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问题”带动有效教学
2014-08-12李朝品
李朝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课堂组织的载体,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围绕问题,践行新理念、落实新方法,被广大教师所推崇,但实践出来的效果却差异巨大。最近笔者就听到了两节不同教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的课,值得反思。
【案例1】
一、创设购物情境,引入新课
师:要买商品需要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分别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它吗?(从汉字、阿拉伯数字等角度来认识)
2.课件分别出示1角纸币和硬币,你认识它吗?
3.出示1分硬币,你认识它吗?
师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4.出示情境问题:练习本每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
5.猜一猜:1角=()分?课件演示。
6.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依次出示:纸币5角、硬币5角、纸币5分、硬币2分
思考: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枚5分可以换1枚1角?
师生讨论交流
7.练习:师任意出示一张人民币指名认。
三、巩固与拓展
1.想想做做1(人民币与商品的连线)
2.想想做做2
5角+1角=( )角
1元+5角+1角+1角+1角=()元()角
3.想想做做3
出示情境图:买1元2角的邮票,可以怎样付?(学生拿学具操作)
方法1:1个1元和2个1角
方法2:2个5角和2个1角
方法3:1个5角和7个1角
方法4:12个1角
4.拓展: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出示:
铅笔 气球 方格本 胶带 胶棒
3角 2角 8角 9角 7角
四、总结(略)
【案例2】
一、情景导入
师:青青草原百货商场开业了,但懒羊羊却哭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懒羊羊很想去买好吃的东西,可是它不认识钱。想不想一起帮帮懒羊羊认认钱呢?
师指出:在中国,钱叫人民币。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活动一:你认识哪种人民币?
(1)学生从自备的“小小银行”箱取出。
(2)教师根据回答出示样币。
(3)说说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几元(角、分)人民币的?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并相机介绍:“壹、贰、伍、圆”分别是“一、二、五、元”的汉字大写形式。
(4)你能将认识的人民币分一分类吗?
学生得出两种分法:一是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二是按元、角、分分类。师适时指出:元、角、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活动二:帮懒羊羊买棒棒糖。
师:认识了人民币,懒羊羊这一下可高兴了,现在它想买1支1元的棒棒糖该怎样付钱呢?
学生从自己信封中拿钱,并把准备好的钱放在桌上。
方法1:1元的硬币或纸币
方法2:两个5角的合起来
方法3:10个1角的合起来
方法4:1个5角、五个1角合起来
提问:除了方法1外,无论你选择另外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你都需要付出去几角?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回答板书:1元=10角
追问:1元可以换几张5角?又可以换几张1角?
提问: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回答板书:1角=10分
活动三:付币、找币——选择合适的付钱方法买东西
出示青青草原商场中部分商品的价格:
铅笔 直尺 橡皮 胶棒 贴纸 水彩笔
1角 7角 5角 1元2角 9角 3角
(1)上面的商品中,哪种物品的价钱最便宜?
(2)懒羊羊想买最贵的,怎样付钱?
(3)懒羊羊只带了一张人民币,能买什么?
三、课堂总结(略)
【反思与评析】
很显然案例1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准确的,围绕认识1元及以下的人民币来展开,让学生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学会1元=10角、1角=10分的转化,且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了一定的购物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进行课堂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节课中的问题过多、过细、过小、过碎,教师“满堂问”“一问到底”的现象很严重,即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定的参与,但因缺少积极主动的认知与情感的参与,所以学生很难真正将认识人民币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内化,整节课表面看似热闹,实质只是少部分学生的应付,课堂效果较低。
而案例2的教学,教师就很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教学任务,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关键点,从中找出有必要在课堂上深入研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而设计出三个核心问题:(1)青青草原百货商场开业了,但懒羊羊却哭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懒羊羊很想买好吃的东西,可惜它不认识钱,想不想一起帮帮懒羊羊认认钱呢?(2)认识了人民币,懒羊羊这下可高兴了,现在它想买1支1元的棒棒糖该怎样付钱呢?(3)延续在青青草原商场里购物这一情境,活动三的问题:上面的商品中,哪种物品的价钱最便宜?懒羊羊想买最贵的,怎样付钱?懒羊羊只带了一张人民币,能买什么?其实这三个小问题也就是在青青草原商场里购物这一核心问题下产生的问题串。具体来说,这样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有四大优势。
优势一:有助于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核心问题一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1元及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这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核心问题二的立足点是引导学生认识1元=10角、1角=10分这一教学难点。而核心问题三既是让学生获得一些简单购物经验的过程,又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载体。
优势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产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懒羊羊是学生都认识并且非常喜爱的卡通形象,教师借机创设了懒羊羊去青青草原商场里购物的情境,并抛出三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围绕着如何帮助懒羊羊解决困难的主线展开学习,真正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亲自认币、换币、付币、找币的过程则让学生看到了学习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的同时,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优势三: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
核心问题一中引申出的第4个环节——你能将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类吗?得出了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二是按元、角、分分类。这样的问题与环节间流畅的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再如:解决了为懒羊羊想买1支1元的棒棒糖该怎样付钱的问题后,教师紧接着设问:“除了方法1外,无论你选择其他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你都需要付出去几角?你有什么发现?”巧妙地让学生自主突破了1元=10角、1角=10分的教学难点。而这两个环节的设置,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的数学思维方法。
优势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形成知识链条。
与案例1问题多、细、小、碎的课堂相比,案例2的课堂教学显然更为紧凑,且三个核心问题层层递进式的安排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认识—操作—应用逐步形成知识的链条。相比于案例1零散的教学结构,学生的注意力显然更容易聚焦于案例2的课堂。两个案例教学其实所呈现的内容本质是相同的,但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案例2的课堂更加饱满,更显执教者的用心,也更为有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211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