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让学生由“活动经历”到“经验获得”
2014-08-12胡逸飞
胡逸飞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基”之一。它是指围绕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在经历了与学科相关的各类基本活动之后,形成的并在遇到相似情景时可以忆起的某种体验、方法性知识或某种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呢?《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数学经验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但活动了并不就是获得经验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先进行“活动的经历”, 再引导他们实现“活动的内化”,最后达到“经验的获得”。“活动的内化”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建构活动,即由具体的活动抽象出相应的模式。这个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反思”。如下图所示:
适时引导学生在各类活动后展开反思、讨论,并在下次数学活动中合理运用,是学生形成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法。
一、动手操作后的反思,促进感知型经验的形成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非常普遍。简单的如摸一摸、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复杂的如具体情境中购物、使用尺或天平等工具测量等都是常见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这些行为操作,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源于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其目的或是初步感知概念,或是尝试解决问题,或是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或是培养乐学情感。在这些操作之后,学生往往会“若有所思”,但又不是“了然于心”,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回味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形成数学感知的经验。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的认识”时,学生经历了丰富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后获得了对测量单位的感性认识,这时学生对操作过程有所体验,但只是零星的、杂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认识1厘米的?” 让学生在回忆学习过程中实现活动经验数学化:“我是从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我知道1厘米有这么长(用手比画)”“我的指甲宽度就是1厘米”“课桌的宽里大约含有30个1厘米,所以课桌宽约30厘米”……对于这些学生描述的具体操作活动,教师再深入引导:“根据这些我们对1厘米的认识,你能说说通过怎样的活动来认识其他的长度单位?”交流后总结出:我们是通过认一认(认识1厘米到底有多长?);比一比(比画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身体上或生活中的1厘米有哪些?);估一估(估计具体物品长有几厘米?);量一量(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和预估的结果进行比较)等活动来学习“厘米”的。在这里教师注重在学生经历“对1厘米认识的操作活动”后引导反思,使他们获得了建立1厘米概念的清晰的活动经验,为以后在学习同类知识(米的认识,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或相似知识(面积单位的认识、体积单位的认识、质量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感知型的数学经验。
二、探究活动后的反思,促进知识型经验的形成
对于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往往会设计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在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后使他们习得概念和定义、掌握运算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背后其实有着某些相同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理解,这些思维和理解,往往能进行正迁移,这就是数学知识形成经验的一种。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反思—形成经验—运用经验再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的经验在活动中孕育,在反思中产生,在运用中提升。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方法进行学习,验证并归纳“长方形面积=长×宽”的过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反馈中,学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结果:第一种是将单位面积(小正方形)放满整个长方形后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即是面积;第二种是将小正方形放在长和宽处,用长的个数乘宽的个数得出面积;第三种是直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再相乘得出面积。
合作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反思:这节课我们是怎么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的?生1:我们知道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长方形里包含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生2:求长方形里包含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用小正方形去摆满整个长方形;也可以只摆长(每行有几个)和宽(有这样的几行),再推算;最方便的是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其实就是明白长方形的长能放几个、宽能放几个,再通过乘法计算得到面积。生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理如下:
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面积计算方法推导的知识型经验,在五年级下册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就可以运用经验自主接近问题了,可以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激活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中也有此类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后获得的知识型的经验,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形成数学活动经验:能把未知图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进行转化,再寻找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从而在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学习时,同样可以以此激发学生的已有探究经验来进行自主学习。同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活动经验,也适合进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数学建模后的反思,促进策略型经验的形成
《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与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与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味、比较和梳理建模活动中的方法和策略,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数学建模过程相对完整准确的共识,这就是数学活动经验中的策略性成分。endprint
在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一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次找次品的尝试活动,并在每次活动后开展经验共享,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最终建立起找次品的数学模型。如第一次“从3个零件中找出1个较轻的次品”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确切要求,初步建立起“三分法”的推理思路,学会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称法。在此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第二次“从5个或7个零件中找到较轻的次品”的活动,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第二次活动后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有时零件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称的次数。第三次解决“9个或者11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在多种称法反馈之后引导学生反思,从而发现相对优化的称法,并形成初步的猜想:每次把含有次品的零件尽量分成相等的3份,所用的次数最少。第四次解决“243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活动后反思,旨在让学生体验层层化归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找到数学模型。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搭建“反思交流”的平台,在前一个活动后引导反思,集体交流,使学生达成共识,提炼出策略性的经验,在下一个活动开展时,再加以充分利用,这是积累策略型数学经验的有效方法。
四、体验想象后的反思,促进情感型经验的形成
众所周知,世界上很多东西只能靠亲身经历来获得,比如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比喻、联想、猜测等方法,来寻求具体的、形象化的支撑,获得具体的意象固着点,从而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在此类体验学习后,学生的适时反思,即可获得某种相对抽象的情感性数学经验。
在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射线和直线的无限性,在真实生活中的实例基本不存在,学生无法具体感知,对于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想象体验的活动。首先用“点动成线”的思想来体验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屏幕中出现一个点,让点移动并留下轨迹,分别形成线段、折线和曲线。再演示点直直地移动一直到屏幕的边缘,请学生说一说,点这样移动形成的是一条怎样的线?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这个点继续直直地不停移动,那么这条线会怎样?学生通过想象后描述:从一个点出发,直直地延伸到无限远处,形成一条线。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出这条线,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射线。初步感知了射线的特征后,结合发光棒让学生再次想象:这束光可以看成我们数学中的射线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讨论交流后,辩证地得出结论:如果光束发出后遇到了墙壁或树,哪怕是在很远的天空中遇到了云朵,那么这光束是线段;如果发出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并且可以一直发光,那么可以看成射线。学习射线之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学习射线的?”此后在学习直线时,学生能自主地用“点动成线”的方法描述直线:一个点直直地向一个方向和其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能不停地向两端延伸,就可以看成数学中的直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借助想象的力量来理解射线概念,在脑中建立了清晰的射线模型,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想象体验活动借助想象,使抽象的数学内容联系生动的具体意境,找到可以形象理解的、相对现实的立足点,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或数学思想,从而获得数学经验。
再如在“圆的周长”课堂小结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回顾了课堂上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后,谈谈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滚动法和绕绳法与祖冲之的割圆术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在那个没有任何精密计算工具的年代能计算出小数点后7位,我被深深震撼了。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们精益求精,现在已经有人把π值推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实在太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计算机是如何演算π值的呢?这真是一个谜,我希望长大后能解答这个疑问。这种情感体验的经验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后的有效反思,可以将“经历”中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想思考,也就是“数学活动经验”。构架好反思这座联结“经历”和“经验”的桥梁,是落实“四基”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 315000)endprint
在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一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次找次品的尝试活动,并在每次活动后开展经验共享,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最终建立起找次品的数学模型。如第一次“从3个零件中找出1个较轻的次品”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确切要求,初步建立起“三分法”的推理思路,学会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称法。在此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第二次“从5个或7个零件中找到较轻的次品”的活动,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第二次活动后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有时零件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称的次数。第三次解决“9个或者11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在多种称法反馈之后引导学生反思,从而发现相对优化的称法,并形成初步的猜想:每次把含有次品的零件尽量分成相等的3份,所用的次数最少。第四次解决“243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活动后反思,旨在让学生体验层层化归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找到数学模型。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搭建“反思交流”的平台,在前一个活动后引导反思,集体交流,使学生达成共识,提炼出策略性的经验,在下一个活动开展时,再加以充分利用,这是积累策略型数学经验的有效方法。
四、体验想象后的反思,促进情感型经验的形成
众所周知,世界上很多东西只能靠亲身经历来获得,比如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比喻、联想、猜测等方法,来寻求具体的、形象化的支撑,获得具体的意象固着点,从而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在此类体验学习后,学生的适时反思,即可获得某种相对抽象的情感性数学经验。
在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射线和直线的无限性,在真实生活中的实例基本不存在,学生无法具体感知,对于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想象体验的活动。首先用“点动成线”的思想来体验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屏幕中出现一个点,让点移动并留下轨迹,分别形成线段、折线和曲线。再演示点直直地移动一直到屏幕的边缘,请学生说一说,点这样移动形成的是一条怎样的线?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这个点继续直直地不停移动,那么这条线会怎样?学生通过想象后描述:从一个点出发,直直地延伸到无限远处,形成一条线。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出这条线,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射线。初步感知了射线的特征后,结合发光棒让学生再次想象:这束光可以看成我们数学中的射线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讨论交流后,辩证地得出结论:如果光束发出后遇到了墙壁或树,哪怕是在很远的天空中遇到了云朵,那么这光束是线段;如果发出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并且可以一直发光,那么可以看成射线。学习射线之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学习射线的?”此后在学习直线时,学生能自主地用“点动成线”的方法描述直线:一个点直直地向一个方向和其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能不停地向两端延伸,就可以看成数学中的直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借助想象的力量来理解射线概念,在脑中建立了清晰的射线模型,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想象体验活动借助想象,使抽象的数学内容联系生动的具体意境,找到可以形象理解的、相对现实的立足点,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或数学思想,从而获得数学经验。
再如在“圆的周长”课堂小结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回顾了课堂上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后,谈谈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滚动法和绕绳法与祖冲之的割圆术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在那个没有任何精密计算工具的年代能计算出小数点后7位,我被深深震撼了。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们精益求精,现在已经有人把π值推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实在太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计算机是如何演算π值的呢?这真是一个谜,我希望长大后能解答这个疑问。这种情感体验的经验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后的有效反思,可以将“经历”中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想思考,也就是“数学活动经验”。构架好反思这座联结“经历”和“经验”的桥梁,是落实“四基”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 315000)endprint
在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一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次找次品的尝试活动,并在每次活动后开展经验共享,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最终建立起找次品的数学模型。如第一次“从3个零件中找出1个较轻的次品”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确切要求,初步建立起“三分法”的推理思路,学会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称法。在此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第二次“从5个或7个零件中找到较轻的次品”的活动,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第二次活动后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有时零件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称的次数。第三次解决“9个或者11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在多种称法反馈之后引导学生反思,从而发现相对优化的称法,并形成初步的猜想:每次把含有次品的零件尽量分成相等的3份,所用的次数最少。第四次解决“243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活动后反思,旨在让学生体验层层化归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找到数学模型。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搭建“反思交流”的平台,在前一个活动后引导反思,集体交流,使学生达成共识,提炼出策略性的经验,在下一个活动开展时,再加以充分利用,这是积累策略型数学经验的有效方法。
四、体验想象后的反思,促进情感型经验的形成
众所周知,世界上很多东西只能靠亲身经历来获得,比如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比喻、联想、猜测等方法,来寻求具体的、形象化的支撑,获得具体的意象固着点,从而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在此类体验学习后,学生的适时反思,即可获得某种相对抽象的情感性数学经验。
在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射线和直线的无限性,在真实生活中的实例基本不存在,学生无法具体感知,对于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想象体验的活动。首先用“点动成线”的思想来体验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屏幕中出现一个点,让点移动并留下轨迹,分别形成线段、折线和曲线。再演示点直直地移动一直到屏幕的边缘,请学生说一说,点这样移动形成的是一条怎样的线?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这个点继续直直地不停移动,那么这条线会怎样?学生通过想象后描述:从一个点出发,直直地延伸到无限远处,形成一条线。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出这条线,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射线。初步感知了射线的特征后,结合发光棒让学生再次想象:这束光可以看成我们数学中的射线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讨论交流后,辩证地得出结论:如果光束发出后遇到了墙壁或树,哪怕是在很远的天空中遇到了云朵,那么这光束是线段;如果发出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并且可以一直发光,那么可以看成射线。学习射线之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学习射线的?”此后在学习直线时,学生能自主地用“点动成线”的方法描述直线:一个点直直地向一个方向和其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能不停地向两端延伸,就可以看成数学中的直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借助想象的力量来理解射线概念,在脑中建立了清晰的射线模型,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想象体验活动借助想象,使抽象的数学内容联系生动的具体意境,找到可以形象理解的、相对现实的立足点,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或数学思想,从而获得数学经验。
再如在“圆的周长”课堂小结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回顾了课堂上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后,谈谈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滚动法和绕绳法与祖冲之的割圆术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在那个没有任何精密计算工具的年代能计算出小数点后7位,我被深深震撼了。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们精益求精,现在已经有人把π值推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实在太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计算机是如何演算π值的呢?这真是一个谜,我希望长大后能解答这个疑问。这种情感体验的经验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后的有效反思,可以将“经历”中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想思考,也就是“数学活动经验”。构架好反思这座联结“经历”和“经验”的桥梁,是落实“四基”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 31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