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觉反思能力

2014-05-30叶巧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解题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叶巧真

【摘 要】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就是学生自觉反思、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以课堂为载体,传授学生反思方法;以解题为契机,提高学生反思水平;以交流为桥梁,完善学生反思品质;以发展为目标,提升学生反思效能。通过反思,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和体会了探索的方法和策略,加强了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沟通,提高了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达到了数学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觉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解题方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能够自觉反思,主动思考,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思考,逐步培养反思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全面提升。

一、以课堂为载体,传授反思方法

教学中,不仅仅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是否活跃,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活跃的背后,学生是否真正思考过了,是不是真正认真分析了。教学中,作为教师更多的是要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反思,形成反思的能力,培养反思意识,提升反思水平。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总结和善于自评,让学生在质疑、总结和自我评价中,反思自己,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拼合前后的表面积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我提问“怎样做”让学生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计算公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吗”来探究解法,这时学生会得出几种不同方法:先算出现在的长宽高,再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先求出若干个长(正)方体的总的表面积,再减去拼合掉的面的面积;数数相同的面一共有几个,分类计算,再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路的总结和反思,肯定正确解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体会在不同情境中各种解法各自的优劣之处。最后,自评“我对求长方体和正方体拼合前后的表面积这一部分掌握得怎样”“哪些方法我掌握得不错”、“哪些方法我觉得还有疑惑”等。通过这样一个比较严密的反思过程,使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较全面的反思方法的熏陶。

二、以解题为契机,提高反思水平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学会反思,教师不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解题前的反思

解题前,要引导学生反思:这道题可能会用到我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和今天的学习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我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尝试解答今天的题目?可能需要用到哪些解题辅助手段(如画图、列表等)?

2.解题中的反思

经过解题前的反思准备,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萌发出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这些策略是否能行,需要一一实践。提倡解题多样化在这里能起到检验反思的重要作用。要养成习惯,多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训练,多层次、多变化,由浅入深,经常反思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正确与否,是否简捷,优化解题过程。

当学生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或发现不同解法结果不同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考虑解题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否换个角度思考,及时调整策略,避免钻进牛角尖。

3.解题后的反思

解题错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受挫原因,从思路、常用公式或进率、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书写格式等角度来研究引发错误的根源。对经常出错的典型题目,可建立“错题集”,细致分析错题原因,引以为戒,熟练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以减少甚至杜绝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解答正确时,更要反思审视,对解题过程再检查,是否考虑全面,有无疏忽条件等,其中是否蕴含了从偶然到必然的一般规律,从而抽象得到带有普遍性的解题方法。

如在解答图1求阴影部分面积时,我们可以作以下反思引导。

解题前,先让学生回忆与此题可能有关的已学知识,学生也许会说出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许会说曾经学过“割”或“补”的方法,这些都是解答这道题的准备知识。经过这些准备,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角度,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尝试,有的学生会用“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三角形面积之和”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学生会将整个图形补成一个长方形,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解法的结果来比较并验证自己的解法。解题后,教师要让发生错误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有没有纠正的措施等等。对于正确的学生,可将题目进行变化,将大正方形的边长“10cm”这个数据去掉,提问:“这个数据没有的话,还能不能计算出阴影部分面积?”进而引起对解题规律的反思,得到普遍性结论:这样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总之,反思应该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解题思维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反思在其间充当重要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燕芬.学而不思则罔——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11期

猜你喜欢

解题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