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衔接,重在指导
2014-09-09钱正玉
钱正玉
小学升入初中后,课程增多了,内容加深了,要求提高了,进度加快了,学法灵活了,学习时间变长了,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教师只有做好指导工作,才能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指导学生调整
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的设置都不同。班级中聚集了来自各个小学的优秀学生,往往会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因失去协调能力而丧失信心。还有一些学生因当不上班干部或成绩没有小学优秀而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应对。这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胜不骄,败不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其次要指导学生针对小学和初中的不同,养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主动与老师沟通,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二、指导学生预习
初中课堂容量较小学大,教学进度较小学快,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一学生不会预习,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抓不住要领,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教师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以“做数学”为主線,以“认知﹑技能﹑情感”为内容,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做到:(1)粗读教材,从教材设置的各种情景(图)中发现有效信息,试着回答教材和导学稿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字词、概念、结论圈出来。(2)细读教材,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听课。(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努力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及时记下来。(4)尝试练习,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听课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堂容量加大,教师的教学进度的加快,上课不注意听就可能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课中注意听知识的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更要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并听好课堂小结。同时要指导学生多思、善思,大胆提出问题,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或公式有什么作用?如何应用?还要指导学生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适应初中老师的上课特点,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
四、指导学生参与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在于创设开放的情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在课堂上,让新奇、独特的思维打开创造的心门,让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在课堂驰骋。数学教学重在推导,只有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原理的推导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大胆猜想和验证,适时点拨,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多读、多议、多想、多说、多动手、多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五、指导学生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发认知冲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其探究欲望。其次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的习惯,并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教师着力指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变式拓展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乐于探究。
六、指导学生反思
解题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审题时的遗漏信息,对题意的理解存在什么样的偏差,反思在审题时所遇到的困惑及在解题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反思解题思路与策略的成功之处,比较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及时总结解题经验,形成“从优、从快”的解题思维方式;反思问题的变式或引申,真正实现“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同时指导学生做到:(1)求同存异,善于从一类问题中概括出基本规律,并运用规律分析、解决数学问题;(2)引申发展,将已有的规律推而广之,通过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扩充、发展原有的功能;(3)联想创新,在大量同类问题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进而推广,形成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达到对某些知识的补漏、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初小衔接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调整心态,尽快建立信心,做好预习,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反思,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参与和探究的愉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