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抛锚应有“大目标”意识
2015-01-21潘明艳许孝宗
潘明艳 许孝宗
【摘要】时下不少地区和学校正在广泛推广“抛锚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笔者发现,其中一些教师对“锚”的设计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结合个人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抛锚时应该有“大目标”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目标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时下不少地区和学校正在广泛推广“抛锚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笔者发现,其中一些教师对“锚”的设计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结合个人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抛锚时应该有“大目标”意识。
一、界定:什么是“大目标”意识
“大目标”意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语文科学的课程目标,称为“语文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教师应时刻关注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即不管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预设的“锚”还是由具体情境生成的“锚”,都应该紧紧围绕着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符合语文的学科特征。二是指具体到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称为“课时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指导并制约着整个的教学活动。其具体内容一般被称为“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制定出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纲领性的作用。教师的教要依据课时目标,学生的学也要对照着课时目标,甚至教完学完之后的评价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行为中,学习之锚的设计和抛出都必须思考其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探因:为什么要有“大目标”意识
原因之一:目标“缺位”,教学时无目标。
随着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的日渐广泛,对于多样化文本的处理方式也日渐多样。正因为文选型教材的文本可供教学的点非常多,为数不少的一批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时也似乎变得“游刃有余”,可以这样处理文本,也可以那样处理文本。这种对文本内容随意化的处理方式恰恰暴露出这部分教师心中教学目标的“缺位”,不知道这样的文本编排方式在该专题中、编排在这一分册中应该有怎样的教学意图和合理的处理方式。这种教学目标的严重“缺位”不仅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
还有一部分教师把教读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这种做法看似有教学目标,但本质上仍然属于教学目标的“缺位”。因为正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冯为民老师说的,“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凭借”,文本本身并不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之根”,但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元好问《论诗》中有一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但从教师行为来看,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让人看绣好的鸳鸯固然必要,但最要紧的是要“把金针度与人”,即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固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最要紧的还是应该把解读文本的“钥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自能读书”。
叶圣陶先生在《国文百八课》中提到,“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还不如定了目标来读”。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可操作,让学生明了“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那里”,更要科学合理,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抛锚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准”(课程标准),手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
原因之二:目标“越位”,目标无语文特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面对精彩纷呈的文本,教师不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实施教学,而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始终徘徊在文本语言之外。这种泛语文化的教学倾向,在当前苏教版文选型文本的教学中还比较普遍。语文课成了“人文欣赏课”“思想教育课”,成了如黄厚江老师说的“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了语文”的所谓“语文课”。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文本处理方式背后实际是语文教学目标的“越位”,教学目标的制定缺乏语文学科特征。
众所周知,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语言素养)和非功用性(精神素养)两个方面的内容。但语文就应该是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必须体现语文自身的课程追求。体验、感悟、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不是不能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从三维目标来看,还应该是教学目标中应有的内容),但通过什么方式来培养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还必须通过语言,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培养。
黄厚江老师在他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中写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追求(指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固然不错,但我们以为应该是在体现语文课程基本价值,完成语文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再进行这样高位的追求”。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目标应首先切合语文的基本任务,切合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这样,在抛锚的时候,才能确保其科学性、正确性和针对性。
三、纠偏:“锚”的合理设计
在设计“锚”的时候,教师必须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文本教学的课时目标隐含在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中。通过“锚”的一步步推进和解决,最终达成课时目标和课程目标。因此,“锚”的合理设计不仅要思考文本内容的特定性和学生学情的实际情况,更要思考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教案编写之初,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是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即考虑借助这样的文本要教给学生什么。大方向对了,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既符合语文学习要求,又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和兴趣的学习之锚。语文首先是一门关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其次才是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感受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的课程。因而,学习之锚的设计首要关注的应是在语文学科培养目标引领下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
比如笔者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教学目标方面我主要考虑了两大层面:一是总体目标,即课程目标。本文是演讲辞,放在这一专题中,需要考虑的就是其主旨、结构和语言。二是具体目标,即课时目标。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体会演讲辞结构的严谨性;(2)品味本文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3)概括马克思的伟大成就,感悟其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依据上述目标,我在授课的不同阶段分别抛出了两个“锚”,一是通读全文以后,你觉得文章的结构应该怎样划分?让学生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二是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来看,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课后,我不仅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还让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探索演讲辞的兴趣,更好地指导了学生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实践。
举一反例作对比。某位教师教读《刺客列传》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文中的荆轲、秦王以及后来放弃刺杀秦王的无名三人谁是英雄?这个“锚”反映出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树立大英雄观”以及“如何树立大英雄观”。这样的目标定位显然是“去语文化”的,这样的语文课也就变成了“人文教育课”。目标大方向出现了偏差,“锚”的科学性也就无存了。
因而,教师在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时,必须要将“锚”和语文的课程目标、课时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贝学问.阅读教学,基于问题的生命对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2).
[4]张长松.追问:调控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手段[J].中学语文教学,2013(11).
[5]邰雨春.激趣,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充满阳光[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作者简介:潘明艳,女,1978年生,江苏盐城人,本科,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许孝宗,男,1977年生,江苏无锡人,本科,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马梦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