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4吴秀锦

新课程·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吴秀锦

摘 要:数学是一门涵盖逻辑、运算、空间等多个维度的学科,其重要性和连续性不言而喻,学习数学不但对教师教学有要求,还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才能够循序渐进。研究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让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与教学设备的互动,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互动。互动的方式不单单是一对一,还可以一对多,甚至是多对多也可以。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向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其中做事和认知都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参与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学生独立学习是进入社会的基本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该在互动的环境下学习思考。数学是所有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学科,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和自主能动性,已被全世界范围中的学者重视。随着社会综合发展的日益深入,数学的应用从以往单纯的运用公式得到答案延伸至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学终于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其次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互动式教学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重要考虑的问题。

一、互动式教学

1.含义

互动就是指人与物彼此之间通过行为互动,最后互相影响的过程。不同的对象互动,可分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互动。其次,根据互动的形式差异,互动可分为一对一的互动、一对多的互动,也可以多对多的互动。

2.教学互动的表现

我们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互动教学的过程,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主要是师生之间互动。数学互动的理念,还可细分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其次是学生与事物之间的互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和所讲内容有关的模型实体,这样可方便学生轻松地了解数学公式的来源,推断并得出显而易见的结果,实际上的演示让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简单易懂。

3.形式和原则

互动式教学建立在学生自发组织的小组学习队伍上,建立学习小组需要掌握三点重要的原则:首先,是控制人数,人数多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人太少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其次,对小组成员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上要做大致了解,彼此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是否差距过多,才能拟定基本的小组学习计划。最后,在建立学习小组的时候分工必须明确,每位学生都要搞清楚自己的职能所在,才能在小组竞争的时候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数学的厌倦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它抽象难懂,在大部分人的映象中数学是由一些很难理解不易记忆的符号、数字还有公式组成。不能完全理解数学演算的来龙去脉,老师如果要求做练习题就只能生搬硬套,逻辑思维的能力只会越来越低。

需要参加各类数学考试,成了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理由。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也逐渐会因为数学过程的枯燥无味,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无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存在的教学误区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我国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以及高考政策的制约和束缚,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的最大教学效率,往往直接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活动,最终采用“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单向性、片面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授、思想沟通、观点互动的双向发展过程。缺少教师或者学生两者之间任何一个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那只是片面的教学过程。当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只依据学生所考的分数多少时,这都让老师和学生成为“中考分数教学模式”下所有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被动者”,学生、教师之间的教学只是单一地、强制性地将学习知识灌注进学生大脑,教学过程不但死板单调,还会严重制约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为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建立良好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还严重威胁其未来的发展。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互动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过分在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就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能全盘接受,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做到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时间一长,学生在学习上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解题步骤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让学生学会运用推理方式解答难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的眼、手、脑及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发挥作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比如,七年级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讲题:一个仓库存放有面粉,运出25%之后,还剩15000千克,那么这个仓库原来一共有多少面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实际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再根据这个题目设计其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1)本题中一共有多少个量,哪些是已知量的,哪些是未知量?(2)题中所给的条件分别是?(3)题目中有哪些对等关系?(4)设哪个量为未知量?(5)能不能列出方程式?通过这样一些列有梯度的问题,采取层层递进的方法,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步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后在小组中提出意见。对于问题(1)和问题(2)大多数学生应该没有问题,对于问题(3),一部分学生认为之前的面粉减去运出面粉就应该是剩下的面粉,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剩余的面粉加上运出的面粉才是原来的面粉。学生给出几种答案,教师也不用立马给出正确答案,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达到分组学习的目的。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会处在交流、互动的情况下。当然,问题三是解题的关键所以等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开了。这时教师应选出刚才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充当“小先生”向其他同学分析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步步地将学习的气氛推至高潮。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归纳,相信学生会对一元一次方程有更加具象的了解。在结束这个问题之后老师还可以临时出一道和这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课下独立思考,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2.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熟悉与否,对各个方面知识都要进行综合的考查,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要求慢慢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才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并给出详细的回答。在可能会被询问的疑问方面,要在多个方面做好准备,不能仅从一个方面着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充分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在教育他人成才的过程中获益。

有关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问题受到所有家长的重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白学会培养学习能力更重要。数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升。不再死记公式和各种数学符号,而是踏出传统学习方法迈向新的学习模式的第一步。随着有关研究的深入,相信有关互动式教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李为胜.论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0(48):74-75.

[2]姚贤娜.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探微[J].新课程·中学,2013(1):131.

[3]王庆俊.师生互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36):99.

[4]林雪梅.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法浅析[J].考试周刊,2012(33):62-63.

[5]汪小兵.初中数学课的互动教学法浅谈[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1):128-129.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