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结构
2014-07-25文/欧小琴
文/欧小琴
摘 要:有机化学基础作为高中化学选修内容,可能不如必修内容般受到足够重视,但是在整个化学体系中,有机化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有机化学因为其内容的丰富性,难以被学生完全接受与记忆。实际上,有机化学是系统的,掌握了正确高效的方法,培养起有机化学思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科学的方法重新构建起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有机化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育;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有机化学虽然是选修内容,但不难看出人教版选修5的教材内容与大学专业内容的关联性。也就是说,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是在为更加专业的化学内容做基础的。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从整体上看,是由基础到复杂、由组成到性质的系统内容安排,所以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构架能够很好地掌握整个有机化学体系。下面将通过有关范例详细分析如何构架起科学的、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结构,如何改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结构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在必修2教材中有所涉及,但只是对于概念的定义和初步的认识,而将更加细致的内容放在了选修5的教材内容中,针对有机化学的复杂性,将其安排在选修内容也是希望学生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也就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物的定义、结构及命名规则。(2)有机物的组成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3)重要的有机反应。(4)有机化学的应用。其中前两项内容是有机化学复杂所在,后两项是有机化学难懂之处。有机物分类严格,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分标准,命名也算是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中最难的部分。以人教版教材内容来看,有机物从构成结构最简单的烃类到组成更加复杂的氨基酸等,命名算是最让学生头痛的内容了。烷烃的命名首先需要按照C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确定其同分异构“正、异、新”,如果是碳链很长的烃类还要掌握碳链编号规则。实际上掌握了准确的有机物命名规则,对于以后有机物分类和有机物性质的理解很有帮助,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
那么,如何理解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呢?有机化学看似复杂,实际上是非常有条理性的,知识框架也非常紧密,知识点之间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学生在学习时,掌握了良好的有机化学思维,能够理清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便能很轻松地掌握。例如,有机物在定义上是“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含碳化合物”,也就是说,有机物最基础的构成应当是C、H、O。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烷”说起,只含有C和H两种元素,且C与H之间、C与C之间均由单键连接,由此生发出“烯”的概念,C与C之间由双键连接。烷、烯、炔则是在同一知识链路上,有其共同点,有其不同点,通过共同点归纳,通过不同点区分。这就是最基础的有机化学思维,学会找到复杂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具有共同点的归纳为一类,应当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或物理特性,存在的不同点,也就是有机物的特别标识,特殊的化学性质便可通过标识进行分类记忆。在烃的命名中,首先掌握“烃”的概念,“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概念是所有烃的共同点,在命名时找到不同点,例如,两个C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直接归类到烷烃、烯烃或者炔烃,根据C链的形式也可以归类为链烃,环烃等。掌握了有机化学的思维,也就是掌握了有机化学的“知识树”,就可以清晰地记忆有机物分类、有机物性质等内容。
二、有机化学知识结构需要与实验结合
传统的化学教育多以书本知识为课堂主要教学中心,辅助以
教师演示实验简单地帮助学生理解部分现象和原理。传统的化学教育课堂偏向于知识,忽略学生动手实验和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对实验现象的讲解有时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学生思考时间被压缩,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另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同时,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过于粗糙,实验中的误差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些都是传统化学课堂的弊端,效率较低,对于学生的考虑过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在课堂内容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补充知识体系也很重要。传统化学课堂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多于学生自主思考的主次分配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加之以化学知识的复杂难懂,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的开设,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的缜密程度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酸与醇化合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式直接列出,将反应过程交给学生思考,以“反应生成的水中氧原子来自反应前的什么物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羧基中包含羰基和羟基,醇也含有羟基,或者再深入地分析,羧基中的羟基和醇中羟基有何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分析下,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就能分析出酯化反应中酸的羟基不稳定,醇中羟基上的氢不稳定,反应中是酸羧基的羟基和醇羟基中的氢结合生成了水。
实验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有机化学基础变得相对没有那么枯燥,增添了乐趣,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教师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引导,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为了更好地重构有机化学的内容体系,只通过教师内容的讲解和科学的记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发地补全整个“知识树”,实验对于知识的检验也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化学知识体系还要通过实验来完善,让整个体系的应用更加的灵活。
总之,有机化学基础实际上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通过重新构建科学而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向学生介绍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再结合实验来补全整个知识网络,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充分的加深,化学思维通畅灵活,这就是高中化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张明林.浅谈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观的改变[J].河南农业,
2010(01).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