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014-09-16王卉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离骚

王卉

摘 要: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是一幕伟大的悲剧,在这幕悲剧中屈原深刻地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在悲剧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自我形象,特别是浸透于其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意志、为了理想而“九死其犹未悔”的牺牲精神更是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每个读者。屈原的品质和精神已成为影响和构成我们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离骚》;悲剧美;理想与现实

引言:屈原名平,字原,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其先祖受封于屈,遂于屈为氏。屈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离骚》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对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离骚》同时又是一部深刻、伟大的悲剧,它不仅是屈原的个人悲剧, 更是时代的悲剧。屈原把自己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把自己宁可以死殉国而不苟且偷生的悲壮熔铸其中,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一、伟大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

《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还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即不分贵贱、选贤举能和修明法度等。可以说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

然而诗人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次被碾得粉碎。诗人的“美政”思想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信,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他;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当诗人回顾到这些,想到自己的理想受到破坏,祖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深信自己的正确,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理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凝聚的悲剧

悲剧在表现矛盾冲突时, 一方面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诗人屡屡碰壁; 另一方面, 诗人追求理想的无畏气慨和自我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矛盾冲突构成了悲剧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离骚》当中就是屈原与灵修(楚王)、党人(上官靳尚)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是楚国统治集团内部进步派与顽固派的斗争。《离骚》的整个篇章艺术地表现了这种冲突。

(一)现实抗争

首先, 诗人叙述了自己的世系名字、性格、才能、修养、愿望和与楚王的密切关系。他凭这样的优势和条件,旗帜鲜明地宣布以尧舜禹汤为榜样, 遵循先王之正道, 指斥苟且偷乐、幽昧险隘的党人, 表示了毫不动摇、斗争到底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其次, 屈原“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 培养人才, 聚集贤能, 以图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 而那些党人们却“竞进以贪婪, 凭不厌乎求索”,“怒己以量人”、“兴心而嫉妒”、“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一时谣言四起, 黑云压城。在党人的压力下, 众芳芜秽, 人才变节。而即楚王则“不察余之中情”、“终不察夫民心”, 这就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艰巨性、残酷性和导致悲伤的必然性。再次, 诗人在无可奈何之际, 只得假托仆人女媭的责备和自己向重华申诉, 以表明自己所作所为是依据“前圣”而又切合实际的, 然后再举出夏启、夏桀的历代昏君与商汤、武王的历代明君正反治国的事实相对比, 来证明自己品质的高贵、主张的正确和斗争的坚决。但终因楚王昏聩、党人猖獗而失败。

(二)以死报国

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诗人用拟人与衬托手法,极写仆夫之悲哀与余马之伤怀, 以至都再也不愿前进了。既然去楚不忍, 留楚又“国无人, 莫足以为美政”, 而屈原与那般党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不可调和, 君王又始终不悟, 真是去国不忍,留国无望。这就迫使诗人“将从彭咸之所居”, 发誓投江以殉国。屈原言必信, 行必果。在这一年的夏历五月五日,“于是怀石, 遂投汩罗以死”, 这就是屈原的悲剧。在这里, 屈原将人生悲剧与艺术悲剧有机而深刻地统一起来。

三、《离骚》的悲剧美赏析

现实的残忍与理想的崇高的统一,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这就是悲剧的美学本质。在《离骚》里, 丑恶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 深沉的理智与火热的感情,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既冲突, 又补充; 既斗争, 又统一, 形成绚烂多姿、震撼人心的壮美境界, 激发出净化灵魂的伟大力量, 引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感情共鸣。现实与理想是悲剧的两大要素。前者忠诚地描写现实的一切, 忠诚地表现自己感情, 这就是真; 后者是坚持真理九死不悔、举贤任能实现美政的伟大精神, 这就是善, 同时也就是美。

屈原的举贤任能统一天下的美政理想, 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然而在现实中又是不能实现的。这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屈原站在时代的前面, 看清了历史的必然要求, 提出自己的美政主张。但他不处在变革历史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正道直行、挚爱祖国的诗人, 就会强烈感受到不能实现的痛苦, 这是很自然的。先知先觉并不能减少痛苦, 而只会增加痛苦。历史的要求是必然的, 但其实现需要过程, 有时是漫长的过程, 要求无数的牺牲与祭品。而屈原毕竟先知先觉了, 于是他痛苦、奋争, 上下求索, 九死不悔。这种奋争总会鼓舞人们爱国爱民、坚持真理、敢于斗争, 从而加速历史进程的。即使毫无成效, 也总是悲壮的, 也总是显示了人的尊严与价值。因而这种痛苦是“伟大的痛苦”, 这种死亡是“伟大的死亡”。诗人真诚地描绘了这种痛苦和死亡的过程。《离骚》的世界是一个由非凡的境界、非凡的事件、非凡的人物、非凡的想象、非凡的情节有机组成的瑰丽世界。这个世界充分揭示: 屈原的“内美”品质、“美政”理想等有价值的东西, 在党人的打击与屈原的流放中, 怎样被毁灭; 所以具有强烈的崇高感, 本质上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这就使读者从平庸中脱离进入一个非凡的浪漫境界, 体验强烈的感情。屈原的精神境界愈崇高、愈深刻, 他的毁灭就愈悲壮, 愈撕裂人心,就愈能使读者的灵魂超越自我, 升华到更高层次。在《离骚》里, 毁灭屈原美政理想的, 不仅有现实生活中的上官、靳尚、子蘭一帮党人及其靠山楚王, 而且还有天国中的守门人帝阍; 对屈原不理解的, 不仅有现实中的诗人之仆女媭, 而且还有善于求神占卜的灵氛等。也就是说, 从人间到天国,都在毁灭屈原的理想, 因而就使人感到恐惧, 对屈原感到怜悯。然而环境愈是险恶, 命运愈是恶劣, 屈原就更为坚贞不屈, 抗争到底。因而屈原的抗争就显得更为崇高、伟大、悲壮。美的化身——屈原被毁灭了,但屈原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却给人以更强烈的崇高感。因此, 屈原的肉体虽然被毁灭了, 但屈原的坚持真理挚爱祖国的伟大形象永远鼓舞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这就是直到现在中华民族每年都要纪念屈原的原因, 这就是《离骚》悲剧的美学意义。

屈原做为一名爱国诗人,他的理想虽然最终破灭了,但他为国尽忠的壮举,他“虽九死其犹未悔”执着,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屈原的爱国精神做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赵透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 姜亮夫.楚辞通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

[3]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离骚
屈原的选择:人,而非神
从《离骚》看楚辞中的语气词现象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解读《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心路历程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
神性的转向
对《离骚》(节选)结构的分析
《离骚》“抚壮”考辨
《离骚》一诗的教学策略
巫术文化和《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