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实施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研究
2014-09-21李正涛
李正涛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持续化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日趋复杂,当前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变化,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开始逐渐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属于企业整体管理中的一项本质性内容,并且也是企业能否有序发展的重要属性根据。
关键词:企业发展;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一、现阶段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决策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在我国企业管理
中,企业的内控管理机构设立普遍是在有关的行政部门的客观要求下创设形成的。因此,一方面,不但需要监督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极力地配合外部环境的干扰控制。如此一来,使得众多的企业决策层中的领导班子对内控的理解意识模糊,往往听之任之,只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评价。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其成立时间比较短,企业领导班子的实际管理水平及素质存疑,并且对于企业的管理思维严重滞后。管理者往往会认为内控机制只是一堆框架文件,进而只将内部控制流于片面的形式主义,他们认为,相较于企业的生产部门与业务销售部门,内控机构并不可以直观地位企业提供效益。甚至,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觉得内控机制只是监查企业经济上的行为问题,是一种破坏企业职工的的体现,并且认为会极大地造成无谓的人力与物力浪费,对内控制度的片面,甚至肤浅的认识必然无法把内控制度放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位置。
(二)岗位职责认定混乱。我国自改革开放一来,企业的功能在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体现上,已经逐渐愈发的受到重视。但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而且所经营领域比较单一,因此,无论是在机构的成立抑或是人员安排上,都不能够和那些大型企业同日而语。在岗位的人员安排上,中小企业往往不仅无法做到专业对口,甚至无法各司其职,每一个管理人员都算得上是“全能型人才”,往往会一人身兼数职。还有一些企业所成立的部门职能的概念也比较模棱两可,这样一来就致使岗位之间缺乏起码的牵制性,制度缺乏应有的规范化必然会导致执行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的通常表现主要为:销号制度执行力度严重缺失,部门入账的票据并没有经过验收或是出现没人申领人;甚至,还有一些企业的印章及票据的管理人员竟是同一人员。企业对于岗位的安置管理,通常往往只会处于所谓的经验与信任作为提前,并未意识到应当对岗位、人员、业务展开周期性的核查与牵制。
(三)内控部门缺乏独立性。在企业管理结构方面,内控部门最为显著地一个特征应当就是独立性。企业内控部门应当不会受到企业内部任何部门的干扰,而是直接隶属企业最高决策人管理。显然,倘若内控部门失去了最为重要的“独立”这一重要属性,那么这个部门必然只能够沦落成为可被任何部门随意敷衍的产物,而所收集而来的内控信息必然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通常只会将其内控部门整合相关的财务系统,并且受其支配,并没有采取独立配制,这样一来也就极大地局限了内控机构的独立水平,显然,内控部门应当行使地监督权利所应用的力度也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一些企业的高管存在舞弊的现象,只能无能为力。由于职责存在严重的缺位,内控部门自然也无法防范企业违规、错弊状况的发生[1]。
此外,现阶段的财会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受制,一些财会工作人员因为隶属服務单位,往往会对一些领导管理人员的违纪行为听之任之,并且乐意帮助领导制作假账,一起作弊。如图1所示,我国内控部门近些年因丧失独立属性所形成的危害。
二、严格实施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能够强化内控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如果要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机制,就必然要加强对企业内控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与专业水平。加强企业内控人员的素质训练工作,可在两个层面双向进行:第一,可以在企业内部展开职能培训。其优势不仅在于培训所需费用开支比较低,而且于企业内部环境下进行培训,能够让内控人才更加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实际现状,进而在未来开展工作上,也更加容易和企业现实相互吻合;第二,引入外界高级人才。企业倘若可以慧眼选定适宜的人才,并且再经过相关的实践技能引导,必然会为企业带来极大地效益回报。在某种程度上,企业也确实从外界引进新鲜血液,正所谓“旁观者清”,只有内部人才与外部人才进行资源结合,才能够更为优质的给企业提供最为完善的控制方法,其制度也必然可以获得健全与完善。同时,企业还需创设出一套长久、有效、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机制的内容设计可以旨在让企业员工敢担责,愿意反复学习提升自我。
(二)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独立性。我国企业应当根据我国内部控制协会所发表的相关内容,通过企业权衡自身的现实状态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如图2所示,例如,企业可建立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及高管层统筹的控制委员会,之后,还可以设置一些可以独立于企业其他系统的内制机构,最终顺利地实施内控。控委会可通文件形式向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明确内控部门的独立性与其职责的严肃性。并且同时提醒内控管理人员,需要确保与上述两个领导部门间交流顺畅,确保企业负责人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信息,进而作出及时有效地决策。
(三)实施风险导向视角下的内控。任何企业处于风险导向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开展过程中,就一定要认知到风险的客观存在。也正是由于风险的存在,更加要求企业需要进行高效及早地识别与对实施风险控制,惟其如此,方可给实施风险导向视角下的内控供给常规性的操作空间[2]。因此,企业不仅需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共同重要性与理念,从而逐渐全方位地为风险管理系统的升级提供保证,还需要逐渐地向现代化管理控制理论标准全力冲刺。
(四)明确审计部门的定位。企业应当明确内审制度属于企业进行常规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制度,但同时内部审计也是内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拥有特殊的经济评价职能。对此,企业需要把内审制度从传统意义上的监督属性转换成为服务属性。企业可以将审计部门的岗位职能工作结合到企业常规的经营行为上,内审部门的岗位人员可以从最初的“经济警察”化身成为“经济参谋”,以此,最终激活内审制度与内控机制双向完善,从而让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全面评析企业风险及企业组织。
结束语:文化本质上可以归纳成为精神方向的一项事物。而企业文化的设定,同样可以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综上所述,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主要还是针对“人”而安排的行为,企业内控制度由于其特殊性,必然也会给企业内部造成一种极强地控制精神及观念,进而给企业内控的效率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可以说,企业如果要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就必然也需要塑造出一个极具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丁柠.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2,(14):119-120.
[2] 张世平.试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0,(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