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思考
2014-09-09尹诗伟
尹诗伟
摘 要: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期望值偏高、求安稳、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观念问题,并从学生、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指出了正确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观念 转变方法
当今社会,人才大于岗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自新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实施以来,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约为80%,20%左右的高职学生不能如愿找到工作,其中20%的毕业生对现从事的工作满意度偏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观是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其中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和要求。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等、靠、要”思想严重,就业期望值偏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但不少大学生依然存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大学就理所应当有好工作。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渴求高收入、高物质的回报率,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定得很高,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公务员、律师、教师等这些“安稳的工作”无疑是毕业生最为向往的,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主创业。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教师等岗位的热情持续不减,有的多则连考五、六年,少则两三年,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3.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地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人为增加就业的难度。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目标
高职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与现今的就业环境不相適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高职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就要转变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1.从“天之骄子”转向“普通劳动者”。
随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现在,学历不再是坐机关、进企业的通行证,只能说明你学过相应的知识。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时要把自身定位从以往的“天之骄子”转为“普通劳动者”,以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通过诚实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2.从“公有”单位转向“非公有”单位。
在对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最愿意去的就业单位类型排在前几位的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公有单位。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则是他们最不愿去的。在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公有单位所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收毕业生就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非公有”单位逐渐增多及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可见,毕业生去“非公有”单位就业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和不错的选择。
3.从“专业对口”转向“通用人才”。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专业情结依然影响求职心理。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当代高职毕业生只有顺应市场需要,把工作岗位定位从“专业对口”转向“通用人才”,才能找到称心的工作。
三、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建议
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首先,学生应客观评价自己,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其次,学校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订不同的指导方案。
最后,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发挥榜样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
现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大力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业率连续五年提高,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局面。高职院校必须紧跟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抓好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后就能“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就能成为市场需要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