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维护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4-09-15庞小兰张景来
庞小兰 张景来
摘 要:本文主要对《轿车维护与检修》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过程进行阐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程的考核以及课程改革的成果五个方面说明本课程改革的特色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轿车维护与检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66-03
过去两年来,我们大胆进行《轿车维护与检修》课程的改革,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从原来的理论、实训分开的教学体系改革为实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模式,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或任务教学为课程载体,形成了理实一体化的崭新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改革目标
本课程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轿车二级维护、视情修理、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新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总结工作、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课程改革核心
本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体现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实施情境教学,而且能根据技术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课程内容。本课程建设的策略是将它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它的建设是一套由课程标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和形成性考核组成的“组合拳”。课程标准设计围绕“设计何种情境,多少个任务,达到何种能力目标、传授什么内容、如何去实施,效果如何评估”几个要点来进行。其中情境教学设计任课教师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换子情境或任务。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改革的依据
我们根据汽车维修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浓缩本科版”教学模式凸显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增加实践课程和课时来代替工学结合内涵的弊端。以真实的汽车维修作业项目及其工艺要求组织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结合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汽车维修行业普遍采用的汽车二级维护+视情修理的作业项目进行剖析,确定综合实训项目及其应做的内容。在确定职业行为领域时,先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具体做的车辆维护作业内容和流程。然后将它们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设计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子情境和再细分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个要素,即确定工作对象、工作内容;采用的作业方式、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施工方式;准备必备的辅料和配件;各工序过程检验和完工检验的技术文件、记录表格、撰写试验报告和形成性考核单等设计学习情境。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按课程教学实施的时序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分组教学。为了保障本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情境按照教学实施的时序划分成课程单元,进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般将2~4小时分成一次课,设计一个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含有1~2个轿车维护与检修的作业任务。首先要准确叙述本次课程单元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从形式上讲每次课都要设计一个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表,其中要选定每个课程单元能力训练的任务,确定每个任务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生活动形式和时间分配,具体内容见表1。
所有要求学生做的轿车维护与检修的作业任务,教师必须自己事先做过,教师事先了解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难题和要点,并做好有关知识、样车、样机、工量具、设备、辅料和配件的准备。
所有的课程单元都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和仿真室上,有的课程单元内容由校内本专业专任教师讲授,有的课程单元内容则由校内兼课教师(高级技师)、校外兼职教师讲授。利用学院车辆和我校教师私人车辆,校内汽车实训基地的各种电控试验台,学生通过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获得汽车维护的能力;通过对总成的拆卸、清洗、分解、测量、修理或换件、过程检验、装配、调试、竣工检验等获得汽车修理的能力;通过视检、听、闻、摸和借助工、量具和检测仪器,初步判断发动机故障位置、成因,使学生获得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通常学生5~8人分成一组,每组配一台轿车/发动机,一套工、量具和必备的检测设备,每两组配一位教师。教师先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课程中必需的理论知识穿插在相应的工作过程中,在学生动手做时,教师规范学生的动作和程序,并进行过程考核。每位同学都必须严格按照本次学习情境的实训指导书中给出的工作步骤和技术要求,动手做完规定的作业。教师对学生实训结果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最后,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并和标准的实训报告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查找原因,如何改进。在此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设计合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经历了完整的工作流程。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整合和序化,学生在工作反馈中不断总结、提高,对岗位要求有了完整的认识,并锻炼了负责、敬业等职业精神。
对于与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的主题研讨形式为主,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辅的方式解决。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建设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上,鲜明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以典型汽车二级维护、视情修理、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为主线的真实工作任务,安排一系列对应的工作任务。实践教学构成了由见习、仿真演示、虚拟操作、真实工作任务、综合实训项目、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组成的体系。
(3)突出单项工作任务的实操与综合实训项目相结合的特色。使单项工作任务的实操与综合实训项目相结合,既将共性的技能单独强化,又训练学生个性化的综合职业工作能力。在教学中,紧扣国家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要求学生在清洁、检查、紧固、补给、润滑、调整、报告等的每一个环节均遵循企业实际的操作进行。同时开设开放性、设计性实训和研讨主题,根据工作过程给定实训任务和/或题目,由学生查阅汽车维修手册等技术文献、设计实训和主题讨论方案,教师修改后,进行评比,最后由学生实施操作。
学生从接受任务开始就需要对工作的实施和预期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在充分掌握有关资讯的情况下,熟悉设计的维修方案及检修程序,最后通过完善的检查评估标准评价检修成果。通过项目、任务、案例、设备、实验、厂家等载体最终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单元和教学设计。通过真实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大多数形象思维良好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以更好的提升。这样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实训与考专业技术资格证相结合。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将实训与考汽车维修中、高级工资格证相结合:将考证中理论考试的题目及其答案穿插主题研讨、仿真实训中去;将考证中实操考试项目体现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去,且重点讲评。这样就将与本课程的考证教学与评价融合在轿车维护与检修的具体工作任务当中,突出了本课程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真正满足汽车维护这一职业岗位的要求,从而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先要设计好课程标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体例、形成性考核库、试题库、专题研讨题库和实操考核题库等教学资源库,利用专业机房与仿真软件和校内汽车实训基地等硬件条件,遵循教学规律,复现汽车维修过程。
我院从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正式开始,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每届汽修专业学生一般有200人左右。一般在第4、5学期上这门课,总课时为102学时,周6学时,其中有一次4节连上,即用半天时间,能做一些汽车维护+视情修理的维修作业。在学习情境设计中,除了本课程必须做的轿车二级维护项目之外,还有根据送修车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损坏程度而增加的视情修理作业项目。这些教学内容的课时不计入本课程总课时之内,而是根据实际选做的情况再添加的。
4.课程考核改革
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实操考试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又由仿真软件评分、现场考核和实训报告这三部分组成。每完成一次仿真软件操作,在计算机上就能自动生成仿真软件评分,只需教师记下来就行了。
(1)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仿真软件评分、现场考核的成绩、实训报告成绩组成,以百分制记录,在纳入本课程评定成绩时要占评定成绩的50%,其计算公式为:
以百分制记录的形成性考核成绩=〖SX(〗∑〖DD(〗m1〖DD)〗xi+∑〖DD(〗n1〖DD)〗yj+∑〖DD(〗t1〖DD)〗zkm+n+1〖SX)〗。式中:xi即每一次仿真软件评分的百分制成绩;m即仿真软件评分的次数;yj即每一次现场考核的百分制成绩;n即现场考核的次数;zk即每一次实训报告的百分制成绩;t即实训报告的次数。
(2)期末考试以实操形式进行,设计7~9个项目,由学生抓阄进行,成绩以百分制记录,在纳入本课程评定成绩时占评定成绩的50%。
(3)评定成绩是登入学生成绩档案的,本课程评定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
评定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0.5+期末考试成绩×0.5。
5.课程改革特色
(1)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教学是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该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体例等教学文件。并将授课地点搬到校内汽车实践基地,在教学过程中能基本再现真实的工作情景。教师采用边讲边实操演示的教学形式,学生则以实操为主,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真正做到了教、学、做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技能的效果十分明显。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就业打基础。我校有四十几辆车和一些教师的私家车放在学校的汽车维修车间按期维护和视情修理,在这些车辆维修期间,学生按计划分组被安排下去,在高级技师的指导下,参与汽车维修。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打破了以前专业教师单独在教室里讲授理论课的常规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师走进汽车实训车间,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现在的专业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而且要同样能承担起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载体。本课程的教学载体除了校内的汽车维护、视情修理和故障诊断与排除之外,还检修我校汽车专业教学用试验台。另外现在正在探索为社会车辆维修,开办“校中厂”的模式。
(5)分组化的教学管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班,每个小班约20人左右,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小班,一个小班再分成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设有组长,组长管理自己的组员,负责考勤等工作,并且带领团队完成每个教学任务。
(6)课程建设的映射作用。目前我系在以“轿车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程为样板,在本专业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延展课程范围全面扩展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改。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得到了彻底的应用,因此《轿车维护与检修》课程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技术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