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美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5-01-21杨景瑜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审美探究

杨景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小学这一整个教育过程的起步阶段,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本功都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切实锻炼,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和新课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将会对审美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小学阅读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教育领域对教育大厦的根基——小学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而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多样化、人性化的体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相对于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美育的特点相当明显。因为在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文本更多的被当做引导小学生识字、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的一个工具,而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对阅读文本中有益学生语言能力的部分的深入挖掘。将阅读文本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的价值都发掘出来加以利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过程都是正确的,是对孩子有益的,也体现了新课标和课程改革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这一过程虽然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这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明显地过于深究阅读文本的文化意义,而忽略了对阅读文本本身的审美教育。

对于审美教育,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中曾有一句著名的总结:“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审美教育通过阅读文本,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丽的高尚的,什么是丑恶的卑鄙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文本中的矛盾冲突顺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极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常常伴随孩子一生。

二、基于审美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审美化的阅读教学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地挖掘阅读文本的审美因素,将阅读过程中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文本中的抽象感念与具象感念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同时,将理解深奥的知识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智商与情商双重开发同时进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摆脱了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桎梏,而且更加适应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审美化阅读教学的课堂流程为:创设情境——体验探究——激发创造,当然这个教学流程是不固定的,只要能够将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什么样的方式并不重要。以下阅读教学流程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课为例。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实施审美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思想体验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所起到的作用更像是传统故事中的故事背景,创造一个情境就等于创作了一个舞台,学生的思想可以在舞台上自由穿梭,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同时也是对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思想的一个限制性框架,让学生在神采飞扬的时候不至于离文本主题过远。习惯了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的学生,一旦进入一个不曾接触过的全新的情境模式中新鲜感就会油然而生,进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以《负荆请罪》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邀请几位同学到台上来对负荆请罪的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进入到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在这一情境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有的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蔺相如的角色中,有的将自己代入到廉颇的角色中,但是不管在哪一个角色中,学生都已经进入到了课堂情境中,深入到课文文本之中,对课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针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二)体验研究

在审美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深入到阅读文本之中,对阅读文本中的人物、事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也同样会产生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这样一个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的过程就是审美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教师在审美阅读教学中了解到学生对不同人物和事物的不同的评价,才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倾向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进而在文本教授过程中施加相应的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影响。

以《负荆请罪》为例,学生在对课文情节有深入的了解以后,会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有自己的评价。这里学生的评价当然会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大方向是不会错的,蔺相如大度、谦卑有容人之量;廉颇直爽、敢于认错等等,但是一旦学生对故事主人公审美认识偏离了主线,教师就要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加以引导,保证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前进方向。

(三)激发创造

审美情感是一种区别于理性的情感,所以在审美阅读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审美情感的不确定性既是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我们努力进行审美阅读教育的目标之一。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情感冲动,往往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我们要培养的是有自己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独立自主的灵魂显得更加重要。

以《负荆请罪》为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对课文原文的不同理解,借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独立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为课文编写后传,让自由的思想翱翔在独立创作的天空上。

三、结论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推行审美化阅读教育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基于审美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才能促进小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共同发展;也只有基于审美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才能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蒋惠敏.基于学习风格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编辑:董 娇)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审美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