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路径探析*

2015-02-12倪代川詹华清熊惠霖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图书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

倪代川 詹华清 熊惠霖(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路径探析*

倪代川 詹华清 熊惠霖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摘 要〕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紧迫性。文章立足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重点从公共性意识、公共参与、文化自觉与公共空间等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进行了探讨,旨在增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意识与能力,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生态环境,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协调运行。

〔关键词〕公共性 大学图书馆 公共性意识 公共参与 文化自觉 公共空间

现代社会中,公共性培育不仅是显性和刚性的制度构建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集体心理和情感塑造过程[1],不仅有利于整合多元阶层、增强社会动员力、达成社会共识,而且能够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组织性力量、凝聚性权力、权威性认同[2]。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是指大学图书馆在其所处的空间场域中以自身拥有与共享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满足用户对大学图书馆的利用需求为导向,以自由、平等、公正、公益、共享、包容等为核心理念,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管理与文化氛围,在面向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及多元互动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社会属性,它是在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中体现出的一种价值追求。当前,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囿于自身所处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无论是社会的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意识还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程度均受到一定限制,其公共性发展还面临诸多障碍,需要积极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培育,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生态环境。笔者以为,从公共性培育视角探索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紧迫性,需要立足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重点从公共性意识、公共参与、文化自觉与公共空间等方面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增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意识与能力,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生态环境,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协调运行。

1 公共性意识培育

现代社会中,公共性问题已是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公共性的实现与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公共性意识培育,“公共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所以培养公共性意识形态也就是培养科学合理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3]。公共性意识作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意识培育,其核心是加强培育大学图书馆用户与馆员的公共空间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公共规则意识、公共利益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使得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对社会公共性、大学公共性、图书馆公共性、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等具有理性认识,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概念、内涵、特征、功能等全面理解,切实提升大学图书馆用户与馆员对公共性意识的认识水平。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意识培育主要包括用户公共性意识和馆员公共性意识两方面,前者是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核心;后者是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实施者,也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核心之一。两者共同组成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的核心生态因子,其公共性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程度与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1 用户公共性意识培育

“公共意识无疑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我们所强调的公共意识,并非期望每个人必须变得无私,也不是要求在行动上完全利他,而是意味着公民有责任既‘发现’个人利益,也‘发现’社群利益,最终认识到每个人对所在社群,都负有社会‘契约性’的自治责任,都承担着文明‘诠释者’的社会使命”[4]。当前,用户公共性意识中主要强调对图书馆权利的维护,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公民权利意识崛起的过程中,用户对图书馆利用权利尤为关注,如强调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用户自由平等利用需求的制度保障,以及对用户人格的尊重等,这些以用户权利为主体的用户公共性意识表现越来越强,甚至在实践中发生偶然性的冲突,如网络论坛中的用户维权、在实体空间服务中的用户投诉等现象在大学图书馆服务实践中时有发生。大学图书馆用户公共性意识不仅包括用户的图书馆权利意识,而且也应包含用户的图书馆责任意识,即用户在享用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同时,应当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自觉树立公共责任意识,深刻理解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场所价值,充分认识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社会价值,做到在享用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同时自觉践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理念,自觉维护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价值,不损害大学图书馆各类公共资源价值,不侵害其他用户的大学图书馆利用权益。

笔者以为,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诸方面不断加强用户公共性意识培育,全面、系统提高大学图书馆用户公共性意识,整体优化大学图书馆主体公共性生态环境。一是通过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对大学新生群体开展公共性意识培训,既要向新生群体宣告作为大学图书馆用户的各类利用权利,也向新生群体强调对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内容把握和实际遵守的重要性,促使大学新生既充分了解自身的大学图书馆利用权利与权益,也全面认识到自身在享用大学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制度遵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大学图书馆宣传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多元化、立体化、多样化宣传,使得用户在日常利用大学图书馆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接受公共性教育,如案例宣传、制度公告、咨询互动等,营造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氛围;三是不断拓展实践渠道,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如传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积极参与大学图书馆自助管理、技能学习,与大学图书馆进行联合共建等,使用户融入大学图书馆日常管理与服务实践,不时转换身份,更好地理解与贯彻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理念,增强自身公共性意识水平。

1.2 馆员公共性意识培育

馆员作为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主体,也是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实施者,馆员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及其精神面貌体现着大学图书馆的综合水平,不仅关系到大学图书馆管理实践的有效运行,而且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实践的推进具有直接的影响。加强馆员公共性意识培育理应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意识培育的另一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当前,尽管学术界对图书馆权利、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道德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并通过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交流,但是在实践领域,大学图书馆员的公共性意识总体仍然不强,传统的行政思维、管理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对用户的尊重相对不够,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属性认识不强,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内涵及其价值认识不深,迫切需要对其展开全面、系统、深度的观察和分析。

“公共性对于如何整合多元阶层、增强社会动员力、达成社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5],开展馆员公共性意识专题培育,不仅可以深化馆员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内涵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馆员在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自觉秉承公共意识,通过建立健全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渠道,不断优化和提高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公共性意识,有力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与发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切实加强馆员公共性意识培育:一是对馆员进行公共性知识规训,使得大学图书馆员掌握现代社会公共性内涵,了解社会公共性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及其专业特色,切实提升大学图书馆员的公共性素养,为大学图书馆员公共性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奠定公共性知识基础;二是在大学图书馆日常管理与服务实践中,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知识宣传、案例推介等,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文化氛围;三是大力加强现代社会职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图书馆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切实尊重大学图书馆用户的图书馆权利与自由,促进大学图书馆功能的不断拓展。

2 公共参与培育

公共参与又称公众参与,它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既是社会公共性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公共性实现的基本路径之一。随着社会公共性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发展,公共参与将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与发展过程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与功能,具体体现在以馆员和用户为主体的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共参与及协同合作。加强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参与意识及其能力培育,不仅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与发展的动力保障。

2.1 公共参与意识培育

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参与意识主体为馆员和用户,馆员的公共参与意识突出表现为一种对图书馆公共精神的遵守与践行自觉等方面;用户的公共参与意识集中体现为对大学图书馆服务的监督与参与管理自觉等方面。

无论是馆员还是用户,其公共参与意识的核心内涵突出表现为公共精神培育、图书馆权利意识培育、图书馆认同感培育等。其中,公共精神培育主要是通过公共意识、公共理性、公共理念、公共伦理、公共文化等理论与知识的培育,促进用户与馆员积极关注公共生活、保护公共环境、创造公共财富和提供公共服务,形成充满活力的大学图书馆公共精神;图书馆权利意识培育主要是对用户和馆员进行现代图书馆权利理论与内涵培育,不断提升其图书馆权利意识及实践自觉;图书馆认同感培育同样是通过大学图书馆管理、服务以及公共宣传,使得用户高度认可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馆员具备职业道德自觉和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大学图书馆共同体。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参与意识,不仅要对其进行公共参与理论与知识的培育,还要面向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大力弘扬现代公共参与精神,促进用户与馆员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践中的行为自觉,规训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实践自觉,使得馆员在日常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自觉秉承职业自觉,切实做到“图书馆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用户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直接介入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丰富用户公共参与互动的方式,拓展公共参与的实践路径。

2.2 公共参与能力培育

一般来说,公众参与功能可以概括为“表达功能”、“整合功能”、“认同功能”以及“学习功能”四个方面,其中,表达功能体现为“公众参与为公众表达多元化的需求、价值和偏好提供了诉说和表达平台”;整合功能是指通过利益整合与协调以及社会做整合,有效提升单个公民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促进公民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主体性意识的强化;认同功能主要表现为公众参与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立法和政策的认同与接受程度,推进主人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协调融合;学习功能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参与行动或等民主生活的训练、锻造公民品格、培育公民精神”等[6]。为此,大学图书馆主要是通过全面、系统、针对性的公共参与能力培育,切实提升以用户和馆员为主体的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参与能力,强化其公共参与功能,有效整合用户和馆员的公共参与实践,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与发展创造主体性条件,促使公共参与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践场域中得到有效体现。

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公共参与能力培育,既可以推动用户和馆员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又可以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路径扎实推进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公共参与能力培育:一是切实加强公共参与理论与知识专题培训,提升用户和馆员的公共参与理论水平及其实践的路径选择能力,增强用户和馆员的公共参与意识;二是面向用户和馆员大力推进公共参与实践训练,不断拓展如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协会、馆际组织、图工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社团组织以及大学院、系、部、处等多部门合作、多元主体互动整合的公共参与路径与机制,畅通用户和馆员参与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渠道,充实用户和馆员的公共参与体验,在实践中积累公共参与实践经验,增强用户和馆员的公共参与能力;三是以公共参与理念为指导,围绕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主题,积极开展用户和馆员之间的互动,使用户和馆员直面交流并协同合作,形成大学图书馆共同体意识与自觉,推动大学图书馆发展与创新。

3 文化自觉培育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组织机构,其自身的文化功能不容置疑。无论是对公民还是国家而言,图书馆都具有重要的文化要义。大学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组织体系的重要成员,不仅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更需要积极培育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使馆员和用户受到自然的文化熏陶,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价值与功能的发挥,其文化自觉培育重点聚焦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培育与文化自觉能力培育两大方面。

3.1 文化自觉意识培育

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而且推动着人类文明自身的发展与进化,既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要义,也是人类文明延绵不绝的传承载体。文化自觉是当下社会的显著特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7]。大学图书馆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功能,为大学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等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平台,因此应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历史、时代与社会赋予的文化担当,成为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家园。对于用户而言,大学图书馆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于大学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文明传播、人类记忆等方面的作用。处在文化最前沿的大学图书馆,应该树立时不我待的文化自觉意识,抢抓机遇,在高等教育事业与图书馆事业的双重格局之中,自觉秉承文化职责,树立文化意识,从理念与行动上推动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自觉建设,切实增强以用户和馆员为主体的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担负起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职责,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价值,实现并拓展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3.2 文化自觉能力培育

文化自觉能力是针对文化自觉主体而言的,强调的是主体的文化自信,要对自身的理想、信念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充满尊敬与信任,如费孝通所言,既要承认民族文化里边有好东西,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也要了解和认识世界上其他人文化,为全人类文化作出贡献[8]。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同样需要这种文化自信,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自觉能力,自觉秉承文化自觉理念,更好地推动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发展与创新,寻求大学图书馆在新环境下的变革与发展,即吴建中所倡导的图书馆“转型与超越”。为此,需要对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能力具有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关乎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一般而言,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即在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的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理念,对大学图书馆文化属性、馆藏文献资源的文化价值、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功能等具有清晰的认识;二是实践能力,即能够依据一定的条件确保大学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实现,弘扬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保存及其传承价值;三是培育能力,即能够凭借大学图书馆馆藏及服务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能满足用户多元文化需求,也能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使用户自觉的认识到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增强其文化自觉意识;四是要在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中切实加强培育用户与馆员的文化素养,通过文化展览、文化讲堂、经典推介、阅读推广等途径与措施,不断提高馆员的文化修养和用户的文化素养,这是提升大学图书馆利益相关者文化自觉能力的根本所在。

4 公共空间培育

公共空间作为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重要载体,不仅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重要实践场域,而且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功能实现的重要路径选择。在信息、网络、通信等现代技术的整体推动下,公共空间不仅包含传统实体物理空间,还包含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虚拟空间。为此,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培育必须从实体物理公共空间与虚拟网络公共空间两方面同步推进。

4.1 实体物理公共空间培育

“任何时候,馆舍空间都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犹如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9],程焕文在此所说的馆舍空间即为图书馆实体空间,反映了大学图书馆的存在高度依赖自身实体空间及其实体空间内的馆藏资源,这既是大学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也是大学图书馆的生命所在。在大学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用户对图书馆实体空间高度依赖,这里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而满足其学习、科研等大学阶段的基本需求,而且大学图书馆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坐标与文化氛围也为用户提供了温馨、文明且富有内涵的阅读、学习与社交空间,且在个体大学生涯中留下弥足珍贵的学习、研究、成长等校园青春记忆。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大学图书馆实体物理空间的培育,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空间环境氛围,增强大学图书馆空间的“场所”功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利用需求,实现图书馆空间的“人气”回归,使实体物理空间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与发展。

笔者以为,大学图书馆实体公共空间培育可以从以下诸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在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与旧馆改造中,积极实践公共空间新型理念(如建立大开放、大服务、全开架馆舍空间格局、构建实体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等),积极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如开辟独立、私密的研究空间、预约多功能学习空间等),不仅使得大学图书馆的公共空间价值与功能得到重视,而且通过实践行动证实了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价值的生命力;二是通过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计,构建功能强大、类型多样的“亚空间”,不仅可以强化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学习功能,而且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作为公共空间社交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互动交往;三是通过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软环境的改善,可以为用户营造温馨、多元、文明的知识殿堂,优化用户馆内利用的舒适度,强化用户的学习研究动力,提升用户的学习研究质量;四是通过在保障校内师生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满足社区乃至社会用户的利用需求,不仅可以有效吸引校外用户,提升大学图书馆实体空间的“人气”,而且可以实现大学图书馆功能的社会拓展,进一步增强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社会效益。

4.2 虚拟网络公共空间培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已经逐渐普及并深入人们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之中,乃至形成人们常说的“网络社会”。作为新的社会形态,以互联网为重要媒介的虚拟网络空间是现代网络社会的重要形态即“虚拟社区”,它是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形成的崭新的人类活动空间。在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推动下,图书馆也发生着变革与发展,如图书馆网站的开发、虚拟参考咨询的普及、数字信息资源的产生与利用以及数字图书馆的深度发展等,这些图书馆新形态、新服务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图书馆自身的变革与发展,而且预示着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媒介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将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可见,加强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培育,不仅要高度重视传统实体物理公共空间的培育,更应对现代虚拟网络公共空间(社区)进行积极干预与培育,这既是网络社会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现代用户多元需求的使命所在。

随着网络社会和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大学图书馆虚拟公共空间的价值与功能将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积极培育,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用户的多元利用需求。一方面创新大学图书馆虚拟公共空间服务,满足日益增长与变化的用户利用需求;另一方面拓展大学图书馆虚拟公共空间功能,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利用效益和社会形象。为此,需要紧密把握网络社会发展态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诸方面积极培育大学图书馆虚拟网络公共空间,与大学图书馆实体物理空间相互协作,整体优化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一是要优化大学图书馆网站建设,提升网站界面的人性化、便捷性以及可操作性,增强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动态性与及时性,使之成为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形象展示、用户互动沟通等一站式平台;二是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APP等Web2.0社交平台与技术,构建以lib2.0建设为主体的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体系,全方位、智能化、及时的推送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动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三是要加强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有效揭示图书馆资源,使图书馆数字资源类型与价值清晰化、可视化,促进大学图书馆资源的合法、有效利用,提升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为用户学习、研究、娱乐等提供数字资源保障;四是要推动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及时传递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增强图书馆管理水平,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有效应用,使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与实体空间服务之间实现无缝链接与整合,积极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提升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现代化、智能化与人性化。

(来稿时间:2015年6月)

参考文献:

1.李友梅.构建社会建设的“共识”和“公共性”.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06-14(A08)

2, 5.张良.村庄公共性生长与国家权力介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4-32

3.曹鹏飞.公共性意识形态及其培养.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4):73-76

4.人民日报评论部.素质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涵养我们的公共意识之三.人民日报, 2013-08-14(5)

6.王锡梓.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框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59-62

7.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2013-07-25].http://news.xinhuanet. com/comments/2010-08/10/c_12427897.htm

8.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 (7):5-9

9.程焕文.图书馆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公共图书馆,2013(2):2〔Abstr

〔分类号〕G258.6

〔作者简介〕倪代川(1982-),男,博士,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数字档案馆;詹华清(1971-),男,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咨询;熊惠霖(1987-),女,上海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场域·文化·公共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编号:12YJC870020)研究成果之一。

Analysis of Cultivation Path of the Modern Academic Library Publicity

Ni Daichuan Zhan Huaqing Xiong Huilin
( Shanghai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publicity 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the modern academic library, which has a distinct times and urgency.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ubject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publicity to discus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the academic libraries publicity main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publicity consciousness, public spac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academic libraries publicit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cision supporting for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libraries.

〔Key words 〕Publicity Academic library Publicity consciousness Public participati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Public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引导研究性学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