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走向对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影响

2017-01-07郭小燕陈晓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策

郭小燕+陈晓

摘 要: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各种问题,毕业生就业也备受社会关注。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5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指出了经济走向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从思想观念到最终择业结果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指导他们能更好的面对就业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关键词:经济走向;就业观念;就业收益;就业去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38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现代经济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社会要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处在高涨的状态。因为美国加息预期导致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外流、本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虽然同时中国就业基本稳定,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下,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可以缓解,却不能根除。在即将到来的2016毕业更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且最近几年,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从精英模式转为化为普通教育的大众化模式,独立学院的数目逐渐增多,目前已经达到322所,共180万人,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相较于普通的一本、二本的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加之逐年增多的毕业生,其面临的就业压力远远大于其他普通院校学生。

1 经济走向与毕业生就业观念

当今,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悄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对就业的看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风险竞争意识在不断地提升,虽然就业情况不够理想,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消极沮丧的情绪,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他们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观察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薄弱,受到诸多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就业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功利化,其服务社会的意识正在不断地减弱。他们将职业分成不同级别,都想先实现自己的市场价值,没有太多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虽然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是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针对性地做出规划,所以对就业满意度和经济发展形势并没有呈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为了深入研究,本课题组对大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据分析,梳理出其基本的就业态势。总体上看,在收回的487份有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3.33%的学生认为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为这种无形压力的出现,让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显得得心力交瘁,无暇顾及社会需要,就业观念产生偏差。就拿我校的毕业生来说,对就业还是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从对本校历届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来看,63%左右的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比较满意,不太满意的和不满意的所占比例很少。

2 经济走向与毕业生的就业收益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就业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高等教育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情况下,则很有可能对大学生就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作用,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

有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如果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高等学校的就业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在整体经济走向的引领下,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两极分化的需求现状,以及社会对高技术能力和创造力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将专业划分得非常细致。高校按照这种需求进行培养模式设置和专业划分。但是,随着知识的广泛融合及不同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出现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层次预期产生一定的误导,造成择业层次和区域“扎堆”现象,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进一步缩小,进而影响就业。

就业范围的缩小间接影响了就业收益。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某些高校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打破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收益状况,出现预期薪酬与实际薪酬的差距。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难度。因而这里就出现了价格需求弹性,价格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对东方学院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预期薪酬在2000元-3000元和3000元-4000元之间,分别为32.39%、40.85%.而实际收入在3000元-4000元的只有20.88%,说明部分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要略高于实际。预期薪酬在4000元-5000元及5000元以上的有11.27%和13.62%,实际收入达到此标准的只有4.71%和3.77%,就业收益的问题依然存在。

3 经济走向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在当前的这种经济态势下,迅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支撑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经济和总体竞争的能力程度。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也是有着双面的影响,产业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力需求也随之增长。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具有同向的发展趋势。然而从不同的技术部门与就业的关系来看,低技术部门受技术就业进步的影响不明显,高技术部门则对技术创新的反应非常明显。由于与之存在的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倾向选择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他们追求高技术职业部门,很少有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高新技术部门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但同时高新技术部门也需要更高素质的就业者,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者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选择在校期间多考证书,以此来提高到高新技术部门就业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还有许多工作岗位的空缺,在许多小型企业仍大量缺乏技术型的毕业生人才,但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岗位。所以总体上来说,劳动力呈现总体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种表象。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是大部分前往较为前沿的企业单位,特别是沿海的发达地区,更是有一大部分人选择参军入伍,只有少量毕业生选择去较为贫困的西北地区。

4 经济走向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讨论,并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以下对策。

第一,大学生应转变思想,提升综合能力,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偏弱,容易产生价值认同模糊,另外他们还不懂怎样将自身的优势与职业信息及市场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此,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当摆正心态,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在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了解现实,加强自我完善。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进入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良好的求职习惯和优秀的求职素养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前提,所以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要了解有关的礼仪知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规划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争取在求职中能顺利脱颖而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克服从众心理,注意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做到思想解放、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这样才能有机会独具慧眼,抓住更多的成才机遇。

5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发展走向对毕业生的就业可能产生的几个影响,分析了经济走向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收益、就业去向等的影响,并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由于时间紧迫,笔者的写作分析能力有限,许多内容只提到表层现象,没有做到深度挖掘,这也是笔者在校期间学习所要努力的方向和攻克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冯莎莎.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2]梁洁.培养模式、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5中国人才报告[R].2015,(8).

[4]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吴浩.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6]杨桂元.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4).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