是“211”、“985 工程”高校的事情,与地方院校没有什么关系等等。 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协同创新的贯彻实施, 影响了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进展。近几年来,湖北省政府和高校创建了不少的协同创新中心,但由于价值观念上未能协同以及利益需求冲突,造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大都停留在签订纸质的合作协议上,并未开展实质性的协同创新工作。

1.2 缺少领袖式的人物

湖北省高校众多,既有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也有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众多,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成就卓然。然而,这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并未形成很好的创新团队,大都是由自己的学生组成的专项课题研究小团队,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人际环境里开展研究。由于缺乏有实力、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无法将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专家凝聚一起,也无法进行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湖北省许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由于缺少领军人物引领,导致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无法按计划推动,也很难实现科学研究由“单点式”向“线式”和“面式”转变。

1.3 缺乏专门的协调组织机构

湖北省高校众多,类型层次不一,其主管部门不同,既有教育部、民委主管的高校,也有省和地市政府主管高校。因主管部门不同,其出台政策与管理制度也有差异。长期形成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和封闭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共享。因缺少专门的协调组织,缺乏有效整合科研力量的资源配置平台,人才合理流动的保障机制,使得高校的协同创新在实际运行中的许多工作无法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的成效,也造成许多科研人员有协同创新之心、无协同创新之实的局面。

1.4 缺乏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1)缺乏合理利益分配机制。高校是学术研究机构,一直非常重视是学术成果归属问题。在当今高校协同创新中,对于科研成果利益归属以及风险承担,仍然没有科学合理分配办法与保障机制。目前,在合作的利益分配中,其分配的方法过于简单化,要么平均分配,要么归功于负责组织协调的最高领导,要么按照排名顺序来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参与主体的创造性贡献和所面临的风险,或者按投入比例进行分配而忽略了个体创新性贡献。这种简单不太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协同创新各方的积极性。目前,因缺乏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造成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无论是高校与企业还是高校内部院系之间都不能全面有效开展[1]。

2)缺乏科学的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的评价体系,湖北省也缺少高校协同创新的评价标准。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更多科研评价指标来衡量,大学排名和科研经费拨款也主要依据科研成果,如学校有多少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课题,多少国家级实验室、多少专家教授、发表多少三大检索系统的论文、获得多少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对于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因无法量化,不加考评。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与成果奖励的级别与数量,重视的是学术水平,不太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效应。这种评价导向造成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只会埋头于自身专长的领域做研究,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很少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或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缺乏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热情与勇气、激情与创造性。

2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策略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知识信息更新快速的网络化社会里,在高校办学资源紧缺状况下,要想攻克科学技术难关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湖北省科技创新水平,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与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从高教大省变成高教强省的转变。

2.1 形成协同创新的理念,增强高校协同创新的自觉性

高校的协同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活动过程,它是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同活动过程。要使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合力,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协同,形成协同创新的理念。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之所以无法持续,高校的协同创新之所以无法深入,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认识基础,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协同创新的目标不明确,彼此之间也未能找到一致兴趣点。对高校协同创新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认识,没有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共同责任意识,没有对重大协同创新人物的共同追求理念,没有统一目标和愿望,绝对不会产生真正的协同创新。价值理念协同是协调创新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内核的协同创新必将是貌合神离、形似而神不似,很难形成长久的共生发展机制。

形成协同创新的价值理念,明确协同创新的目标,是激发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然而现代科技创新,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必须通过多学科、多方面技术的协同才能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多个单位协同培养。因为拔尖人才培养,既需要广博的文化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积淀、宽阔的学术视野和思辨的学术氛围,而且需要勇于质疑的求真精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民主平等的教学方法和多个场域的实践锻炼。要满足这样的人才培养环境和研究条件,不是单一个学校或某一个学科、学院能够营造的,也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能提供的,只有通过多个单位、多个群体的协同创新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因此,无论是政府、高校和企业,还是研究人员和教师,必须提高对协同创新重要性与意义的认识,增强协调创新意识与主动性,形成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多方联动,实现湖北省高校协同创新的新常态。

2.2 打造高端科技创新的平台,精心培育领军人物

科技创新平台是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和可持续创新的基础,领军人物是整合资源、引领协同创新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取得关键成果的核心力量,这两者是影响高校协同创新关键要素。为有效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不仅需要建立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而且通过这些平台培养科技创新团队。近几年来,湖北省政府和高校都创建了不少的科研平台,但缺少高质量与水平大型科技创新平台。希望国家与教育部利用资源管理上的优势,适当整合湖北省的部属高校科研资源,联合构建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多个面向所有湖北省高校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湖北省政府应充分发挥湖北省高校的科技优势,积极支持和帮助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高校与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打下基础。

在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围绕协同创新的目标,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与培育创新团队。利用高端科技平台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不仅适应当前科技研发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协同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供团队灵活性与创新力。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平台,培养了以张启发、傅廷栋、熊远著、陈焕春、邓秀新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动植物遗传改良、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方面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研究领域[2]。

湖北省政府应利用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精心培育各类领域的领军人物,推动科学研究方式从点到面的改变。一是建立全省统一的“高校师资国际招聘平台”,定期从国内外选聘一批高水平特殊人才;二是实施“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培养院士后备人选。加大国家级、省级高级专家向高校的倾斜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设立“湖北产业特聘教授”岗位,选聘科技企业家到高校任教,推动所在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实施“高校教师国际交流计划”,选派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到海外高校研修与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2.3 创新协同创新的机制,确保高校协同创新深度开展

机制体制创新是高校协同创新的生命力。为促进湖北高校协同创新,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和封闭科研管理形式。消除学科壁垒、理顺管理关系,促进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

一是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高校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活动过程,不仅需要理念上协同、目标一致,彼此之间还得有信任机制、协作模式和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提供保障,使得协同体在磨合和成长期间,形成双方都认可的利益机制。在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中,不仅要承认各协同体的各自利益和相互利益的差异,大胆承认价值创造的多元途径,承认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尊重知识产权,解决好资金投入、产权归属、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诸多问题,而且必须科学制定协同创新中各方利益分配的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建立贡献和利益紧密相连的创新受益分配制度,按照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贡献度,来分配利益和担负责任,有效确认利益范围和责任边界,明确任务分工,避免无序竞争和职责重负,让各个参与主体都能通过协同受益,真正实现科学家的个人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挂钩[1]。

二是完善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协同创新,其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不仅需硬件资源支持,更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湖北省政府不仅要通过政策与项目引领高校协同创新,而且要按照规范、集成和快捷的原则,成立由多个协作主体参与的协同管理机构。明确各参与单位的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负责对协同创新中的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实现协同运作的信息沟通、群体人员的协调、协同创新质量的监督。改变过去那种资源分散、人员无法合理流动、封闭低效的科研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因素的活力,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上创新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协同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影响创新主体的价值导向,而且制约着协同创新的方向和成效。根据协同创新特性与要求,按照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性的原则,构建科学协同创新评价机制,这对落实2011 湖北省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不仅重要而且非常紧迫。改革以论文、项目和获奖级别为主的单一科研评价体系,创建以创新质量、解决需求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激发高校与研究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重视研究个体创造性贡献和社会效益,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分配制度, 形成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9):11~12.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引著格式]吴淑娟,李晓林.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的制约瓶颈与策略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27):68~71.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27006804

[作者简介]吴淑娟(1964-),女,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jks@yangtzeu.edu.cn。

[基金项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2013A019)。

[收稿日期]2015-07-10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