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2014-04-29阚凤
[摘 要]人类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语言作为一种单模态的表达手段已经不能理想的表达出交际的意义,因此人们需要利用另外一些模态,例如声音、图像、色彩等来强化、补充,从而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多模态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兴趣与关注,大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通过探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字幕翻译中多模态的运用,可以为话语分析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哈利波特;字幕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1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2
[作者简介]阚凤(1987—),女,黑龙江克山人。 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一、 多模态话语的产生与发展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单一的语言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语言也不是唯一的表达意义的方式,图像符号、声音、色彩、构图与布局等都能够成为表达的手段,共同构建意义。20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慢慢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国外的Kress& van Leeuwen( 2001)的多模态交际理论主要集中在交际的符号资源及其使用上,他们认为多模态性(Multimodality)是现代社会各式各样语篇的一大特色,在数字化时代,这些不同的模态在意义再现层面上起着同样的作用(Kress &Van Leeuwen, 2001: 2) 。国内张德禄教授发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张德禄教授指出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但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只是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当中,有些语言学家才注意到多模态,并且开始从非语言特征和伴随语言特征的角度去研究它,但是也只是作为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来研究,还没有作为意义表达模态。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张德禄教授(2009:25)经过研究还总结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由5个层面的系统组成,这五个层面分别是:(1)文化层面,包括作为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的意识形态和作为话语模式的选择潜势的体裁。(2)语境层面,包括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组成的语境构型。(3)意义层面,包括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话语意义及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4)形式层面,实现意义的不同形式系统.(5)媒体层面,是话语最终在物质世界表现的物质形式,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大类。
二、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字幕翻译中多模态的体现
哈利波特是儿童文学作品中一部成功的力作,深受广大儿童甚至是青少年的喜爱,哈利波特第一部问世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哈利·波特系列历险小说凭着出奇的想象、层层迭出的悬念和吸引儿童阅读的语言,几乎是一夜之间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少年读者。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当然也被拍成电影,电影哈利波特成功的体现了多模态在多媒体中的完美运用。
本文将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之一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为例来解读多模态的体现,电影的多模态主要体现在字幕、图像画面和声音等几个方面。首先,李运兴(2001:39)认为字幕的功能显而易见:提供信息。但字幕的信息功能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字幕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和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密切配合的;二是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这就说明电影的字幕翻译中必定也运用了多模态,而且各种模态之间是互相配合的,在互补或者非互补的关系中尽显电影的意义与魅力。
1. 文化层面
电影《哈利波特》作为一部外语儿童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中国儿童观众可以从中学习到外语,学习到异国文化,所以作为儿童文学小说体裁的《哈利波特》在电影的字幕翻译中也必然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表现儿童文学中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里特点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儿童小说既有小说的共性也有其体现儿童特点的独特的个性。例如,儿童小说特征之一是注重塑造生动、丰满、可信的人物形象。凡是优秀的儿童小说,其人物形象都是生动丰满可信的,因而是令人难忘的。而且要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应该注意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王晓玉,1999:135)。毫无置疑,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这个生动、丰满、可信的人物形象就是哈利波特。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有如下描述;当凯蒂——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同学遭到恶咒时,哈利与教授们有如下对话:
哈利波特: 是马尔福干的。
麦格教授: 波特,这个指控非常严重。
斯内普教授:的确,你有什么证据?
哈利波特: 我就是知道。
斯内普教授:你就是……知道……,你的天赋可真了不起,波特,你的天赋,凡人做梦也别想有,多么伟大,你这救世主。
在这段对话中,斯内普教授语速缓慢,表现出对哈利波特这种超能力的出乎意料,同时斯内普教授面无表情,也表达出一种惊叹。对话的最后甚至提到哈利波特是救世主,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哈利波特这个生动、丰满、可信的形象,他勇敢、有胆识、有气魄、十分豪爽、机智。而哈利波特系列的主题就是爱,勇气和成长。所以这部经典的电影可以包揽全美各大影院的票房冠军。
2. 语境层面
翻译的前提是理解,理解必须依靠语境。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语域问题。也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的问题(Peter Fawcett,2007:xvii)。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哈利追赶贝拉特里克斯的过程中,字幕翻译如下:
贝拉特里克斯:我杀了小天狼星布莱克
我杀了小天狼星布莱克
你来抓我啊?
哈利,你抓得到我吗?
贝拉特里克斯一边奔跑一边用极尽挑衅的口吻来激怒哈利,因为她的说话方式是用歌唱的方式说出她的每一句台词,而且因为她杀了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所以哈利原本对她怀恨在心,再加上他对哈利的蔑视,哈利便不顾危险的芦苇丛中追赶她。在这里贝拉的台词和她的声音连同这种危险环境的画面这几种模态的运用将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3. 意义层面
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然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是对话语的选择做出规定,或是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这个元功能称为人际功能(胡壮麟,2009:12)。在电影中,罗恩中毒后住在医院里,他的好朋友赫敏和他的女朋友拉文德有如下对话:
拉文德:她(赫敏)来这干嘛?
赫 敏:我还想问你那?
拉文德:我可是他女朋友。
赫 敏:我可是他…朋友。
就在此时,病重昏迷的罗恩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喊出了赫敏的名字。这一句昏迷中的“赫敏”就足以表达出这个语境下的话语意义与人际意义。反映出说话人罗恩和听话人赫敏之前的亲疏关系,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患难与共的朋友,彼此放在心中的朋友。而拉文德伤心哭泣跑出去的画面,赫敏转悲伤为微笑的场景都是多模态的体现。
4. 形式层面
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教授邓布利多带领哈利波特首次幻影移形的过程中,字幕翻译如下:
邓布利多:搭着我的手臂,照我说的做。
哈利波特:我刚刚是不是幻影移形了?
邓布利多:是的,要我说,还很是成功,绝大多数人第一次都吐了。
在这一场景中,多模态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图觉方面,在两人幻影移形的过程中,两人的身体是变形扭曲的,这样的视觉效果配合着幻影移形这个主题,让观看影片的儿童能够感受到图像的真实,同时幻想着幻影移形的亲身感受,这样的图觉和电影字幕相结合,二者相互补充,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哈利波特》中魔法的魅力。其次,声觉方面,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幻影移形的哈利波特在穿越的整个过程中发出了恐惧的尖叫,同时配合着背景音乐的刺耳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魔法的奇妙和哈利波特经历的这次穿越的新奇与惊险,这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最终,语言、图觉与声觉的完美结合,三者之间的互补与强化体现了多模态在电影哈利波特中的完美运用,使这部作品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也成为观众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5. 媒体层面
媒体层面包括两大类:(1)语言 (2)非语言。
在这部电影中邓布利多去世的那一幕完美地展现了多模态中的媒体层面。在邓布利多教授被杀的场景中,所有魔法学校的学生都集合在一起,哈利波特徐徐走到教授身旁。从媒体层面分析,第一,语言方面主要是伴语言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整个场景的布局上,天空是阴暗的,大家围在教授身旁,同时音调是低沉的,哈利的抽噎声加上悲伤的背景音乐尽显大家的哀痛。第二,非语言方面,在身体上的表现是大家的面容眉头紧皱,泪水横流,非身体上大家在麦格教授的带领下纷纷拿出魔杖指向昏暗的天空,这也预示着最终魔杖的光亮必定会战胜黑暗,获取光明。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不只是生活在一个语言单模态的世界中,因为单模态已经不足以表达意义,也就是说意义不是由语言来单独表现的。现在我们生活在多模态的社会里,话语分析也已经进入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阶段。当然这不是偶然,却是一种必然的现象。目前,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都对多模态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应用到电影、广告、音乐研究、教材、大学英语教学等各个领域,但是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与探索现在还仍然处在起始阶段,所以,多模态话语分析这个研究领域还有待专家学者继续研究与探索,来推进话语分析乃至语言学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Kress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M〕.2001.
〔2〕Peter Fawcett. 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
〔3〕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2001(7).
〔5〕王晓玉. 儿童文学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韦琴红. 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09.
〔7〕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2009(1).〔责任编辑:谭 蕊〕