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14-05-30陈国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陈国志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参与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课程使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感受;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

新课程理论摒弃传统教学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呢?

一、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数学教师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数学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认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對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2.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

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3.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

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课堂教学当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小学语文开放型作业浅析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