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2016-12-20贾焱
贾焱
摘要:《离骚》中借用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等,互相依托,构建出一个借用弃妇比喻逐臣、借用男女比喻君臣的象喻体系,最终使物质及精神世界有了深度融合。可以说,《离骚》体现出来的象喻特征所形成的创作范式一出现,便同其宽泛的思想内容相融合,形成一定的典范性,既给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还把弃逐文学与相关艺术表现手法提升了一个层次。
关键词:《离骚》;象喻手法;创作范式
《离骚》的象喻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及求女之喻,这几个方面尽管各有侧重及内涵,但又互相依托,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相互关联。在这几个方面中,美人之喻及男女君臣之喻是重点,前者以女性角度进行叙述,给香草之喻及求女之喻提供了性别方面的支持;后者描写出了君与臣、夫与妻间的关联,反映出了以阴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深层次的内涵。
一、性别变换中的香草之恋与美人情结
《离骚》中的木兰、秋菊、芙蓉等名花名草,均是诗人所喜爱的,诗人借此象喻其品质的高尚;而椒、兰芷、荃蕙等,则用来隐喻小人及品行不端正的朝臣。屈原用香草来比德,而并非像孔子用水、玉等实物来比喻君子的品行,是因为屈原在《离骚》中已成为了一个“美人”,其喜爱的事物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而香草之喻中也自然而然产生了性别因素[1]。
从“美人”方面进行扩展,从《离骚》上半部分可以看出,诗人已变身成为一位美女,其外形就产生了变化,所喜爱的事物也与花草有了一定的关联。诗中先表现出了内在美,继而才表现外在美,由此形成了“美人”内外皆美的形貌。
而诗人用“美人”来指代自身,这个“美人”就成为了《离骚》中的中心形象,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着诗人的爱美与求美情趣:第一,根深蒂固的美人情结与香草之恋。诗人认为内外皆美的女性是世间最高洁的美,只有自然中的名花名草才可与之媲美,才可体现出其冰清玉洁的品质;第二,对美人之美的展现与呵护。在诗中,“美人”一词仅出现一次,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人的特征与品质;其三,把美人与弃妇相融合,在象喻方面揭示了逐臣的悲惨命运与其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
二、男女君臣之喻中的文化因素与先后传承
在现实生活中,屈原本是一名男子,而其却将自己象喻为女子,最主要的原因是男女及君臣、弃妇及逐臣间有一定的同质对应。而中国的文化中很多都蕴含着对这种对应的支撑因素,比如“阴阳、天地万物、男女”等。
在一定的情况下,妇的身份可以变换为臣、子,夫的身份也可以略等同于君、父,在妇及臣、子还有君、父这几个不同身份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深厚的异体同构现象,因此借用男女来比喻臣,借用弃妇来比喻弃臣,在古时就被许多诗人或政治家所注重且使用,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晋国大臣臼季、鲁国大夫季文子等。
如上述所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男女及君臣间的紧密关联,且在文学的创作及传承期间形成了一种认知与阐述的传统,由此可见,屈原在传承前人的前提下,根据其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及亲身遭遇,把男女及君臣之喻进行了新的改变与运用。《离骚》中屈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屈原将自己比喻成“美人”,用“众女”来比喻众臣,就是以传统的阴阳学说为依据,对男女及君臣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艺术变换与落实;其二,屈原是一名逐臣,对与自己相似的弃妇的命运及遭遇有着更为深刻地体验,对男女、夫妻及君臣间的相互关联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认知,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在《离骚》中对男女及君臣之喻手法的运用。
三、求女的内涵与其象喻特点
在《离骚》下半部分中的求女描写,不但是男女及君臣之喻的一个延伸,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说法的一种体现,由此构成了该首骚体逐臣诗象喻体系中的另一大重点。
《离骚》下半部分中求女的内容,不是求贤君,而是要求贤臣,这类贤臣在政治方面能够与诗人志同道合,通过一定的的媒介能够达到遇合于君的目的。所以,求贤臣是第二大目标,而求贤君是第一大目标也是最终目标。这其中的情形,根据屈原的亲身遭遇与《离骚》一诗,能看得更加清楚:在政治上,屈原经历了从被器重到被放逐的过程,其中主要是因为有小人的挑唆以及君主听信谗言,这些都是其被驱逐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直接求女与间接求君时,均借用了“媒、理”这样的媒介。不同之处是求女是用“媒、理”来明确说明的,运用“鸩、鸠”等鸟类来象喻;而求君是用“媒、理”来进行隐喻的,是想要通过求女的女子来进行体现与表达[2]。
四、结束语
总之,《离骚》根据逐臣的命运遭遇与自我求索为核心,不但用香草美人来作比喻,借助特定的事物来喻意,还通过比兴、联想等,婉转地表达出了主要情感,还把这些单独的、分散的比兴相联系,形成一套借助弃女比喻逐臣、借助求女比喻求贤臣的主线,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下,使弃逐文学得以更好地发扬。
参考文献:
[1]尚永亮.《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J].文学评论,2014,(02):165-172.
[2]方崇婧,徐柏青.《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及其与楚文化的关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