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馈式教学实践探索
2014-07-25文/桑文
文/桑文
摘 要:反馈式教学就是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捕捉学生的认知动态,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以期保障师生双方在良好的互动中探索知识,完成知识迁移。结合一线实践和经验,从学生实情出发,对初中数学反馈式课堂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馈式教学法;认知动态;教学方案
反馈教学就是通过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及课下作业等方式及时捕捉学生的认知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及时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以保障师生互动积极有效,课堂效率高效提升。唯有如此方符合动态课堂的特点,方能满足学生的动态认知需求,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保障师生双方在良好的互动中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鉴于此,笔者联系这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实践反馈式教学,谋求数学高效课堂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反馈
数学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从头到尾一直缄默不语,不仅不会分享自己的观点,更不敢问不懂的问题。这是我们消除后进生需要跨越的重要障碍之一。鉴于此,教师需要调整课堂氛围,鼓励他们敢于开口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困惑与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领他们脱困逆袭,最终让他们通过“反馈—交流—指导—探索”的良性认识过程,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例如,在学习解不等式时,笔者给后进生设置的基础试题:①2x>3;②-5x<3。我们在查看练习结果时,肯定会有学生在②题中出现这样的答案:x<-■。这个错误是基础型错误,有的老师一看见这样的就会暴跳如雷,大声呵斥:强调多少遍了就是不听,不知道符合两边同时除以负数要变向吗?这样可能会让学生记住这个问题,但是也扼杀了学生以后反馈信息的积极性,在不懂的问题上畏缩不前,羞于发问,最终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只有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大家反馈,才能依据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因此课堂上我们尤其要针对不善于发言的后进生设置鼓励和引导方案,鼓励他们去尝试分享和发问,如此方能让课堂融为一体,提高效率。
二、提倡数学实验,形成多重反馈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认知的概念,就需要我们通过数学实验来引导形象认知。数学实验能够暴露更多的知识漏洞,也能启发学生分享更多的新观点。反馈其实并不单纯地指口头表达和卷面体现上,还表现在动手实践中。实践是认知真理的手段,是檢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反馈问题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形成立体反馈形式,这样的创新最让学生自豪,这样的知识生成最让学生信服,最能驱动他们探索知识迁移,完善数学技能。
比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就指导学生先用纸剪好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并分别在三个三角形上做出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的平分线,然后提示大家再次叠放起来,大家就会看到“三条线重合”在一起,如此数学实验课生动形象,互动性强,反馈信息比较多。比如,就有学生会发出疑问:是否三条线重合时,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我们再根据反馈问题展开深入探索,将课堂带入另一个高潮。
三、设置板演演示,暴露知识漏洞
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知识漏洞力求除恶务尽,但是总会有一些问题躲在邪恶的死角,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他们暴露出来。笔者常用的方式是选取具有概括性的典型试题让学生上台板演,这样将数学步骤暴露出来,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其中的知识漏洞,就能借机给大家剖析和讲解。比如,我们在学习函数单调性时,为了防止有些学生不能详细掌握,对知识运用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笔者就抽取了中下层成绩的学生上台板演: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证:在学习完分式的概念和意义后,许多学生都觉得简单,对于练习也是不屑一顾,于是笔者就抓住细节设置了如下问题:“如果使x-2/■是负数那么x满足什么条件?学生一看基本试题,于是得出结论x<2即可。看看中计吧,细节上栽跟头了吧。其实,这就是个陷阱问题,题目中分母确定是正数,所以只要考究x-2<0就行,但是有一个前提是这个分式必须有意义,这样的话,分母■不能等于0,x<2区间内要把x=-1的情况排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巧设陷阱,引导学生上当一次,迫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时时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本文对反馈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索。总之,反馈教学法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前瞻性,它能帮助我们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法调整。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互动,这样才能有效捕捉他们反馈正负面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摸清学生的知识盲点,才能进行有效针对及时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普遍反馈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进度,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当发现大家理解面有难色之时,我们就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云林.初中数学反馈式教学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2]于景德.反馈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3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