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中的网络语言探究
2014-11-22简东
简东
摘要:
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而模因论作为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现象的新理论,为研究语言及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本文以此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分析网络语言中模因的复制、传播途径及原因,揭示网络语言的传播规律,为研究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模因论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的出现。网络流行语作为网上交流的工具,受到互联网自由化、虚拟化、交互化、全球化、电子化等特征影响,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反映并制约着大众的文化意识。
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关注探讨了网络语言现象。而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本文在阐述模因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阐释其复制和传播的原因,力图拓宽模因论的研究领域,为其在网络言语行为中的研究应用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二、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mem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生物学,最早见于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1]Dawkins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了与基因相对应的模因概念,用以说明文化的传播,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meme”一词源自希腊词“mimeme”,[2]?意指被模仿的东西,就是说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库中的模因,其繁衍的方式是经由广义上的模仿过程而发生的,它将自己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里;从广义上说,模仿是模因复制的方式。模因是通过模仿而被传递的,就是说如果模仿行为发生了,那么,就必然有某样东西得到了传递,而这东西正是我们所说的模因。术语“模因”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也就是说任何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模因。
国内最早对模因进行研究的是何自然,他总结了模因研究的几个流派:(1)信息观;(2)传染观;(3)文化进化观;(4)模因符号观。[3]在模因论中,模因被描述为一种病毒,可以从一个人的大脑传染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在那里得到生存并将继续传播下去。这种传播将感染人们的行为,形成互相模仿。模因论作为文化进化的新理论,揭示了语言演变和传播的规律,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言的进化和发展,为研究文化交流和语言交际尤其是网络时代的语言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三、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网络人际交流文本中基于网络环境及网友文化背景创造出来的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三大类:一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着的专业术语,如“内存、硬件、局域网”等。二是与网络文化现象有关的用语,如“博客、网名、黑客”等。三是指网民在网聊或者论坛上使用的一些另类的网络符号、网络数字和语言,如“稀饭、酱紫、: -D”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第三类网络语言由于其标新立异、时尚前卫等特点,受到网民们的追捧成为流行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它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特点。
四、网络语言和模因
模因通过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来交流,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网络话语传播的规律。网络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模因传播过程。当词语作为模因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这些模因就变得强大,逐渐发展成为强势模因,并进入全民语言而被不断地复制和传播。
语言模因能够在个人交际中无限地被复制,经过复制形成新的语言模因。Heylighten提出模因要成功复制必须经过四个阶段:
(一)同化
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如果新模因与宿主的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相适应,就有可能被接受。
(二)记忆
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他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模因在宿主的人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
(三)表达
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如话语、文本、图片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表达”。
(四)传输
模因表达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以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在传输阶段,模因从一个宿主被传输到一个或更多的潜在宿主,传输的过程也叫做复制。[4]
网络语言中的模因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何自然的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分为下面两种形式。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进行传播类型的变异。
1.基因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
基因型即模因宿主大脑中模因的本质原型或相同信息以异形传递。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尽管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变异,但复制出的仍然是复制前的内容。
网络数字:“995”(救救我),“5196”(我要走了),“886”(拜拜喽,再见)。这样的表现方式经常出现在网络聊天中,既方便快捷又时尚。还有一些图片及表情符号的使用会使聊天变得不再单调,而是趣味横生。
网络词汇:“恐龙”(丑女), “老鸟,大虾”(高手),“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只看帖不回复),“顶”(支持),“偶稀饭”(我喜欢)。这样的网络词汇反映出人们的超凡想象力及创造力。人们按照自己认知方式的不同:暗喻,联想,谐音等,以自己的理解去创造词汇,这些网络词汇一旦被其他人接受并广为传播,便形成了强势模因。
网络英文缩写:“I服了U”(我服了你),“CU”(See You的缩写带音译,再见),“IC”( I See的缩写带音译,我知道了)等等。这里我们看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交叉。可见网络语言是没有国界的,是兼容性的。这些网络语言虽然与原始形式大相径庭,但实质没变,都是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基因型模因。
2.表现型:形式不变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
表现型传播是指不同的信息含义同型传递,这种情况主要有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以及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比如,“黑客”,又称“骇客”,指在电脑领域有特殊才能或技巧的人。这类人运用自己的才能或技巧,要么是专门检测系统漏洞,要么有可能做有违道德或法律的事。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在黑客的基础上继续复制一批与“X客”同型的其他信息。“维客”:指喜欢使用WIKI这种超文本技术的网络爱好者。“博客”:一种网上共享空间,让人以日记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形式。“极客”:也称奇客,Geek,指有较高超电脑能力的人。“红客”:指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黑客相对。“闪客”:是使用Flash软件做动画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子贺卡和网站MTV都是闪客的杰作。上述按“X客”的形式传播,均表达沉迷于网络技术的人群,从而构成内容各异、形式相同的表现型模因。
网络语言模因还有另一表现形式。网络上有一非主流发了张吃面的图,上面写着“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立刻引来了网友的纷纷效仿。例如,“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等等。这种看似无厘头的话语方式,正是网络语言模因的表现型,即形式不变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任何一句平淡的句式,只要被网友们模仿,立即可以显示出极大的爆发力。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等。类似这样的表达用网友的话来说都是挺雷人的,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意味。正因为如此,网友才特别热衷模仿,用不断地模仿来表达一种讽刺的意味。
五、结语
语言承载着文化,反映着时代,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真实文化写照,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必将向现实生活渗透得更加深入。模因论为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带有强势模因的网络语言的传播能力会格外引起人们的注意,易被人使用,更便于传播给别人。了解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复制、传播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网络语言,对探究网络语言的成因提供帮助,为网络语言打造出强势模因,增强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提供启示和借鉴。
【注释】
[1]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 [M].Oxford: OUP, 1999:66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 [M].NewYork: OUP, 1989:192
[3]柴磊.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理据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6(2):43-46
[4] 李 西.从模因论的视角解释网络语言[J].文化研究,2009(04):2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